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干预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23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患者,对其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一系列围术期干预,如心理护理、皮肤准备、造瘘口护理等。结果: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具备专业化的护理水平,及时预防和发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37-01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以其切口小、术中视野广、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我院2009 年1月- 2011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共38例,术中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的预防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详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5~72岁,平均57岁;Dukes A期5例,B期8例,C期10例;行Dixon手术16例,Miles手术7例;病理结果为直肠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6例。
2 潜在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2.1 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患者往往既要承受癌症的打击,又要面对人造肛门即将带来的自我形象紊乱和生理功能改变,由此产生恐惧、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2],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和患者沟通,使其明白结肠造口手术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如果处理得当,仍能适应正常工作生活;通过图片向患者解释造口的部位和护理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手术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安排成功的同类患者与其交谈,激发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心理康复。
2.2 高碳酸血症。术后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协助翻身、拍背,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促使CO2尽快排出;指导患者进行胸式深呼吸,协助按摩肩背部,减轻酸痛症状。
2.3 吻合口瘘。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术中污染、术后感染,以利于吻合口愈合[3]。术前3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每日灌肠1次。术前2天起进流质饮食;,术前1天晚清洁灌肠;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如甲硝唑0.4g;禁食2~3d,防止粪便污染吻合口。术后7~10天禁止灌肠,防止吻合口水肿和张力增加。术后7天内避免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的张力。吻合口漏一般发生在术后7~10天,此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及粪样引流液。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在给予广谱抗生素的同时,应保障骶前引流管的通畅,并可经骶前引流管外壁向其腔内插入一细套管,套管接无菌0.9%氯化钠溶液持续滴入,骶前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将滴入液持续引出,起到循环冲洗作用,同时给予足够的肠外静脉营养,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2.4 肠粘连。协助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当病情允许,督促其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的发生。若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5 潜在腹膜炎。术后保持腹腔、盆腔引流管通畅、固定,防止因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扭曲折叠堵塞、引流袋密封不严等导致引流不畅、引流液倒流而发生逆行性感染;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利腹腔引流,促进炎症的局限和消散。
2.6 潜在造瘘口感染、狭窄。术后密切观察腹壁造瘘口的情况,注意有无水肿坏死,如肠管黏膜失去光泽,颜色暗紫并带有恶臭分泌物,提示肠管坏死,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若造瘘口恢复良好,则术后2~3天肠功能恢复后即可将造瘘口开放。早期排便次数多且稀,肛周皮肤易糜烂,应加强肛周皮肤的护理。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以爽身粉或婴儿护臀膏保护。人工肛门开放1周后,便可开始扩张造瘘口训练,方法为戴上手套,用食指涂以石蜡润滑油,缓缓插入造口至第二指指关节处,并在造瘘口内停留1-2 分钟,每日1次,一周后改为隔日1次。初期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患者换袋时,宜取坐位,袋内积粪达1/3时及时更换,避免感染。取肛袋时,从上环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4]。
3 结果
本组4例患者出现肩背部酸痛,术后置于平卧,间断低流量吸氧,使之尽快将CO2 排出,2~4天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瘘,出现发热,体温在38.3℃~38.9℃之间,有腹胀、腹痛,引流管引流出粪水样液体,经及时给予盆腔引流,采取抗生素持续滴注,并给予肠外营养而痊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4 结束语
医疗技术的革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在做好传统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的护理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监护和处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爱萍,黄红.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802~1803.
[2] 柳志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J] . 中国循环杂志,2002,17 ( 2) : 156-157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277.
[4] 刘丽萍,陈蕴铂.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3):133-135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37-01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以其切口小、术中视野广、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我院2009 年1月- 2011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共38例,术中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的预防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详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5~72岁,平均57岁;Dukes A期5例,B期8例,C期10例;行Dixon手术16例,Miles手术7例;病理结果为直肠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6例。
2 潜在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2.1 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患者往往既要承受癌症的打击,又要面对人造肛门即将带来的自我形象紊乱和生理功能改变,由此产生恐惧、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2],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和患者沟通,使其明白结肠造口手术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如果处理得当,仍能适应正常工作生活;通过图片向患者解释造口的部位和护理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手术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安排成功的同类患者与其交谈,激发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心理康复。
2.2 高碳酸血症。术后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协助翻身、拍背,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促使CO2尽快排出;指导患者进行胸式深呼吸,协助按摩肩背部,减轻酸痛症状。
2.3 吻合口瘘。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术中污染、术后感染,以利于吻合口愈合[3]。术前3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每日灌肠1次。术前2天起进流质饮食;,术前1天晚清洁灌肠;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如甲硝唑0.4g;禁食2~3d,防止粪便污染吻合口。术后7~10天禁止灌肠,防止吻合口水肿和张力增加。术后7天内避免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的张力。吻合口漏一般发生在术后7~10天,此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及粪样引流液。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在给予广谱抗生素的同时,应保障骶前引流管的通畅,并可经骶前引流管外壁向其腔内插入一细套管,套管接无菌0.9%氯化钠溶液持续滴入,骶前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将滴入液持续引出,起到循环冲洗作用,同时给予足够的肠外静脉营养,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2.4 肠粘连。协助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当病情允许,督促其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的发生。若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5 潜在腹膜炎。术后保持腹腔、盆腔引流管通畅、固定,防止因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扭曲折叠堵塞、引流袋密封不严等导致引流不畅、引流液倒流而发生逆行性感染;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利腹腔引流,促进炎症的局限和消散。
2.6 潜在造瘘口感染、狭窄。术后密切观察腹壁造瘘口的情况,注意有无水肿坏死,如肠管黏膜失去光泽,颜色暗紫并带有恶臭分泌物,提示肠管坏死,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若造瘘口恢复良好,则术后2~3天肠功能恢复后即可将造瘘口开放。早期排便次数多且稀,肛周皮肤易糜烂,应加强肛周皮肤的护理。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以爽身粉或婴儿护臀膏保护。人工肛门开放1周后,便可开始扩张造瘘口训练,方法为戴上手套,用食指涂以石蜡润滑油,缓缓插入造口至第二指指关节处,并在造瘘口内停留1-2 分钟,每日1次,一周后改为隔日1次。初期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患者换袋时,宜取坐位,袋内积粪达1/3时及时更换,避免感染。取肛袋时,从上环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4]。
3 结果
本组4例患者出现肩背部酸痛,术后置于平卧,间断低流量吸氧,使之尽快将CO2 排出,2~4天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瘘,出现发热,体温在38.3℃~38.9℃之间,有腹胀、腹痛,引流管引流出粪水样液体,经及时给予盆腔引流,采取抗生素持续滴注,并给予肠外营养而痊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4 结束语
医疗技术的革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在做好传统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的护理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监护和处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爱萍,黄红.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802~1803.
[2] 柳志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J] . 中国循环杂志,2002,17 ( 2) : 156-157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277.
[4] 刘丽萍,陈蕴铂.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