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免疫治疗因其靶向性好,副作用少而广受关注,而鉴定一个有效的分子靶点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市肝病研究所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北京市乙型肝炎临床数据库和样本资源库建设(No.D131100005313004)、中美英联合乙肝相关肝癌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筛查及免疫机制研究(No.2012DFA30850)、北京市肝病研究所基金课题:RFA治疗HCC对CXCR3+细胞池组成变化的影响(BJIH-01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免疫治疗因其靶向性好,副作用少而广受关注,而鉴定一个有效的分子靶点则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在此,我们将讨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特点,并将其作为癌症免疫疗法中药物作用靶点的潜能为讨论重点,研究其在人类癌症治疗中的作用。GPC3是一种在HCC以及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中高度表达的膜蛋白,其基因编码的70 kD核心蛋白被前蛋白转换酶Furin酶切后,产生40 kD的氨基端亚单位和30 kD具有两条硫酸乙酰肝素(HS)链
其他文献
对评价指标在周期内的实时变化进行动态估计是交叉口交通信号动态控制的关键.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以仿真步长为间隔,建立停车延误、停车次数、排队车辆数等常用控制目标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δ在Dectin-1-Src-Syk介导的巨噬细胞杀灭白假丝酵母菌中的作用,探讨固有免疫抗真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受体;用蛋白酶抑制剂预处理
目的:研究Th17、Th3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1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49例初诊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Graves’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