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不仅仅要求考试得分人才,更需要能够有效运用知识的人才,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行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随后点出了几个课堂教学的现状,最近根据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士学习交流。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一、引言
相对于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个体的特性闪光点,我国已推行素质教育多年,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被社会广为认同。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课之首,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下,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质,创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的时间不短,但受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大多数小学教师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思维,课堂上主要是“填鸭式”、“一言堂”等生硬灌输知识的方式为主,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信息双向沟通较少。有的教师为了被戴上素质教育的光环,对照着素质教育的教案进行授课,仅仅在课堂上提出固定的问题让学生给出固定的答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但是没有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的到很好的体现,培养学生大多不会主动思考,习惯于死记硬背,素质教育成为形式。
(二)授课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除东部沿海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语文教学大多方式单一,缺乏新意,在语文教学方式上,教师多是运用传统的领读、讲解后,让学生进行背诵为主;并且教学工具单一,以黑板为主,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但多为配饰摆设,学校对教师没有硬性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也没有动力去研究利用投影仪、多媒体教学作为授课的辅助手段;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去设计教学,没有做到重点和难点的划分,对教辅书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对于好奇心强、玩性较重的小学生来说,教学过程十分枯燥,了无生趣,课业负担也过重,难以吸引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三)道德熏陶过少,情感教育缺失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既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又是文化和道德的主要传承手段,然而在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在应试教育方向进行,以考试得分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主要是背诵发音,诗句、文章为主,情感内容穿插较少,道德熏陶不够,不能很好的做到课文联系实际,不能充分发挥语文的课堂功能。
三、小学语文课堂发展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
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授课时应对教学目标做一个认真的梳理,备课时区分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知识点和附加知识点,尽量争取在课堂时间完成主要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能有完整的课余休息时间。比如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熟读文章,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含义,因此教学过程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熟读课文的同时,通过课堂互动提问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信赖的重要性,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只要主动爱护动物、善待生命,是能够创造出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好境界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师生不平等的观念,塑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环境,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前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抛出参考性的开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对學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进行评价,对回答优秀的答案,要指出其中亮点。通过有效的信息流动、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在困惑时得到帮助,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通过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小学语文除了调高好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注重审美眼光,思想品德、心理辅导方面的培养,比如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首先思想品质要过关,其次才是成绩。比如在学习课文《军神》一文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仅仅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刘伯承在进行眼部手术时坚决不用麻药,要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一个有理想,为了理想能够做到克服困难,坚毅前行。
(四)培育好的师资力量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扮演主要角色,教育部门除了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素质教育外,应该组织校方多给予优秀教师去国内外优秀院校机会进行学习交流,教师自身也应该顺应时代需求,努力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用素质教育的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校方除了给予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和辅助设备外,还应在年初制定教学考核方案,对推行素质教育工作优秀的教师,或发表优秀素质教育学术论文教师,在提拔任用给予优先考虑。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推进方向,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要放下身段,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转变为实际,全面促进学生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将会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翠平.略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104-105.
[2]朱海荣.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2):0162-0162.
[3]韩碧珠.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7(93):47-47.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一、引言
相对于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个体的特性闪光点,我国已推行素质教育多年,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被社会广为认同。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课之首,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下,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质,创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的时间不短,但受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大多数小学教师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思维,课堂上主要是“填鸭式”、“一言堂”等生硬灌输知识的方式为主,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信息双向沟通较少。有的教师为了被戴上素质教育的光环,对照着素质教育的教案进行授课,仅仅在课堂上提出固定的问题让学生给出固定的答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但是没有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的到很好的体现,培养学生大多不会主动思考,习惯于死记硬背,素质教育成为形式。
(二)授课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除东部沿海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语文教学大多方式单一,缺乏新意,在语文教学方式上,教师多是运用传统的领读、讲解后,让学生进行背诵为主;并且教学工具单一,以黑板为主,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但多为配饰摆设,学校对教师没有硬性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也没有动力去研究利用投影仪、多媒体教学作为授课的辅助手段;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去设计教学,没有做到重点和难点的划分,对教辅书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对于好奇心强、玩性较重的小学生来说,教学过程十分枯燥,了无生趣,课业负担也过重,难以吸引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三)道德熏陶过少,情感教育缺失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既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又是文化和道德的主要传承手段,然而在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在应试教育方向进行,以考试得分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主要是背诵发音,诗句、文章为主,情感内容穿插较少,道德熏陶不够,不能很好的做到课文联系实际,不能充分发挥语文的课堂功能。
三、小学语文课堂发展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
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授课时应对教学目标做一个认真的梳理,备课时区分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知识点和附加知识点,尽量争取在课堂时间完成主要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能有完整的课余休息时间。比如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熟读文章,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含义,因此教学过程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熟读课文的同时,通过课堂互动提问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信赖的重要性,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只要主动爱护动物、善待生命,是能够创造出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好境界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师生不平等的观念,塑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环境,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前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抛出参考性的开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对學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进行评价,对回答优秀的答案,要指出其中亮点。通过有效的信息流动、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在困惑时得到帮助,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通过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小学语文除了调高好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注重审美眼光,思想品德、心理辅导方面的培养,比如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首先思想品质要过关,其次才是成绩。比如在学习课文《军神》一文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仅仅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刘伯承在进行眼部手术时坚决不用麻药,要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一个有理想,为了理想能够做到克服困难,坚毅前行。
(四)培育好的师资力量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扮演主要角色,教育部门除了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素质教育外,应该组织校方多给予优秀教师去国内外优秀院校机会进行学习交流,教师自身也应该顺应时代需求,努力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用素质教育的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校方除了给予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和辅助设备外,还应在年初制定教学考核方案,对推行素质教育工作优秀的教师,或发表优秀素质教育学术论文教师,在提拔任用给予优先考虑。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推进方向,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要放下身段,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转变为实际,全面促进学生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将会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翠平.略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104-105.
[2]朱海荣.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2):0162-0162.
[3]韩碧珠.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7(9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