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伴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伴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7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伴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病史、血常规、凝血功能、凝血因子活性及抑制物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结果等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对本例患者进行出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筛查及家系遗传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随访日期截至2020年5月25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

①病史采集:本例患者为男性,26岁。因"反复血尿2+年"于2017年5月27日至本院就诊。当地医院尿常规检查结果:红细胞(3+)、白细胞(±)。膀胱镜检查、腹部平扫及增强CT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进行治疗。②本次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示: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FⅤ活性(FⅤ∶C)、FⅫ活性(FⅫ∶C)、FⅤ抗原(FⅤ∶Ag)分别为42.3 s、15.2 s、40%、38%和40%。尿常规结果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泌尿系统超声结果示:左肾"胡桃夹征"阳性。③本例患者致病变异为FⅤ基因17号外显子c.5492T>C杂合突变。④患者母亲及外祖母PT分别为15.3和15.2 s,FⅤ∶C分别为47%和53%。⑤本例患者的出院诊断为轻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Ⅰ型)伴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住院期内多次接受血浆、冷沉淀输注等对症治疗。截至随访结束,患者仍间断出现血尿,暂未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

结论

本例患者被诊断为轻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Ⅰ型)伴胡桃夹综合征,致病变异为FⅤ基因17号外显子c.5492T>C杂合突变。该患者仅出现反复血尿症状,可能是较低的FⅤ∶C水平加重胡桃夹综合征的出血症状所致。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也是企业推进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其对于控制和防止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腐败,合理控制成本、减少损失具有直接的意义。也因为如此,如今在企业内部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成为诸多企业财务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话题,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保护投资人员的合法权益,意义非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主要要素和关键环节,其次论述了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当下多数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时所表现出的问题和局限性,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开展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身麻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神通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
现阶段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加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运用管理会计时,采用特定方式,从而对财务信息以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