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标记的芥菜品种鉴定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

来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SSR分子标记建立芥菜品种鉴定体系,旨在为我国芥菜育成品种鉴定提供高通量、快速鉴定方法.选取芥菜16个变种代表性品种用于SSR引物初筛,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432对引物中筛选出84对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芥菜SSR引物,并对筛选出的引物5'端进行荧光标记.另外选取96份品种对上述84对引物进行复筛,利用基因分析仪对所有扩增片段大小进行分析,依据各引物的扩增稳定性、峰型易读取程度、多态性及染色体位置等,最终筛选出25对SSR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并为其设置参照品种以消除不同试验批次或平台等因素引起的误差.根据荧光颜色和扩增片段大小将25对核心引物分成6组,建立基于SSR标记的芥菜品种鉴定体系.利用该套核心引物构建了 189份芥菜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7个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为0.239~0.870,平均为0.555;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23~0.86之间,平均为0.493.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毛细管电泳平台的芥菜SSR分子标记品种鉴定体系,可用于芥菜品种真实性快速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DUS测试近似品种辅助筛选等.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众多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民族是白马藏族,它的生活所在地为今天的川西北地区。白马藏族的民间音乐艺术独具特色,然而,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下,今天的白马藏族民间音乐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缺少民间音乐的传承人,另一方面大量青年人到外地发展,更增加发展民间音乐文化的难度。基于此,文章进一步研究川西北白马藏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策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的功能,开展普教劳动教育研究,了解普教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发现,受师资、设备等的影响,目前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导致劳动教育成效不大。本文研究了如何改变目前状态,发挥职业院校功能,突出普职融通特色,形成了职教服务普教的?“劳动意识渗入—劳动兴趣导入—劳动行为认同—劳动实践创新”梯次递进的劳动教育培养模式。通过职业院校服务普教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得出一套职业院校服务普教劳动教育的培养模式。这套模式不仅能为其他中职学校联合普教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思路与方向,也能
以434份不同来源的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