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图像:数字人文与艺术史的跨媒介叙事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数字人文研究与艺术理论的跨媒介研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不仅为各人文学科提供了诸多可行的思维路径,而且也形成了不少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但同时,这两股性格特征极其鲜明的学术风潮,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陷,争议不断.数字人文的问题在于将复杂的智力行为简化为纯粹的计算,缺乏人文学科必要的反思性与批判性.而跨媒介艺术理论,则往往停留于理论探讨层面,少有进入形而下层面,开展具体的跨媒介艺术史实践.但事实上,两股风潮是有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性的.尤其是在艺术史研究领域中,数字人文以海量的、整一的数字媒介信息,为跨媒介理论进入艺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建构起了合法的跨媒介叙事语境,而跨媒介理论则能够凭借深厚的学术素养,为简化的数字计算注入一丝思辨的人文气息.因此,分析两者的互补性,以及形成合力、达成协作的可能性,将为探索艺术史研究的新范式——数字艺术史提供重要的导向.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多将“同意”定性为合同承诺或信息权益处分行为,产生了各种实践困局.信息处理者对个人享有事实上的私权力,“同意”这一法律行为定性与意思自治精神发生背离.从制度逻辑看,“同意”实现的是合作性组织秩序,个人没有设权意愿也不设定权利义务规则,与合同权益变动规律有罅隙;从法律技术看,个人信息人格价值不得处分,财产价值处分权不由个人享有,“同意”不构成处分性的抽象法律行为.“同意”是准法律行为,行为意思与表示意思保护个人“同意”自主性及其对“同意”法律意义的认识,效果法定是对权力失衡的纠偏,避免了主体客体化.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入通识教育,历经了矛盾萌发、质量改善和通专结合这三个改革阶段.1991年后,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理念上分庭抗礼、课程上割席分坐、体制上分门别户的问题,发布了一系列咨询报告,积极倡导通专结合.具体包括:其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塑大学理念,搭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通之桥梁;其二,以“学士力”为核心,重新规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容范畴,使二者在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上有所重合;其三,建立收放自如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开课和管理上的责任分配问题
留美期间,胡适在行旅体验的激发下创作出了一系列抒写异国风景、记录游走经历、表达文化感思的诗歌.他推崇风景的调和之美,强调对现场的真实还原,进而在写作实践中发现了诗语旧格与实景体验之间的矛盾.为此,胡适从诗歌韵律、“诗与真”的关系等角度入手,力求去除陈言套语,用“文的语言”采写流动具体的风景,再现精神主体的视觉经验.这些尝试增强了诗歌的叙事和说理成分,为中国诗歌注入了一种迥异于传统的美学活力.随着风景观念和写作理念的调整,胡适从诸多行旅元素中找到了适用于文学变革的突破点,他将“八事”的主张落到实处,并对套语
欲望是支撑现代性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元素和动力机制,但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一个困境领域与层面.受功利化思潮影响的当代青少年学生主要面临着体现过高欲望的“内卷”和体现过低欲望的“躺平”两极化困境和风险,它们分别会导致发展动力上的过激与迟滞问题.从社会欲望运行机制分析来看,美育在应对当代青少年两极化欲望困境上具有针对性的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为:打开引发现代社会欲望的他者性封闭认识;突破传递现代社会欲望的单一语言通道束缚;填补现代社会欲望运行机制中的主体性内涵缺失;软化现代社会欲望运行机制带来的极端迷恋感
相较于古典文献,现代文献版本的特殊之处在于现代文献固然有手稿、印刷本、选本等的讹误衍脱,更大量的是作者基于各种原因不断修订自己的作品而形成的异文.整理曹禺《日出》的多种版本,可发现版本间的递进承传关系,确定版本流变之节点,建立版本谱系.由此在版本对校时能够遵循正确顺序,把各版本的版本变迁、文本特性等放在一个谱系中加以阐释,从而发现版本修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确立版本谱系,在版本比对参证中解读文本,发现问题,不仅拓展了现代文学研究空间,同时也提示我们,文献是批评的基础,也是批评的方法,把现代文献学作为一种文学
数字平台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平台社会的形成,平台已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渗透在各个社会领域,新闻业不过是它们涉足的其中一个领域.平台携技术与资本的优势,成为新闻场域中非常重要的新入场者,使得平台与新闻业的关系成为新闻学研究讨论平台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尝试提出“平台逻辑”作为理解二者动态关系的敏感性概念,它在媒体逻辑和社交媒体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强化,具有技术、市场和关系三个关键特征,未来仍需对平台逻辑的内涵、形成与实践进行深入讨论,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解释潜力的理论概念.
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了20世纪20年代张彭春留美归国后的国学阅读史.这不仅是个人读书、写作历程的真实记录,亦反映了一批寝馈于西洋文化的留学生,在趋新与守旧思潮并存时期的精神蜕变.张彭春中文表达水平低于英文,他甚至因此产生认同危机,也意识到仅依傍西方思想不能根本解决中国问题.受好友胡适“整理国故”的影响,张氏从张之洞、胡适、梁启超开列的三种书目入手,并在梁启超、徐志摩的具体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国学典籍,进行作文训练.从西学中“转身”到对中学“追赶”,张彭春的阅读、写作,和他所提出的“平民文学”“活话”
从文学活动的几个环节入手考察,当代文学批评的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时期、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来——某种程度上对应着从作者导向批评、作品导向批评到批评家导向批评模式的转换.这样一种演变情况表明,文学批评并不是知识生产,而应该是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等各个环节之间关系的体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的“批评过剩”现象,正可以看成是文学批评缺席的表现;但若从现代性的双重性的角度看,“批评过剩”现象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某种程度上,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正体现在两者间平衡关系的把握中.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回答中小学生发展质量“为何评”“评什么”“如何评”这三个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国际经验中可借鉴的理念与做法.关于“为何评”,国际上存在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向“幸福生活、终身学习、未来职场及国家公民”等四种价值取向;关于“评什么”,主要存在学科主导型、素养主导型及综合指导型三类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如何评”,国际上形成了全球范围的评价模式及三维立体的国家评价模式.展望未来,中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应坚守以人的幸福生活为旨趣,遵循延续统一的原则,采用科学严谨的工具与评价方法手段,获得可信的结
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时间结构,新闻生产节奏的加速引发了新闻人速度膜拜等异化问题.21世纪初诞生的“民族志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模式,在故事理想与时间哲学间进行协商实践.其采用沉浸式故事策略,在时间盈亏中评估“行动线”,在主客位转换中寻找故事饱和的时间引爆点.“民族志新闻”把故事深描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拓展边缘故事世界,在心灵警觉中拓展时间道德意义,不但对传统新闻生产有所启示,在数字时代更有价值建构意义,并带来新闻“时新性”的哲学思考.结合中国语境,“减速记者”可以在灵活时空模型中寻找附加价值,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