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外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多拥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外语人才。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如何更好的应用英语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方式,将培养的重点落在综合能力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学外语课程应注意的问题,在把握课程设置的时候,对加大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在新理念下推动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外语课程设置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15-01
  在大学的外语教學中,课程的设置与综合应用是教学的核心。由于大学英语主要教学的目标是以语言为主,因此,对于语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了解都是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对现代大学外语教学的实际评估,以及提高学生在日后工作和生活所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既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由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达到符合国际间交流的需要。
  1 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前,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英语基础课的课时充足,例如: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基础。只有掌握了坚实的基础,拥有扎实的基础,作为交际的工具才能不会在语言上成为阻碍。这是外语课程必须要保证的。
  其二,大学外语课程在基础课程结束后,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知识模块来进行操作。例如:利用翻译模块和商务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阅读和写作、交流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专业模块结合自身进行选课,并且明确自己的目标,使学生在语言工作能力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其三,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语言。从实践中,学生及时检验自己对语言掌握度,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语言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更正。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实践,测试和观察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能力,同时对其能力和表现给出评价记入成绩项目。由于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外语的能力,因此,只有将培养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投入全部课程进行实践,才是课程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2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和在英语语言能力上的培养。通过课堂活动模拟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融入英语,并用英语的思维,体会英语的语感。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英语中的词汇和语言规则。
  其次,注重文化的培养。教师应将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词汇、语句、文体等方面进行文化对比,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特别是在文化交际的培养中,应该注重语言的得体性。例如,当你帮外教檫黑板,他会说:“Thank you!”且所期待的回答应该是:“It’s my pleasure.”或“You are welcome.”而不是:“It’s my duty.”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并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
  最后,注重语篇交际激活学生的交际思维,利用语篇进行课堂真实交流,并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B部分题目为“The Power of Good Name”的文章,当学生读到这个标题时,教师就问“What qualities belong to a good name?”来唤醒学生对“好名字”整个情景的想象,这种交流方式能使学生预测下文的内容与“好名字”有关,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全文。
  3 新理念下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际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由于目前很多大学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学时一般在3400~3600之间,对外语基础的英语教学学时则只有230~280之间,只占总学时的7.5%~8.6%之间。与其它科目相比要少了将近1个学期的学时,减少了学生实践磨练的时间,加大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难度。因此,我们更要借鉴其它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通过实践来强化和加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落实延长教学学时。
  新理念下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减少理论、增加实践时间为主,用实践周来计算大学外语课程时间,有计划的完成英语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教学。例如:在前三个学期,完成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的基础听说、读、写、译课程;在后两个学期,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交际的课程。同时,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改变以往用教材替代语言和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结合,加大英语课程的实践性进行训练,从多方面的实践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语言的学习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模式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语言、理解和领会语言,直至吸收和巩固,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语言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达到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虽然,目前大学外语教学采取了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但是,这些依然是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潘小华.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上),2006(2):31-32.
  [2] 李朝红,张纹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机制的探讨——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C]//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2011.
  [3]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阅读兴趣;巧用故事;推荐材料;创造条件;引入竞争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兴趣是做好任何事的源泉,教师如何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是摆在
近年来,国内棉花期货业务日趋活跃、扩大和频繁,使棉花业务引入了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为广大棉花企业提供了新的交易平台和用武之地。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棉花经营者的思维变化和观念
与公办一本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不同的是,民办独立院校的低门槛招生,无可回避地制约了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念及教育方法;必须正视很多学生中学阶段即养成了不愿学习、作风
摘 要:为了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高校应该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教学。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分为文化精神与价值观、传统设计思想、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等四个层次。在教学中要从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出发,梳理相关知识体系,针对性地组织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任务设置来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时代和生活为导向,在不断应用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传承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