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反思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在价值观、价值观教育方法解释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和分析了几种传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并总结了其利弊。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传统方法 反思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42-01
  一、价值观、价值观教育及其方法
  研究价值观教育,必须清楚的剖析价值观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体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本章按照“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方法”的逻辑,对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方法等概念和范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和社会行为的认识与评价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价值观世界观的核心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价值准则。价值观虽然很抽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实实在在地作用于整个社会,它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评价是非曲直,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采取相应行动的一套价值系统。它既影响和规定着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指向,更是大学生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尺度和标准。因此,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价值观教育方法
  中国古代对“方法”的理解是多义的。最初的“方法”概念出自墨子:“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甚故何?则方法明也。”这里的“方法”,更加接近“法则”的涵义。真正接近现代涵义的方法概念出自韩愈:“而又为之奔走经营,相原隐之宜,指授方法。”这里指的“方法”涵义就是“办法”。现代意义的“方法”,一般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方式、程序、手段以至技巧的总和。
  二、传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反思
  (一)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反思
  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灌输是与教育相随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也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它既是教育的原则性问题,也是方法性问题。而作为方法层面的灌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的灌输,而另一种是教条的灌输。
  作为方法层面另一种灌输也就是教条的灌输,这是一种与教条化教育、填鸭式教育相提并论的灌输,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这种灌输教育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不仅没有紧随时代,更是滞后于时代。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灌输的强硬化。只有这样,灌输教育的内容才能被学生所吸收,轻而易举地被学生理解,从而才能达到较好的灌输效果。第二,灌输的呆板化。以往的“灌输”,教育者一向是一幅毫无情感、生硬的姿态。第三,灌输的空洞化。如果能够真正搞清楚被教育者的所急所需的问题,并且要尽心竭力地对这些问题给予支持和帮助,从而解开被教育者的心结。
  (二)对传统专项教育方法的反思
  对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来说,价值观的教育仅仅是单独的一门学科而已,这就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应该建立在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之上,而是更应该与各学科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各个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有一个大体的思路,逐步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老师能够和同学一起参与到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活动中来。第一,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单单是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而是要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与学历相配的修养素质、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第二,心理的健康教育是价值观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价值观教育形式的专项化,就是在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把学校教育的比重扩大化,认为教育只能依靠学校,从而把社会和家庭等外界因素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给忽视了。要想达到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的目的,必须通过各种条件的共同作用,而这些条件不仅仅是学校、家庭,还包括社会的因素,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载体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生活方式在这个重要的场所表达自己存在的价值观,从而以道德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
  (三)对传统一元教育方法的反思
  首先,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式来相应地调整大学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我国当前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取代了评价标准的单一化,这与我国的总体社会结构的改变是分不开的。当然,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并不是说彼此相互对立的价值观都是没有错误的价值观,也不是说事情的起点和终点就都是多样和多元,把大学生的评价主体的特殊需求作为一项必须重视的需求。综上,我们只有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对价值观进行书本的教育,还要在公共生活的领域、责任意识等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价值多元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更为赞同在承认价值观多元化的基础上凸显主流价值观的做法,只有通过比较,使主流价值观的指导意义通过自身魅力展现,以确立其主导地位,才是价值观教育的可行之法。
  【参考文献】
  [1]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7).
  [2]韓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9).
  [3]刘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工作,2007(4).
  责任编辑:金会翠
其他文献
[摘要]女性专用车厢,是为了方便女性上下班高峰时段能够顺利乘坐地铁或者电车而专门设立的一项特别设施。目前全世界有九个城市实行了这种特殊举措。中国在2009年曾一度提出过草案,但很快被否决。九个特设的城市中有三个都在日本,我国可否从日本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到一条解决交通问题的合理化道路成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女性 专用车厢 歧视 保护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写于1930年5月的《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篇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建设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将来,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从《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出发来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以从中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反对本本主义 实事求是
[摘要]壮族民歌经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是壮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寄予美好愿望的一种特定形式,而对于壮族民歌教育与流传过程中愈演愈烈的“汉化”现象,针对其传承方式的研究变得刻不容缓。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为例,重点论述其在传承工作上创新性的发展,以期能借鉴歌手班创办的成功经验,探求如何建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平台,以此进一步带动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壮族民歌 教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和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性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调查,在了解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状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最终目的在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校园建设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和谐校园 建设状况 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学校教育应该遵循“以德为先”的原则,民族师范学校更应该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本文以汉语学科中议论性散文单元的教学为例,阐释了汉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与注意点。  [关键词]汉语教学 德育渗透 议论性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04-01    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德育  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可以说是教育
[摘要]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转型使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被民间以及政府重视。作为职业学校,关注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动漫 职业 产业链 定位 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79-01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
[摘要]寓意作为隐性理解文章的方式,可以较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思维和文章的深层含义。爱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使用了很多寓意的诠释,深刻地将文章的主题与各个情节的冲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用寓意解读文中的物品或者主题人物,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并在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寓意的解读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刻画的特点、心灵矛盾以及对事物认知差异的思索。  [关键词]日用家当 房子 日用品 被子 名字 寓意 分析  [
[摘要]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语文素养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语文素养 课改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65-01    新课程改革似一股浩浩春
[摘要]伊阿古頭脑清醒,非常聪明。他能说会道、通晓人情世故,给人以诚实的印象。但他却非常自私自利、冷静残忍,造成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悲剧。然而,最终他还是一败涂地。  [关键词]诚实 自私 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93-01    引言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作家塑造了一个嫉妒者的典范——伊阿古的形象。伊阿古自
[摘要]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用命题分析的方法,划分出了语言的界限。因为世界就是被言说的世界,世界依赖于言说。所以,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界限之内的是可以言说的,而且都能够说清楚。界限之外的世界则只能保持沉默。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入手,分析维特根斯坦这样划分的原因,以及这样划分的意义何在。重点对这个可说的世界进行阐述,对语言的界限之外的世界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命题分析 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