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一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自下而上可分4个岩性段:第1段为1.5-5m具帐篷和板裂构造的"盖帽白云岩";第2段是90-120m白云质灰岩夹黑色页岩,富含燧石结核;第3段为40-70m的白云岩夹燧石层和燧石结核;第4段10-20m为黑色碳质页岩夹碳酸盐岩透镜体.根据对该区九龙湾、王丰岗、田家园子、九曲脑、晓峰河、樟村坪等多条陡山沱组剖面的重新调查,确认第2和第3段分别含有不同的疑源类组合,二者被之间出现的δ13C负漂移(EN2)所分隔.下组合以Tianzhushania和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出现为特征.上组合与下组合的区别是:(1)Tianzhushania绝迹;(2)出现大量表面光滑,介于90-150μm的球状膜壳;(3)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既包括下伏上延的种类,又含有首次出现的新类型;(4)还出现可能为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微化石;(5)管状化石震旦圆圆茎(Sinocyclocylicus guizhouensis)首现.
其他文献
在多边形群目标综合中,移位是一种旨在解决空间邻近冲突的重要操作。以建筑物群在街道拓宽后产生移位操作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场论分析的移位方法,认为街区块多边形边界的收缩产生向街区块内部逐步传递并衰减的作用力,从而促使建筑物多边形的空间位置移动,借助于物理学场论中的"等势线"模型来表达这一移位现象。基于Delaunay三角网建立了类似于Voronoi图的建筑物群剖分结构,用于表达移位场模型的"等距离关系曲
介绍了在高功率、高重频TEACO2激光器上应用的修整改型Chang氏电极的结构形状。对修整改型的Chang氏电极在垂直放电方向上有较好的均匀性、电极的曲面、电极表面电场强度分布
中国孢粉学会成立30周年了。本届理事长王伟铭研究员约笔者写点东西,谈谈学会对推动我国孢粉学发展的作用,但本人自1996年第五届郑州会议以后,已淡出学会活动,所以本文主要就的1-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艾滋病期的HIV/AIDS患者中的差异性,并研究其对HIV/AIDS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检测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间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60例HIV/AIDS患者的F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