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校小农田构建STEAM劳动育人新模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oshens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劳动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就是将“崇尚劳动、育人劳动”内化为精神境界,以“五育并举”为原则,以“以劳立德,以劳长智,以劳健体,以劳丰美,以劳创新”为导向,依托小农田构建STEAM劳动育人新模式。我校结合番禺地域农耕文化特点,以校园小农田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小农田课程建设为抓手,结合校本特色,做好课程顶层设计,把STEM教育、地域优秀文化教育、德育活动与劳动教育融合,发挥各类课程劳动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兴趣,主要攻破劳动操作知识和种植技能,增加了小农田农耕学习,田间管理,收成分享,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及劳动技术方法传授,开展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
  我校劳动教育始终秉持“为师生成就美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建设小农田,继承与创新并重,把传统农耕、现代农业技术劳动教育融入到校内小农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结合传统文化与优秀地方文化,融合拓展,进行小农田衍生项目特色课程建设。
  通过小农田特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运动能力”这六大关键能力,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细处。在劳动课中结合实际与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热情,将劳动教育融合五育精髓,提升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在各学科中融合劳动教育,常规化开展校园、班级清洁劳动活动。根据地域特点,结合农耕文化开展的小农田系列劳动课程,中医药文化系列劳动课程,提高生活劳动技能的美食烹饪等活动课程。
  一、妙用小农田,培养劳动热情
  学生在校园小农田劳动中,从认知——实践——研学——再实践的劳动过程中,从怕劳动到不讨厌劳动;从不会劳动到学会劳动;从锄地种植到管理销售。每一次劳动指导中尽量捕捉学生的劳动之美,让学生体会到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从学会中体会成功的滋味,并努力试着用小手牵大手,影响家长一起为家庭、为社会付出劳动,感受劳动最光荣的滋味,让自己的劳动能量扩张,影响到周边的人,一起劳动,服务社会。每学期结合学校“七彩少年”阳光评价体系,每周开展“劳动小能手”争章活动,让学生在家拍劳动视频或照片发班群,分享学习;每月开展“劳动小卫士”“服务小能手”,让学生在校争当“劳动小卫士”,在社区争当“服务小能手”;每学期末评选出整个学期的“劳动之星”,进行隆重表彰与学习,让劳动教育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影响到师生与班级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劳动氛围,给师生带来劳动的活力,培养师生劳动的热情,给新型农村培养了实践型人才而努力。妙用小农田一系列的评价促热链,最大限度实现了“以劳立德、以劳长智、以劳健体、以劳创富”的育人发展新目标。
  二、多用小农田,培养STEM技能
  根据学校实际,把校园小农田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为“蔬果区”“中草药区”“无土栽培区”和“观赏植物区”,分别种植蔬果、中草药和观赏植物。由劳动教师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种植与日常管理。根据本土的季节气候、土壤酸碱度、植物生长环境,合理选择种植,不同年级分种不同的植物,让学生种植知识更广。在学习种植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什么季节适合种植怎样特点的蔬菜、反耕土壤技术、蔬果营养价值、中草药的作用、营养价值、无土栽培的方法、田间管理方法。在劳动课中,劳动教师与班主任还要组织学生到小农田中实地学习种植方法;错峰安排各班学生田间管理蔬菜或草药的生长。
  在小农田种植劳动活动过程中,找准劳动的契机,让学生亲身下田种地,在种植中研学种植问题、解决种植问题,并通过调动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走访农民、询问家长、参观番禺农科所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本土气候变化、环境特点、适合本地种植蔬菜特征。这样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助解决劳动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收集各方面的种植信息、处理归纳信息、开展各种的调查的能力,以及让学生习得种植方法的头脑风暴等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指引,让学生科学合理研究蔬菜或中草签药的常见问题,扩宽种植的新思路。
  在劳动学习过程中习得STEM技能,以综合实践活动及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基地劳动、通用技术及学科渗透等为主线,从农业角度研究农作物种植能力,从科学度研究植物生命周期和结构是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解决水质问题、灌溉问题是一方面;从商业层面研究农业效益问题又是另一方面;数学的估算、预测、统计、测算则可以运用到小农田研究的方方面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面向学生,多维度地覆盖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在而又开放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劳动出汗,提高学生的STEM劳动综合素养。
  三、巧用小农田,培养合作联动
  利用好学校小农田这块宝,开展多彩指向性强的劳动教育活动,并以种植劳动教育为特色,利用校内小农田开展种植劳动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规划小农田种植,邀请有耕种经验的家长进校园为学生耕种活动进行协助。同时,我校积极发展番禺区农科所作为校外劳动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我们大力开展校内劳动实践之余,还加强校内外联动,积极推动家庭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征得家长们的支持,提供校外劳动平台。在家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到村里进行保洁工作或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每周拍校外劳动视频或照片,记录校外劳动情况,校内外联动,学生的劳动技能有了可喜变化。
  我们也联合村中的市场,征得居民的支持。我们把收获的农产品由学生拿到市场买。村民不但自己购买,还为我们做宣传,这是学校学生无公害的农产品。学生也通过农产品销售,有了可贵的劳动第一桶金。
  勞动育人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在科学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的今天,打好人生第一底色至关重要。而我们学校STEAM育人环境的构建,特别是小农田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小农田劳动实践,学生们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精神,让学生在劳中求知、劳中求美、劳中求乐中受到默化潜移的启迪和教育,达到劳动育人的新功能:劳动教育是家庭德育的最好路径;聚焦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深化育人内涵;让爱劳动的好家风好家训成为习惯。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比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及语文素养。对于这种现象,教师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如积极响应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教学  语文是一门生动性、活泼性
【摘要】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的爱是一艘船,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帆,这二者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无法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前进。如何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创新思维表现的空间;力求从“玩”中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拥有付诸实践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以爱
本报综合消息 为更好贯彻落实“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结对帮扶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加強省、市、县、校、工作室“五位一体”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今年,我省启动280所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和示范培育学校建设,通过每所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结对1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示范培育学校、3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村学校(即“1 1 3”联动帮扶机制),连续五年开展帮扶活动,助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村学校
【摘要】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重视程度持续提高,校园足球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从教师的角度对本区乡村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对校园足球教学的场地、师资、培训情况、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模式等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可以为乡村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  一、研究目标  足球,
摘 要: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数学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深入探究能力等方面入手,按照具有内在逻辑的认知线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认知规律;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  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线,而基础数学是客观世界规律现象的一种反映,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身边的规律现象。教师要对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前后
一、科学确定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宗旨和教学目的的体现,同时也是固有价值的反映和活动任务指标的表现形式。对于主题活动来说,其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主题的总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另外,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的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也有所区分,有所侧重。   主题活动总目标: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认知、认同,感受其无与伦比的独特,从而产生热爱。   但也要明白年龄不一样,接受认知能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与红色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与创新,将美术思政教育扩展到课堂内外,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发挥美术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特点使思政教育成为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学习的同频共振教育。同时,也对红色文化在小学美术思政教育启蒙上进行探索与研究,并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对植地庄红色文化引领下当地小学美术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红色
【摘要】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评价是《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评价,检验《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道《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封闭、评价方式呆板等困惑,其破解的策略是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内容应动态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数学意识是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在生活实践方面,数学意识表现为能够主动地用数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处理一些问题。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生活中的信息和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归类、整理、思考,然后逐渐发展到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指导学生自编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决
本报综合消息 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广州共享课堂”9月1日起逐步上线啦!覆盖普通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汇集广州市名师打造,市区校三级教研、六级审核,4K高清视频高品质出品。下面,我们来看看师生、家长关心的问题吧。  一、“广州共享课堂”是什么?  “广州共享课堂”是由广州市教育局统筹,组织全市教研队伍、教师队伍、电教队伍协同作战,合力建设的高品质线上课程资源。“广州共享課堂”覆盖1-12年级所有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