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假摔”?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国十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已两月有余,力度超出预期,各地楼市成交量明显萎缩;虽然房价并未出现民众期望中的普遍大跌,但不断有调整土地出让金、期房销售、税收等调控组合拳将出台声音的传出,给那些有现实需求的购房者以期许。
  看似平静的背后,是购房者和投资者更为热切的关注:是否还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目前,从官方唯一传出的信息是“调控政策储备预期不减”。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要加强调控政策落实力度,绝不能松劲。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决心和信心。”
  而未来政府是否会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跟房价走势直接相关。
  
  一线城市出现小幅打折潮
  
  北京每年一般有四次房展会(春、夏、秋、冬四季),今年的北京夏季房展会在经过了四天的表面热闹后于6月27日萧条落幕,尽管可以用“政策调控”和“传统淡季”来解释房展会的冷清,但是像今年夏展上北京项目如此之少的情况,还真是从来没有过。
  本次夏展,外地楼盘成为绝对的主角,49个楼盘中,37个来自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和海南。而北京的参展商却少得可怜,万科、保利、富力等众多房企巨头都没有亮相,只有首开等几家房产商带来了项目,仅占总参展项目的2成。
  除了北京开发商如此“不待见”房展会,参观者也没什么热情。受新政的影响,加上目前为购房淡季,此次房展会一改春展会“拥挤”的场面,人流量明显减少。由于持有降价预期,前来参观的购房者更趋理性。
  自4月末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北京市出台更为严厉的 “京十二条”后,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了近5成。据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北京一二手房“量价齐跌”:5月份一手房(含经济适用房、两限房)成交量和成交均价分别环比大幅下降48.56%和20.68%;二手房成交总量环比下降58.82%,成交均价下降7.46%,是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
  进入6月,楼市显得更为寒冷。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6月1日- 9日,二手住宅成交量为3234套,相比5月同期的4173套下降了22.5%。另据房地产经纪公司协成机构统计,6月首周(5月31日-6月6日)新房成交降了三成。
  成交量下降使得许多楼盘开始树起打折的大旗。据记者了解,6月份,在北京位于亦庄的“林肯公园”和朝阳区的“中弘北京像素”都给出9.5折的折扣,而怀柔、通州等地区的在售项目如果付全款甚至可以打到9折。
  除了公开的打折,还有不少房地产企业开始释放出价格松动的信号。据记者了解,下月开盘的北京长阳项目的开盘价将比预期调低很多,该公司的销售员正夜以继日地跟客户进行一对一交流,寻找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
  在其他一线城市,许多楼盘也加入打折的队伍中。例如在深圳,6月份在售楼盘项目中,“七街公馆”、“新世界·四季山水”等15个楼盘都推出了9.8折、9.9折的小折扣优惠。在上海,6月上海万科的新盘价格与之前的预报价相比也平均下降了近20%。
  4月中旬以来进行的力度空前的楼市调控政策似乎已经在短期内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老百姓并不买账。有购房者将北京房价的打折形容为“假摔”,“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尤其是城区的房价,甚至还有小幅度上涨。”
  日前,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北京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及满意情况调查,参与调查的居民中,一年内仅有7.1%家庭有购房计划,更多的人则表达了“不是我不想买,只是住房价格太高”的意愿。
  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在博客中表示,有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开发商敢于不降价:一是2009年的丰收让更多的企业手中拥有了大量的现金;二是2009年的救市政策让许多开发商对未来抱有幻想;三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并未出现紧缩和通胀(至少目前还没有那么严重的通胀),为什么要降价?
  
  最严厉的调控政策还没出来?
  
  一些悲观者难免会对政府的本轮调控产生疑问。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此却比较乐观,“房地产市场到了如此困境的情况下,出台政策一下子就管用,根本就不可能,房地产调控要产生效果肯定是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易宪容表示,看好这次调控政策,因为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要调整房地产泡沫。
  在中原地产华北区域董事总经理李文杰看来,市场价格下降的重要节点标志包括:政府调控价格的决心已经清晰地传递给市场,多个品牌开发商的降价发挥示范作用。如果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在市场经过两个多月对政策消化和解读后,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开发商加入到打折促销的行列中,房价下降幅度将更为明显。李文杰预言,房价将在下月开始出现实质性下降。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更是抛出:“国内楼市会回到2009年年初的水平,房价将下降15%~20%。”潘石屹的这一论断并非危言耸听。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楼市走势调查报告显示,76%的开发商认为,本轮楼市新政的实施可以遏制目前房价上涨势头。毕竟,这些政策与以往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相比,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是中长期的。
  更有开发商预言,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效果会在2010年底“见底”。
  来自官方的预测也接踵而至。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7月4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
  “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还没出来,但是肯定会出来。” 易宪容肯定地说。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看来,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金融政策,“房地产调控要想取得效果还需要金融政策跟进。”?王小广认为,首先,当前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还是偏松的,整个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还是偏快。“现在经济运行还是不错的,应该适当把贷款压缩压缩。”其次,在利率问题上,对房地产贷款利率可以差别性再大一点。现在定的二套房、三套房贷款利率太温和了,“要真正抑制投资性买房必须使金融成本大幅上升,二套以上房贷利率应大幅上升,如增长50%。”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官员丛明认为,最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出台了,就是住房信贷政策的调整,而房产税即使开征影响也不大。
其他文献
尽管一直担任领导职务,被业界尊称为“股界泰斗”、“五道口之父”的刘鸿儒,年已八旬的他依然像个教授,儒雅、严谨、认真。  9年前,记者为了采访,曾去过他位于东便门的家,有幸接受他的教诲,倍感他老师般的慈爱。9年后,恰逢中国证券市场20年,记者有幸再一次聆听他对那段难忘岁月的讲述。    谏言总书记保留“试验田”    1990年5月,一直处于自发状态的中国股市一夜之间突然狂热起来。上海、深圳的几个证
编者按:  2009年的春天,意味深长:1月14日,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月4日,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也获原则通过;2月1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月19日,轻工业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获得通过;2月25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也获通过。这十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关系重大,产业链长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明确列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随后,2009年我国财政工作的重点也浮出水面。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1月5日在全国财政会议上指出,2009年将在2008年财税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2009年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以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现在,中国及世界经济正聚焦天津的滨海新区。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标志着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自2006年滨海新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经过了3年多时间酝酿,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划调整终于落子。同时这也意味着,一个相当于浦东新区面积1.8倍的超
京沪兰三地调查    一个由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方案而派生出的概念,突然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原因似乎只有一个:“贫富混居”这个略带情绪的四字词组,将大家本不乐于提及的收入差距,一下子变成了人们躲在家里也无法逃避的颇具挑衅性的现实。  事件源自7月中旬的一则新闻报道:为“遏止城市低收入群体边缘化,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兰州市政府施行在商住小区内“配建”与商住楼外观造型、色泽都一样的廉租房和经适房政策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有些毕业就失业,求职无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却招人无门   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等我国一些主要的制造业基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甚至内地的新疆也未能“幸免”。技工特别是技师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表面上看,技工荒的出现是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带来技能型人才严重供不应求造成的,但在实质
9月11日,世界轮椅基金会在北京宣布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0 台运动轮椅。专程来京参加北京2008年残奥会(下称“残奥会”)的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尤金·贝林(Kenneth E. Behring)在捐赠仪式上表示:“世界轮椅基金会一直希望通过各种努力来帮助人们改进生活方式,我们在中国看到有更多的残疾人运动员和残障人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体育运动带给人的希望、自豪,以及自强自立的精神
6:30 ——8:50    “预期”  11月12日,早晨6点半,张杨(化名)从床上爬起来,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想让自己的脑子能够迅速清醒,刷牙的时候,他听着电视里的财经信息,脑子里还在想着今天中午和一家券商研究员吃饭的时候聊些什么好。  8点,他快步走进位于北京金融街某幢大楼内的基金公司。一进办公室,张杨就开始快速浏览大量财经类报纸以及财经电视节目,这些信息将成为晨会时需要和投资团队交流和沟通
外出闯荡的“成功人士”,从城市甚至国外回到老家,把大笔的资金投向林、种、养产业,安安稳稳的做起了“老板”——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在河南新县屡见不鲜。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县已经有近200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引回项目30多个,资金5.2亿元,兴办各类企业100多家。投资主要集中在林业、种植、养殖等三大富民产业上,涉及山场、生态旅游、农家饭庄、现代农业等行业,共帮助4500多名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
自2008年10月下旬以来,安徽省北部地区已有10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由于整个冬季温度偏高,土壤失墒(指土壤水分丧失)严重,加上冻旱叠加、秋冬连旱,致使皖北地区旱情持续扩展,苗情不断恶化,抗旱保苗形势“十分紧迫”。    多年未遇的大旱    “旱情太可怕了,这辈子都少见。”阜阳市一位年已七旬、“不辍劳作”的农民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今年整个冬天没有下一场雪。他说:“这好像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