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辅助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异物并一期假体置入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减少盲视下探查分离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形成的多发性异物囊腔造成的组织创伤,提高异物清除率和一期隆乳假体置入术效果.方法2002年3月始采用腋窝部切口,在SEPS镜辅助下对分布于皮下、乳腺内、腺体后、胸肌内等不同解剖层次的异物团块囊腔探查剥离,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的异物后,再于胸大肌后剥离假体置入腔隙,经隧道置入乳房假体8例15侧.结果术后无血肿、感染,伤口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疼痛、乳腺团块结节和双侧乳房不对称畸形等术前不良临床表现消失,乳房挺拔,外形满意.结论SEPS镜辅助直视下行注射隆乳异物取出较常规盲视下清创组织创伤小,更安全、确切、可靠,不失为注射隆乳异物清除的良好方法,一期假体置入,隆乳效果佳。

其他文献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3岁.左耳廓被咬伤6 h入院.入院检查: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精神郁愤,少语状态.左耳中下部耳轮、耳舟、对耳轮并累及部分耳甲腔缺损,携带离断耳组织块皮肤撕裂不整,软骨部分外露(图1).经术前告知、准备,遂行急诊修复术。
期刊
过去的十年间,人们对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认识有了广泛的提高,即使在中文文献中,更多作者已不再使用1863年由细胞病理学之父Virchow提出的的分类概念(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而是划分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更多使用血管瘤、海绵状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畸形等更合理的概念,这是最重要的进展.同时不少作者都在撰文中注明了血管瘤分期(增生、稳定和消退期)。
期刊
目的 了解脂肪抽吸术对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例接受腹部脂肪抽吸术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与脂肪抽吸术前比较,术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P<0.01),血清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结论 腹部脂肪抽吸术在去除大量皮下脂肪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等心脑
目的 探讨鼻美学亚单位原则在鼻部缺损修复和再造术中应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鼻部各亚单位缺损患者共27例,根据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分为5组,为鼻背、鼻尖、鼻翼小叶、软组织三角以及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根据缺损面积占亚单位的比例,对小于50%的缺损作亚单位局部修复,大于50%的则去除残余组织,行全亚单位重建.其中,游离组织移植(如植皮、耳廓复合组织移植)10例,局部皮瓣4例,额部皮瓣13例,术后随访
1998年至2005年我们应用扩张皮瓣器修复复杂性唇缺损3例,效果尚满意.  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9~47岁,车祸2例,钢丝绳勒伤1例.上、下唇缺损4/5 2例,左侧上、下唇缺损3/51例。
期刊
半侧颅面短小症的常规治疗为:恢复和重建侧颜面形态和丰满度,力求与正常侧对称。我们于1998年5月至2004年7月采用缩小健侧骨性结构的非常规方法治疗LauntzenⅠ(A)型颅面短小病13例。取得了较了的效果。
期刊
患者女,维族,16岁,面部畸形伴右侧鼻腔不通气16年.专科检查所见:面部畸形,右侧距眉内端2 cm处见2 cm×1cm×1 cm骨性隆起,无压痛及波动.鼻外观畸形,鼻根部增宽、扁平、轻度凹陷.双侧内眦间距增宽为5.5 cm,左眼内眦距鼻正中线为2 cm,右眼内眦距鼻正中线为3.5 cm;左眼睑裂长为3.5 cm,右眼睑裂长为2.6 cm.右侧鼻翼、鼻正中线偏右侧可见一皮肤盲孔,形似鼻孔,深约0.8
期刊
通过对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变化的研究,初步探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自由基水平升高[1,2]的机制,为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们采用对偶楔形切除法治疗乳头肥大26例,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女性25例,年龄24~35岁,生育哺乳者24例,1例未婚未育(渴望丁克家庭).乳头大小(直径/高度):8~10 mm/9~10 mm者9例,11~15 mm/11~15 mm者11例,大于15 mm/15 mm者5例,伴有乳头悬垂20例.男性1例,25岁,乳头大小(直
期刊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局部组织瓣修复足跟后深度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小腿下段,外踝腓外侧筋膜间隙,设计切取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最大筋膜瓣6cm×13 cm,覆盖跟腱及跟骨裸露缺损,在其上移植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修复.结果 2004至2005年11月,修复足跟后组织缺损6例.修复最小缺损3.5 cm×4.0 cm,最大4 cm×6 cm.术后转移筋膜瓣,移植皮片完全存活.随访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