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集》诗话(一)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skateco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
  他一生写诗,致力于感受,完全不经营句法。而另一个人写诗,唯有细节,毫无结构。再看第三个人,他在诗里写思想(纳博科夫说过连最伟大的思想都是空洞的废话),虽不痛恨音乐,但求语感即顺口。
  4、
  农业导致诗瘦。那工业呢,难道就导致诗肥?不变的是“燕燕于飞,下上其音”(《诗经·邶风·燕燕》);不变的是《书》曰:“人惟求旧。”
  9、
  我说过多次了,没有匠心(苦工),何来自然,但许多中国诗人就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心目中的自然就是,一个诗人要么不劳动(多么逍遥),要么凭灵感(多么幻美),随手一挥便是杰作。你若告诉他,一个诗人应每天该勤练技术(如一个补鞋匠每天锻练手艺),他反会理直气壮地说你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因为你竟是一个如此不自然的人。
  25、
  希腊人说“美是难的。”对我汉人来说(写悲苦易)欢乐是难的,欢愉之辞难工(韩愈的一个诗观)。但李白是欢愉的,那《将进酒》虽写万古愁,却如同万古乐。而壮烈又壮丽的辛弃疾,1174年,在金陵赏心亭上高歌一曲(他常在此高歌):“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真愁吗?这愁之大气反倒染了欢乐颂的颜色。
  30、
  作诗法之一:“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可见,抄袭是作诗之正途。
  104、
  诗人的样子,应该如张枣所说“……混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优雅的中国诗意也应该如张枣所说“……让我看见一只紫色的茄子吧,它正躺在一把二胡旁边构成了任意而必然的几何图形,让我真正看见它并说出来。”
  114、
  对正派人来说,当作家既费力气又颇失尊严。但有两人例外:李白、纳博科夫。
  162、
  库切写杀羊阉羊一节(参见库切《男孩》,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第116-120页),我一读之下,不禁要拿来与张爱玲《异乡记》中杀猪一节做一个对比,真是堪称双壁也(不展开来谈);且看那刚被阉割的小羊羔浑身是血,忍着剧痛,立刻跑到羊妈妈身边依偎的样子,让我读后即知何谓清白无辜、谦卑温顺的受害者也。
  167、
  在杨键的一首诗《赵开聪》里,我目睹过那死了的赵开聪的脚趾甲又尖又黄,多年后的一天下午,我又在库切的《铁器时代》(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第194页)重逢了流浪汉范库尔那同样黄黄的脚趾甲,只是那黄脚趾甲有些“接近灰色,就像动物的角质。”接着,库切又说:“生命是脚趾缝里的尘土,生命是牙缝里的尘土。生命是将这尘土吞下去。”(同上,第201页)
  170、
  《重新做人》(韩东诗集)吾国之珍宝,可作当代汉人修身齐家以及日常审美训练之专书,特记于此(备忘)。
  202、
  其实“下半身”(诗派)是非常害羞的,为什么?因为裸体(无论何种肤色和种族)是美丽的(美丽即害羞)。他们不怕痛,但怕耻辱。此一说法从狄摩西尼(Demo sthen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雅典政治家、雄辩家)的一句名言化脱而出“奴隶怕痛,自由人最怕的是耻辱。”
  218、
  一小段对话,抄自库切《慢人》第十三章:
  “……他们在世界上自由自在。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个好地方。”
  “然而……”
  “是的,然而那个男孩身上有着死神的记号。我们俩都看到了。太漂亮了,太爽朗了。”
  “让人想哭。”
  229、
  诗人与思想家,风与牛。
  235、
  诗由别人去写,我只是抄诗。
  262、
  不涉及肉体的哲学等于隔靴搔痒。
  264、
  禁欲者恨鼻子。哲学家不喜欢鼻子。德谟克利特崇拜鼻子。
  265、芬芳即逸乐、即奢侈(并非芬芳傅立叶)、即颓靡、即亚洲……
  275、
  “瞧不起鼻子的人就是希望自己形同尸体。”([法]米歇尔·昂弗莱《享乐的艺术:论享乐唯物主义》三联书店,2003,第166页)
  287、
  在纳博科夫《荣耀》(Glory)第183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读到“英国人喜爱契诃夫,德国人喜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立刻想到中国人(譬如我)喜爱纳博科夫。
  292、
  谁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非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纳博科夫的一个观点)顺势而来,当然是生活模仿文学。道德杀死艺术(注意:这一句是说给懂得的人听的)。
  297、
  日本人论文,说“句有亮光,则显华丽,此为高调之句;……”突然想到陈均的诗集《亮光集》,他写来并非华丽,但有文采。
  322、
  倭人倭歌,汉人汉诗;倭歌唱日人之寂寞,也非全是;汉诗乃隐者之诗?那倒不一定。
  345、
  人人都知道,诗人诞生于童年。但只有少数人知道“不可能有太多的抒情,因为抒情本身已经够多了。”(茨维塔耶娃
  346、
  翻译者在翻译我时,请尽力模仿我的音乐、忠实我的音乐、创造我的音乐;请让我的声音在外语中听起来有一种陌生的神秘感和唤醒感。
  349、
  “在俄罗斯,只有她一个人用声音写作”。她饿,高尔基就同意了她的申请,答应给她一件毛衣,但拒绝给她一条长裤。而他与其说是彼得堡诗人,不如说是沃罗涅日诗人。还用说吗,读者一看便知,这里二人:她是茨维塔耶娃,他是曼德尔斯塔姆。
  359、
  写诗为己,学术为公。
  385、
  何时第六次读《异乡记》(张爱玲)?立刻就读,抛开其余(书)。   392、
  诗是说谎的艺术。如有人说诗是真诚的艺术,那就是对诗的贬低,对诗艺的不屑。此话我已在多处说过,莫法,只得再说一遍。
  415、
  《异乡记》可作为文学同类的接头暗号。它是1911年以来最罕见的一本书,几乎压倒《枕草子》。
  526、
  一个学者,研究苏轼,他就注定只能成为二流学者。
  一个文人,喜欢苏轼,吾也顺便可观其趣味之低级。
  528、
  邵雍诗“篇篇只管说乐”(朱熹)。这有何奇怪,宋诗的根本就是逸乐,书写痛苦是不道德的。再说白了,邵雍(包括司马光)的闲适逸乐老师是白居易。
  555、
  不出我所料,“饥饿”之后,他一定会写到“水泥”——这个有关劳改营的俗套。
  556、
  集中营并非尽是悲惨,请听在纳粹集中营呆过的凯尔泰斯·伊姆莱的现身说法:“我已经知道,在我的道路上,幸福就像一个无法绕开的陷阱在窥视着我。话说回来,即使在集中营里,即使在如林的烟囱旁,也曾在痛苦暂息的时候有过某种与快乐相似的东西。所有的人都问我集中营是如何恐怖的问题……假如下次再有谁问我的话,我要跟他聊聊集中营里的幸福。”(凯尔泰斯·伊姆莱《命运无常》,作家出版社,2004,第238页)
  对于那些动辄以标榜“苦难”为高人一等的人来说,我们不妨听听布罗茨基是怎么说的:“说伟大的艺术离不开苦难,这是一种卑鄙的谎言。苦难会让艺术失明失聪,会摧毁艺术,时常还会杀害艺术。”(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约·布罗茨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69页)
  559、
  看来看去,还是杨黎最先锋。何谓先锋?第一条就是:冒犯。杨黎的诗和其他诗人比,是最冒犯的;为何?杨黎的冒犯超越了道德,其他诗人的冒犯总逃不出道德(包括反道德)的框框。
  567、
  一本抱怨的书(无论多么政治正确),不能忍受,飞快翻完。
  572、
  在古代,诗是男性的,词是女性的。
  573、
  借复古维新,并非桐城派的专利,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以成都为中心)“整体主义”(后又称“汉诗”)诗人亦如法炮制。
  589、
  每当想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个诗歌流派“莽汉”和“撒娇”,我就会想到胡兰成说的“……分明觉得自己是在做戏,人生就是这样的赌气与撒娇。”(胡兰成《今生今世》(上),天地图书,2013,第154页)
  597、
  我注意了王敖回答一份访谈问卷的第8个问题之最后一段,即“我写诗会讲究音色,考虑情境中和声的感觉,引发身体与感官的律动,而不是简单地制造某种文字上的节奏,……”这一段是进入王敖诗歌音乐性讨论的一个很好的入口(作者本人提供的)。
  598、
  每次读到(这已是第五次了)“徐步奎有好语:‘把绿色还给草地,嫩黄还给鸡雏。’”(胡兰成《今生今世》(下),天地图书,2013,第95页)都必然想到卞之琳写于1937年的《白螺壳》中的三句:“黄色还诸小鸡雏,青色还诸小碧梧,玫瑰色还诸玫瑰”。“还”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一个特征,从1937至1947,从卞之琳到徐步奎。
  651、
  有时,一个轧钢车间就把一个写诗天才浪费了,再回头已百年身。
  664、
  我留意“供销社”这个意象很久了,那可是中国社会主义乡村的小百货店呀,人们可以在那里抽旱烟、喝烧酒、吃圆饼、说新闻……。谭克修在《父亲》中亦写到:“……再带我去老供销社相亲,……”
  666、
  真是伟大的哀歌呀,很可能是我目前看到的最震撼的哀歌:
  像一头母牛那样
  她臀部翘起,自高处洒下
  老天使的泪——
  ——朵渔《哀歌》
  668、
  《反向》(张执浩)是严谨的,但又是特别的;其中,火柴厂,一个令我喜爱得难忍的意象;而“火柴之夜”,道(即思想)已从身体(即感觉)出来。
  669、
  《小实验》(张执浩),这样的机趣,对于整天苦大仇深的中国人来说的确太稀罕了,可这就是生活之一种,唯有诗人才能帮我们发现。
  682、
  风中的古树声很难用语言去描述,我也不想描述,那就听下去吧。
  690、
  赛弗尔特说“每当见到美丽的姑娘或者美丽的妇人,我的心便开始颤栗,双膝乏力。”(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世界美如斯》,译林出版社,2013,第143页)其实,普通的敏感人亦如此。
  693、
  抒情诗属于无产阶级,同时也属于自私的人。知性诗(poetry of wit)属于有钱人和知识分子。叙事诗属于流浪汉或食客。他是一个医生,他喜欢周邦彦。
  694、
  我听说好多诗人都想当心灵诗人,只有少数几个除外,其中一个本来就是坏人,另一个是整天指鹿为马的人,还有一个是肥硕的头发稀疏的吃烟人。
  705、
  因为马克思喜欢海涅,我的祖国到处都是海涅诗集;因为斯大林喜欢马雅可夫斯基,我的祖国又到处都是马雅可夫斯基诗集。
  760、
  又只能是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6-)才说得出来:“鸡巴深深地植入苏茜的昃里,家庭生活牢牢地植入脑中。”(见其早期成名作《逐爱的女人》)
  764、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荷花,无论它被多少人赞美过,就如同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芭蕉一样,干脆把话说白了,不喜欢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样子难看。今日午后昏昏,偶观梁简文帝诗《春夜看妓》,其中一句“荷生夹妓航”,顿时感觉有一种怪异的敏感性,不禁对“荷”还头一次另眼相看了一分钟。   777、
  我们听一首诗,不必听出其颜色,但应听出其时间——声音的云烟。汉字的四声是声音的云烟?继续说:因为诗是时间的艺术,而声音属于时间。
  789、
  随手一下就翻到了舒丹丹翻译的《我们所有人:雷蒙德·卡佛诗全集》(第二册),译林出版社,2013,第227页,读到《在正午》:
  “鸭汤”端上了,再没有别的什么。但你几乎咽不下这汤;这是一种浑浊的液体,一丁点野鸭和清洗得
  不十分干净的内脏在里面漂浮着……一点也不美味。
  ——安东·契诃夫《穿越西伯利亚》
  怎么说呢,我唯有叹服:鸭汤的浑浊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而我之前竟然没有发现,非得经卡佛来指出,才恍然一悟;想想我曾吃过多少鸭汤!而且在2012年12月28日还写了一首《重庆的汤》,顺便也引来如下:
  少年时节牛尾汤相宜于重庆而非牛鞭
  某中年人家却欢喜在立夏吃一碗鸡汤
  有一个青年最爱在解放碑长跑;深冬
  他人品寡淡,恨肉,钟情于嫩豆腐汤
  而令人人都在冬灯下满怀了一颗春心
  重庆,晚年匆匆而平静,只喝老鸭汤
  谢谢卡佛和译者,从今以后我知道了“鸭汤是一种浑浊的液体”。
  797、
  每当我听到某人说什么“对灵魂的拷问”,这类话时,我就只能无言;说这种话的人,要么真是病了,要么故意为之,正常的中国人是不会这样说话的。
  800、
  厨房,一个家庭最温暖的场所,不仅宜于吃饭,也宜于读书、写作(家里最适合写诗的地方是厨房)、饮酒、闲谈,这正是:厨房——“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丰子恺名画)
  807、
  怕死的人,会死;不怕死的人,也会死。可怕的人是那个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死”的女诗人。
  855、
  没有缝隙,何来插入,何来透气,何来思考,何来希望,甚至何来咆哮……而鲁迅式的铁屋中的呐喊也是要逼疯人的呀。
  859、
  小说如妓。诗若处子。文章似老人吃花雕(黄酒)。
  888、
  说活在生活中,不如说活在语言中。所以,维特根斯坦要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891、
  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家,或东欧、东亚的作家热衷于抱怨和诉苦(评论家也认为这样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令人厌倦!其余不想再说。
  899、
  再抄杜甫《三绝句》之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908、
  在谈到张爱玲时,夏志清说:“我认为她是中国最出色的讲故事的人,有史以来的。”(来自单向街图书馆微博:《夏志清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我认为这是对张爱玲的一种贬低,因为张爱玲的小说根本就不是(也不屑于)讲故事。需知:讲故事的文学本质上就不是文学。文学从来不是故事会。伟大的《异乡记》(张爱玲著)根本就不讲故事。
  913、
  英雄所见略同的事:杜甫在《曲江二首》(其二),劈头两句便是:“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后来读到高兴翻译的托马斯·萨拉蒙的《民歌》,其中也有一句:“酒鬼出售衣裳。”
  915、
  记忆是触摸吗?记忆也可以是气味,是声音或颜色。
  918、
  活着的万能的身体呀,并非只用于吃喝……也用于情色、政治、艺术与衰老。
  995、
  出门时带一本《解禁书》(陈东东著),但他又不欢喜土家族。布依族呢?小学老师总是一副瓜熟蒂落的样子。安徽宿松人有意思吗?当然!祝凤鸣就是宿松人。
  997、
  15世纪的波兰语言最了不起。20世纪,有个波兰女诗人,一生只写了一句好诗“给予她生命,就是判处她徒刑。”
  1034、
  精确地说,诗歌写作中的想象力其实是一种联想能力。据我写作经验,我无论有多么跳跃和断裂的想象,它最终必须和整体有关,只要与整体有关,我就觉得我其实运用的是联想力,或这样说,想象力只有在联想力之中才得以落实。
  只要是人(疯子和神除外),任何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此让我们想想哪怕像马雅可夫斯基这样拥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想象力的诗人吧——都有一个边界,即总要与整体性有关,甚至解构式的碎片化也是如此,需知没有整体何来碎片。
  1035、
  古诗眇邈,人世难详。(钟嵘)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陶渊明)
  1036、
  有两类诗人:一是文辞繁复,内心简单;二是内心繁复,文辞简单。
  1040、
  他用人人都知道的一招——即以李商隐——去抵制自居易。
  1042、
  诗文,古硬,好;轻逸,亦好。
  1059、
  为何说他是一个反杜林论式的诗人,那是因为他服膺恩格斯的诗教“义愤创造诗人。”(见恩格斯《反杜林论》,153页)
  1068、
  并非我本人,是岁月,岁月,把这些词组成了句子。
  1072、
  一切艺术都向往音乐,也许是因为在音乐中意义即形式。(博尔赫斯)
  1073、
  一个建议:失眠人为求速睡就去读《浮士德》(中译本)。
  1081、
  为何人们偏爱失明的燕子胜过失明的麻雀?为何人们欢喜年轻的鸽子而讨厌年轻的苍蝇?杀鱼不悲鱼之血,打鸟则悲鸟之血,为什么?
  1085、   如果一见到这样的句型“黄化病,黄化病,黄化病!”(出自曼德尔斯塔姆《我觉得,被认作百年纪念》),我们就立刻跟随:白化病,白化病,白化病!或蓝化病、红化病……面对可以如此无穷地类推下去的句子,人们还有何阅读的兴味呢?
  1086、
  怎样学习?让我来读一段曼德尔斯坦姆的诗:
  无限性,我独自阅读,
  你的课本没有旁人打扰——
  无页的、蒙昧的通俗医学书,巨大的树根练习册。
  1088、
  年轻的张枣走在歌乐山的斜坡上,生活还长得很,仿佛有一亿年等他去走。
  1096、
  “世界——快乐,黄昏凶险!”这样的句子只有茨维塔耶娃才写得出来。
  1097、
  今晨偶读到木心的一首小诗《从前慢》,结尾三句颇可玩味,特抄来如下: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1116、
  为什么歪风不好斜风就好?
  1119、
  古人吟诗为何总是摊鼻(掩鼻),顺手举一例“捷鼻悲吟一向愁”(韩俚《捷鼻》)
  1121、
  蒲宁和吉皮乌斯恨茨维塔耶娃的诗。
  1122、
  每读到《史记》之《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无不感动颤栗,太史公形象当即浮现于目前也。
  1123、
  等我换了一番心绪后(即享受的、慢腾腾的散文姿态)才能从容来写注释,眼下我还处于急迫地往下写(诗)及其修订的状态。
  1124、
  请问陈均兄:如下问题我已盘桓两天了,《下扬州》里(考虑到前后相关动词,即“吃”、“观”)有半句诗,我该写成最初的“闻风若蜜”呢,还是改为“闻风吞蜜”?“若”在此声音好听,且低调;“吞”音稍差,但陡然亮出且貌似有攻击性,此二字用哪一个很让我踌躇。今朝,我倾向于用“吞”。但最后还是决定用“若”。
  1130、
  一个诗人并非什么植物都写,读吴清翁《遗老堂诗话》卷下,知:“梅花不入楚骚,杜甫不咏海棠,二谢不咏菊花。”
  1144、
  有一种思,叫小苦思;有一种书,叫小杰作(Kenneth Rexroth就这样称赞过米沃什的一部书);有一种乐,叫小逸乐——临风、听鸟、观鱼。
  1148、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
  1149、
  幽岩宜于凝思,长河宜于朗咏。
  1152、
  痛苦有时是另一种娱乐。
  1153、
  我手上沈从文的书不少,都是别人送的。前后也试着读了两次,但读不下去,总觉得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想了又想,还是不说,以免得罪了天真可爱的读者,即那些纯洁无比的沈从文迷们。也多说一句:《从文自传》终究还是可以随手翻两下的。
  1154、
  不懂诗的人最爱洋洋得意地说一句:“你在重复自己,你应该变了。”需知:博尔赫斯一生都在重复一首诗《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继续需知:人的基因是不能改变的(江山都可改变),因此,每个人写的诗或文只能是他的老调,最多也就是我们古人说的“常与变”,即“常”是一个人的基因,永恒不变(你想变也不可能,除非你能修改基因),而“变”则是为了使“常”更“常”,求得一些表面的改变(或丰富)而已。
  1190、
  一个人越写作,就越逸出他的生活,甚至会变得认不出生活中的自己。写作其实是与我脱节的。写作即虚构,即另一个人(他者)在写;或更精确地说:还有一个“我”在我与他者中穿梭编织,往来不绝……
  1192、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是中国诗人何等强烈的知音观念,每次看到这两句,都会沉吟良久……
  1206、
  只有诗人的世界是最慢的,此点很少有人懂得,他们总以为诗人是很快的。
  1207、
  既然有儿童诗,爱情诗……,那也就一定有老人诗(适合于老人读的诗)。
  1209、
  “我写作是为了被爱;被某个人,某个遥远的人所爱。”
  (罗兰·巴特)
  1227、
  不修辞,吾国古有陶渊明(可陶诗“然其诗质而实绮”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今有杨黎(杨诗亦作如是观,“然其诗质而实绮”,譬如《打炮》?)。
  1232、
  在吾诗《猛回头》中,开篇我就说:“一个人切莫走进暗凉森林”,是的,与此同时,我心里立刻想起了另一个应答声:只有一个人敢,他就是但丁!此处当然是暗指但丁那家喻户晓的名句:“当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之中。”
  1235、
  朝雨雪,夕风月,能饮一杯无,白香山;一边“卖炭翁”,一边温泉水滑洗凝脂,白香山;那野火烧不尽,且又专门写些诗给老妪看的人——白香山。
  1236、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接一句:没有绚烂,何来平淡。再改一句成语如下:年少不绚烂,老大徒伤悲。
  1293、
  美是一种销魂,也是一种恐惧。
  1316、
  为了诗的延续,你更应该成为一个不写的象征,譬如去成为又一个停止写作的兰波。
  1337、
  不能百分之百肯定的事:诗无拗怒之风,顿死。
  1338、
  由诗可见,他是一个既小气又贪婪的人。世上又有哪个诗人不是这样的呢?   1390、
  人的一生就是相遇的一生。该怎样去读我的诗《一种相遇》?三更天色,莫读;天亮了,读……基督的午后,在从Houston到Austin的路上,对于梁朴牧师来说,最宜读《一种相遇》。
  1394、
  写诗说白了,就是学习熟练掌握词法、句法、文法,三法之中,句法最重要。回到我们古人的作诗法典:炼字兼炼句。回到瓦雷里的口头禅:“我写诗只思考句子,句子,句子。”
  1404、
  赫塔·米勒在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第一段中说:“直接的表示会让人难为情,不是农民的作为。”为什么?因为每个农民都是敏感害羞的诗人?因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说了:“每个诗人都有些农民气。”
  1415、
  对于每一个我认识的死者(无论是我爱的人、恨的人或仅点头之交的人),我首先将忆起并怀念的是他们的声音!而非容颜。
  1421、
  特朗斯特罗姆是真正少有的天才诗人,但不是伟大诗人。
  1422、
  昨夜,连续几小时沉浸在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的一句诗里:“恐惧无以调查,唯有在黑暗中环绕。”该怎么说呢,唯有如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所说:“除莎士比亚之外,狄金森所表现出的认知的原创性超过了自但丁以来的所有西方诗人。”
  1423、
  天才诗人都写得少,也写得短、精致;伟大诗人一是写作量大,二是滔滔写来,若泥沙俱下的江河,没那么精致。或者这样说更简洁:天才诗人无缺点,伟大诗人有缺点。
  1455、
  《鹤林玉露》云:“……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然则语言文字,固不足以尽道也。”
  1456、
  请立即注意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一首诗的两行草稿:
  Philip que stioned eager(菲利普被急切问)
  I,my riddle bring(我,携带我的谜语)
  再提请注意她的定稿:
  Philip when bewildered(菲利普困惑时)
  Bore his riddle in(心怀他的谜语)
  1478、
  人的永恒主题——风景与记忆。
  1526、
  仇恨出大师,爱只能使人软弱。为何?这个问题我以前说过。再说一遍:一个人真正的力量是出自恨,或者这样说,力量即恨;爱,怎么可能有力呢?
  1559、
  写诗的状态:需要身体极端闲逸,又要精神高度集中;
  二者缺一不可。
  1564、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依附于某个阶级的寄生物(奥登的一个观点),诗歌当然也不例外。
  1570、
  我常常直接就抄几行或一首诗过来,此举并没有什么用意;只是将诗句提出来,为了自己更好地玩味、欣赏而已。
  1662、
  但愿在李白身上也有一个杜甫,反之亦然。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城市内的“烂尾楼”成为政府和百姓心中的困惑。这些搁浅的建筑项目,一方面滞淀了银行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据不完全
嘿,大家好!我是一只叫“钱富富”的猫。别看我只不过是只脏兮兮的流浪猫,我的出身可不低贱哟!我可是大大有名的马来西亚特种猫,全世界才有5只。唉,想起我 Hey, everyone! I'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京兆尹的微博上,有一篇充满感恩的文字:“(2017年2月)22日中午意大利总统马熹桥(又译:塞尔吉奥·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总统千金马小玲(又译:劳拉·马塔雷拉,Laura
一、备好一节课在上课之前,充分地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制订达成目标,即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在哪些地方学生有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知识梳理    1,温度计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酒精或水银等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2,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
流行,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色彩的演绎就是人們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是孩子们丰富生活的点缀。2017年流行的每一抹色彩都像是在娓娓道来讲一个故事,告诉每一位宝宝:原来色彩会说话!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准备通过点名把学生叫到跟前当面批改作业。这时,前排一个平常不爱讲话,学习成绩较差的男生 One day, as usual, I came to the classroom, prep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从上海浦东机场乘飞机到北京去。我想坐飞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Today, my parents took me to Shanghai by plane from Shanghai Pudong Airport. I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