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探讨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通过三年的中专体育教学,发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和了解。提出了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关键词:中专;体育;趣味性;游戏;音乐
  
  现在的中专生是身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机能趋于完善的时期。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的兴趣及养成的体育习惯,将直接影响他一生。在学校,学生可以系统的进行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掌握运动项目技能。这正是他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时候。学生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益处,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自觉地就养成了终身体育的意识,不仅在学校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继续从事体育锻炼。中专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打下良好的的基础,培养较强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并养成身体锻炼的好习惯。而现在很多学生感到体育课又累,又枯燥,不愿意主动地去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学生们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师们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体育对健康产生良好功效的关键在于:这种活动能否成为一种不间断的持续过程,即只有使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活动,才可获得更为有效的健身效果。保持这种过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还必须有兴趣作保证,兴趣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使练习者在参与锻炼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自我娱乐和自我肯定。[1]本人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得出,将游戏、音乐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学也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性,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要因人而异,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1. 将游戏运用到中专体育教学中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也可称为活动性游戏。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体育游戏没有竞技体育那样严格的场地、器材和比赛时间与人数的限制,适应性广。[2]
  1.1体育游戏对提高中专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作用
  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上好体育课,使体育课堂生机勃勃。与一般的体育课相比,体育游戏的组织形式不会拘泥于队列、队形的限制,给学生们一个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中专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向往上体育课,更喜欢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学生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走跑跳投等基本素质,使体育课真正起到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作用。游戏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就得到了提高。体育游戏教学是在规则的要求下进行的,它表现处了相当的刺激性和竞争性。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守规则,学会了竞争,使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加强。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身体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游戏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准备活动中安排游戏,能很快地提高学生们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学生们在进行一段体育活动后,机体就处于疲劳状态,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也会有所降低。此时,采用相互比赛的游戏方法,学生们的兴奋性就会加强,好胜心使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既促进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1.2要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
  正确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游戏,对提高中专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过分运用体育游戏,就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们过分沉醉在游戏的乐趣中,从而忽视了运动技术的掌握。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们必须得承受一定的负荷,这样才能起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运用游戏的类型还要不断地更新,过分重复地运用一种方式的游戏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感到厌倦,不但不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反而使他们更加厌烦。
  2. 将音乐运用到中专体育教学中
  音乐体育是人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因此它既具有艺术的内涵,又具有体育运动的特点,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愉悦心境。[3]在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下进行身体练习,能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研究表明:人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体育运动,能够通过大脑的整合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水平,从而缓解人体的紧张状态。各种旋律、音调、节奏等不同的音乐可以对人体产生一种特殊的生理刺激,提高练习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练习者具备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积极地投入到体育练习中,给身体健康和技能的提高带来良好的效果。
  2.1音乐对提高中专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作用
  音乐有助于改善动作节奏、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良好的协调性是学生们快速掌握技术动作的保证。学生们在音乐的节奏下完成各种动作,不仅能够学到许多技术动作,而且也提高了协调性。音乐有助于渲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的情绪。音乐具有使学生们的身体和大脑处于轻松状态的功能。当学生们在体育课中处于疲惫状态的时候,可以在音乐的节奏下做一些放松练习。这时,学生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忘却烦恼和忧伤,减轻了运动带来的疲惫和枯燥感。学生们的心境得到了放松,自然不觉得体育的无聊和枯燥,慢慢地对体育产生了兴趣。
  2.2合理地将音乐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将音乐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确实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但是不能过度地运用,体育课毕竟是以学习体育项目运动技能和身体训练为主的,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们的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如果过度地运用音乐,就把体育课整成了音乐课,违背了上体育课的目的。音乐只是提高学生们参与体育课兴趣的调味剂,是个辅助体育教学的手段。
  3.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中专学生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中专体育教师应努力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以真诚、平等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自然会得到提高,说明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也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
  4.结论
  将游戏和音乐运用到中专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确实都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体育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根据自己学校的体育资源现状,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违背了体育教学的目的。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是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的主要目的。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为学习其他文化课知识及将来走向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杰,音乐体育的健身功效之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2(9)
  [2] 王旭峰,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世界.学术,2009(5)
  [3] 张家凤,音乐体育的大众健身功效之探析,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 冯跃东,如何正视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科技信息,2010(5)
  [5] 苏剑锋,浅谈体育游戏与中专体育教学的关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作者简介:申晨灿,男,本科学历,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系体育教育专业,现任职于河南淇县职业中等专科学校,从事体育一线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