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噼里啪啦……”有人在打算盘。你用过算盘吗?算盘不仅是好玩的玩具,还是传统的计算工具。在现代计算机出现之前,它一直是最为方便快捷的计算工具。
算筹与算盘
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
算盘是长方形的,木框里面固定有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把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颗珠子,每颗珠子代表5;下半部有五颗珠子,每颗珠子代表1。
人们总结出许多算盘计算口诀,提高了计算速度。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珠算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算盘的传播
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用又简单方便,因而在中国得到普遍应用。慢慢地,算盘被陆续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中国传入算盘后,有的国家对算盘的形态作了改变。如古罗马曾出现过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当时罗马人不用十进制,也没有数位的概念,罗马算盘运算笨拙,最终未能流行。
日本算盘的形态与中国算盘相似,但每根小木棍上比中国算盘少两颗珠子。俄罗斯的算盘单纯采用十进制,与中国算盘相比,中间没有横梁,每档有10颗算珠,每个算珠表示一个单位。俄罗斯算盘拨珠速度没有中国算盘快,计算速度较慢,实用性差。俄罗斯算盘常被用作儿童算术启蒙教育的教具。
计算机的发明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一直希望发明一种能自动进行计算、存贮和数据处理的机器。1642年,在研究算盘的基础上,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制造了一台能做加、减法的手摇计算机。在帕斯卡的启发下,很多科学家开始向半自动化、自动化程序计算机发起挑战。
直到19世纪,一些功能较全面的计算机器才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22年设计完成的差分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种顺应计算机自动化、半自动化程序控制潮流的通用数字计算机。
真正揭开电子计算机新篇章的是“埃尼阿克”的诞生。1946年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埃尼阿克”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重达30吨。它能在1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计算机器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的应用从国防、科学计算,到家庭办公、教育娱乐,无所不在。它的分类从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到工作站、个人电脑,五花八门。
目前,人们正在试图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它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将具有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能够实现人机对话,具有高度的智能,其功能将大大超过现有的各种计算机。
“天河一号”诞生
2009年10月29日,我国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湖南长沙亮相,作为算盘这一古老计算工具的发明者,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工具。
“天河一号”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它每秒可计算1206万亿次,这个速度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量的四倍。
“天河一号”的诞生,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热情发言:
算盘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尽管现在已经是电子计算机时代,但算盘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各行各业也都有一批算盘高手。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运算方便外,还能锻炼思维能力。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快乐尝试
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用到算盘。从现在开始,准备一个算盘,让自己也成为算盘高手吧!
算筹与算盘
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
算盘是长方形的,木框里面固定有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把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颗珠子,每颗珠子代表5;下半部有五颗珠子,每颗珠子代表1。
人们总结出许多算盘计算口诀,提高了计算速度。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珠算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算盘的传播
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用又简单方便,因而在中国得到普遍应用。慢慢地,算盘被陆续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中国传入算盘后,有的国家对算盘的形态作了改变。如古罗马曾出现过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当时罗马人不用十进制,也没有数位的概念,罗马算盘运算笨拙,最终未能流行。
日本算盘的形态与中国算盘相似,但每根小木棍上比中国算盘少两颗珠子。俄罗斯的算盘单纯采用十进制,与中国算盘相比,中间没有横梁,每档有10颗算珠,每个算珠表示一个单位。俄罗斯算盘拨珠速度没有中国算盘快,计算速度较慢,实用性差。俄罗斯算盘常被用作儿童算术启蒙教育的教具。
计算机的发明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一直希望发明一种能自动进行计算、存贮和数据处理的机器。1642年,在研究算盘的基础上,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制造了一台能做加、减法的手摇计算机。在帕斯卡的启发下,很多科学家开始向半自动化、自动化程序计算机发起挑战。
直到19世纪,一些功能较全面的计算机器才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22年设计完成的差分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种顺应计算机自动化、半自动化程序控制潮流的通用数字计算机。
真正揭开电子计算机新篇章的是“埃尼阿克”的诞生。1946年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埃尼阿克”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重达30吨。它能在1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计算机器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的应用从国防、科学计算,到家庭办公、教育娱乐,无所不在。它的分类从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到工作站、个人电脑,五花八门。
目前,人们正在试图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它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将具有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能够实现人机对话,具有高度的智能,其功能将大大超过现有的各种计算机。
“天河一号”诞生
2009年10月29日,我国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湖南长沙亮相,作为算盘这一古老计算工具的发明者,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工具。
“天河一号”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它每秒可计算1206万亿次,这个速度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量的四倍。
“天河一号”的诞生,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热情发言:
算盘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尽管现在已经是电子计算机时代,但算盘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各行各业也都有一批算盘高手。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运算方便外,还能锻炼思维能力。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快乐尝试
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用到算盘。从现在开始,准备一个算盘,让自己也成为算盘高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