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大势底定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siyue520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美国次债危机余波未了,欧洲债务危机又掀波澜,华尔街已成民怨的靶心,此次奥巴马政府推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基本上已是大势底定。面对70年来最严厉的—次改革挑战,华尔街除了通过说客软化林肯参议员的提案,还将金改战场重新搬到了众议院。
  
  6月10日,美国会“参众两院会议委员会”(House-Senate panel)就金融改革议案的最终定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以便将众议院去年12月通过的一个金融监管改革版本,和参议院今年5月20日通过的另一版本捏合起来,待两院各自最后一次表决通过,再送交总统签署成为法律。由于多伦多G20峰会6月27日闭幕,为了就金融危机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两院最终合并版本有望在峰会闭幕前出炉,然后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提交奥巴马签署。
  值得回味的是,奥巴马政府推行金改一路跌跌撞撞,中间一度被认为根本不可能成功;自从今年3月奥巴马签署医改法案后,两党恶斗的局面才有所缓和。参议院5月20日的投票结果是59票对39票,民主党“跑”了2票,但从共和党那里争取到4票。金改方案使银行破产成为可能,还规定在美联储之下设置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但本次监管改革的核心——“沃尔克法则”与“林肯条款”由于争议较大,还存在变数,华尔街大银行正为此不懈游说。
  金改立法进入快车道可谓是两党妥协的结果,毕竟面临中期选举的共和党要顺应主流民意,而且,若法案在国会再受阻,奥巴马政府将重启针对八大投行的欺诈调查,所以华尔街的游说会适可而止。目前,参众两院法案合并小组由参院12人(民主党占7人)、众院31人(民主党占20人)组成,谈判的绝大部分将在白宫、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以及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之间进行,然后由他俩负责在各自议院中推动法案的通过,但两院会议委员会成员仍然有辩论、修改以及到最后进行表决的权利。
  
  金改立法,一路坎坷
  
  2008年9月15日美国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集团宣布破产,拉开华尔街危机和全球金融风暴的序幕。由此,重塑金融监管框架、严防系统性风险、避免危机重演,既为当前美国政经形势所决定,同时华尔街改革也是奥巴马入主白宫第一天起的首要任务。
  上任第八天,奥巴马在白宫与他的经济团队首次讨论“重整华尔街规则”;2月4日,奥巴马宣布华尔街高管“限薪计划”,为在此之后接受政府救援的困难金融企业的高管设立50万美元的年薪上限。3月26日,白宫向国会提议进行大刀阔斧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面向各类金融企业建立单一的监管机构,同时加强对大型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公司的约束。该提案将授权政府关闭陷入困境的金融公司。5月13日,奥巴马政府起草了规范金融衍生工具的框架——要求所有“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商接受一个审慎和健全的监管制度——包括起步资本、报告和保证金等要求。6月8日,根据众议院通过的一项法案,美国五大金融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机构负责人将必须由总统任命,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影响力。
  6月17日,奥巴马政府正式公布全面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从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危机处置和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构筑安全防线,期望以此恢复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这份85页的金融改革“白皮书”指出,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监管当局允许金融公司提供过多信贷;监管者未能充分理解新型金融工具的利弊;大型金融機构向员工过度发放薪金,却在规避风险方面投资过少。当时奥巴马政府设定的改革计划是争取在2009年年内实行。经过数月讨论、协商及游说之后,2009年12月11日,美国众议院以223:202票通过了核心内容为将美联储打造成“超级监管者”、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金融监管方案。这份长达1279页的改革法案,是美国金改的初步胜利。
  在千呼万唤,众议院领先一步的情况下,2009年11月19日,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开会讨论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多德提交的监管改革提案。会议遭共和党人阻挠,多德随后要求银行委员会关键成员组成两人一组的跨党派小组,先后与共和党的理查德·谢尔比、鲍勃·科克协商,尽管中间出现“有意义的进展”,但均不欢而散。当年金改方案在参院难产!今年3月15日,多德在未争取到参院银行委员会内10名共和党议员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强行推出长达1336页的议案。3月22日,银行委员会开会调整多德提案,共和党人坚持不提出任何修正条款。美国的保守派、大银行利益集团,乃至民主党内的右倾势力,大都认为经过近半年酝酿和妥协的多德议案仍过于严厉,可能伤害到美国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4月26日,在参议院程序性投票中,共和党参议员中除两人未投票外,其余全都投了反对票。而且,民主党参议员本·纳尔逊“临阵倒戈”,更使投票不可能通过。最终,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也只得改投了反对票。此后的48小时内,共和党又连续第二次、第三次在不记名投票中一致表达反对,阻止法案的推进。对于这一结果,奥巴马失望不已。他也只能敦促两党参议员以国家利益为先,通过法案,避免金融危机重演。
  
  高盛“欺诈门”助推改革
  
  参议院有100个席位,当前民主党占59席,共和党占41席。强行通过金改提案需参院60票赞成,因此民主党要赢得至少一名共和党参议员的支持。也就是说,如果像医改那样按党派投票,金改法案几乎没有通过的可能。
  医改法案之所以能过关,是因为此前民主党在参院拥有60席次,且适时完成了大部分立法工作。今年1月,共和党人律师、前模特、有“最性感男人”之称的州议员斯科特·布朗通过补选填补了去世的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遗缺,使民主党丧失在参院的绝对优势。一票之差,意味着民主党无法扫清阻碍议事程序——“费力把事拖”(filibuster),也难以顺利“结束辩论”(cloture)并通过法案。
  马萨诸塞州参议员补选失败是民主党阵营重大挫折,但在布朗当选当天,奥巴马又宣布将对美国银行业做重大改革,并采纳了“沃尔克法则”——美国银行将不得进行自营交易,也不得拥有或投资对冲基金与私募基金。奥巴马扬言:“如果这些人想来场战斗,那么我已经准备好了。”奥巴马“推土机式”的改革,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先前夸耀自己投票给奥巴马的大型银行主管们,现在骂奥巴马是“芝加哥暴徒”;接着,斥其为反市场经济、反财富、反资本主义者以及财富重分论者、诽谤犯……
  4月16日,美国证监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起诉华尔街巨头、被冠以“美国之盛”雅号的高盛公司(Goldrnan Sachs) 及其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理由是高盛在2007年初设计并销售了一款基于次级房贷抵押贷款债券的担保债权凭证(CDO),交易中涉嫌欺诈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近10亿美元的损失,高盛则从中渔利1500万美元。而据汤森路透统计,华尔街公司在2005至2007年间共发行了1.08万亿美元的CDO,美国大金融机构几乎都曾以不同方式创建并交易过CDO,因此起诉高盛颇有“杀一儆百”的意味。紧接着,证监会又宣布要彻查美国19家大型银行是否存在财务舞弊。5月中旬,纽约州总检察长科莫就高盛、大摩等8家华尔街投行涉嫌误导评级机构一事展开调查。《经济学人》分析说,如果参议院能够通过金改法案,那么商业调查可能只是奥巴马政府的“虚晃一枪”与“敲山震虎”;反之,没有哪个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能确保清白。
  针对高盛集团的金融欺诈指控凸显了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共和党人迫于政治压力放弃对金改的阻挠,参议院4月28日一致同意不经投票直接进入辩论阶段。辩论持续逾3周,斯科特·布朗在与参议院多数派领袖哈里·里德交谈并和本州参议员同事约翰·克里私聊后,为其家乡州一些金融企业比如富达(Fidelity)和道富银行(State Street)争取到豁免,遂转投赞成票,使得金改法案于5月20日晚在参院过关。这次民主党“跑”了两票——来自华盛顿州的玛丽亚-坎特韦尔要求把议案中限制银行金融衍生品和复杂金融工具交易的条款严格化,而来自威斯康星州的拉塞尔·范戈尔德希望重推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的金融规定,即严格区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但却同时从共和党方面争取到4票——斯科特·布朗、缅因州的柯林斯、斯诺以及艾奥瓦州的格莱斯利。
  
  华尔街的“最后抗战”
  
  参院版监管法案通过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说:“当法案成为法律的时候,华尔街上的窃喜将被惊叫声所取代。”这与参议员布兰奇·林肯的监管提议被采纳,有着莫大关系。
  高盛“欺诈门”曝光后,奥巴马表示他将“对那些不将金融衍生物纳入监管范围的立法实行一票否决”,参院农业委员会主席、民主党阿肯色州参议员布兰奇·林肯则拿出了厚达336页、让华尔街更为恐惧的衍生品监管草案——草案规定诸多衍生品须在交易平台上执行,并要求那些希望获得联邦援助资格的银行剥离掉期业务。数据显示,目前不受监管的掉期衍生品交易市场(swaps and derivatives market)在2009年为整個金融行业生成了大约240亿~300亿美元的全行业总收入,其中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五家最大型金融机构占了大约97%。业界分析师指出,林肯的计划可能对华尔街某些最大型的金融机构造成深远影响。这项提案一度被视为华尔街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信号。
  布兰奇·林肯向来是中间路线的支持者,且最擅长跨党派处理问题,她的提案一抛出,华尔街和政坛一片哗然。华尔街不得不由原来强硬反对“沃尔克法则”,退守到反对林肯这个关键、要命的提案上来。但《华盛顿邮报》4月27日公布的民调显示,约2/3的美国人乐见更严格的监管。如此具广泛争议的提案在农业委员会批准时,却赢得了重量级共和党议员中格拉斯利的赞成票和斯诺的支持,成为“迄今唯一一部两党法案”。尽管财长盖特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主席贝尔以及白宫经济顾问沃尔克均表示反对,但林肯法案还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参院版监管法案的第716条款,并与沃尔克法则一起双双获得通过,使参院版监管法案成为70年来华尔街面临的最严厉的一次改革挑战。
  林肯参议员出身阿肯色州7代务农家族,从政生涯一帆风顺,今年5月8日和6月8日寻求第三次连任的两轮党内初选中,她战胜了得到工会和民主党自由派支持的副州长比尔·霍尔特。初选后林肯跻身合并参众两院金改法案的会议委员会,她提出的限制银行衍生品交易的第716条款——“林肯条款”争辩也最为激烈。院外团体已为此花费了300多万美元,更不用说高盛这样的大公司潜在的影响力。据统计,从1989年至今,高盛管理层向美国总统候选人提供竞选资助累计高达3160万美元,其中大约2/3投向了民主党,而且就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时期,高盛同样奉献了近100万美元。因此,华尔街巨头首先期待平时的感情投资在关键时刻能帮上忙。但林肯成功获得党内提名为金改再添动力。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多德先前还想弱化林肯条款,但在林肯初选成功后承认:“她的优势加强了……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在中期选举之年,立法者对选民的看法越来越敏感,这深刻影响着银行监管立法。
  其次,华尔街期待纽约籍国会众议员与“新民主党议员联盟”(New DemocratCoalition)阻止或者弱化议案。纽约籍众议员艾克曼6月14日晚上跳出来说,“我们这些纽约的代表,不仅代表纽约居民,还代表了华尔街,并非常清楚纽约居民深受华尔街的影响”,“我们并不总是以一个集团(bloc)投票,但华尔街是我们纽约的脐带之一,它是氧气”。如果针对华尔街的改革太强硬的话,艾克曼呼吁纽约代表团26名众议员在最后投票时抛弃民主党。与此同时,拥有43名成员、自诩为“力促增长的温和派”的“新民主党议员联盟”也在削弱金改方面配合华尔街,对林肯条款“剥离银行衍生品交易业务”提出批评。这说明华尔街已改变策略,金改战场已从原来被认为牢不可破的参议院转移到众议院,这给众议长佩洛西出了难题。不过,相关支持严格监管的民间政治组织已警告倒戈者会在年底选举中付出代价。
  最后,稀释(dilute)、歪解与以拖待变。在过去的200多年里,华尔街一直遵循自己的游戏规则。此次最坏可能也就是无法阻止议案通过,但华尔街还是能有办法。一是通过在两院的代理人降低监管力度。据最新报道,林肯参议员迫于各方压力,已修改自己所提计划:给大型银行控股公司最多两年时间过渡期;由之前要求银行完全取消衍生品业务转而允许银行通过独立资本附属公司交易并处理衍生品,但要求银行为此大幅提高风险资本金;对社区银行则不加限制。二是寻找立法漏洞。华尔街有足够资源聘请足够的律师来分析法律漏洞,法案即使通过,最后能否100%落实到执行层面,也仍难以判断。三是以拖待变。华尔街是铁打的营盘,总统与议员只是流水的兵,再加上华尔街上“金融巫师”太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海量暴利面前,要让他们收手,可谓难上加难!真要挡不住奥巴马改革势头的话,华尔街还可以伏兵于今年11月中期选举,陈重兵于2012年总统大选,寻求翻盘机会。如果民主党和奥巴马选举失利,就将成为华尔街颠覆金改的最好借口,金改走回头路在所难免。
  不过,考虑到美国次债危机余波未了,欧洲债务危机又掀波澜,华尔街已成民怨的靶心,在奥巴马政府锐意改革的大背景下,华尔街尽管过去只遵守自己的游戏规则,但这一回恐怕难以用其曾经无所不能的金钱来达到目的。可以说,此次奥巴马政府推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基本上已是大势底定。当然,即使法案通过,金融监管仍是年底中期选举精彩大戏中的重头戏。
其他文献
国家发改委与亚洲开发银行1月1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方向和政策国际研讨会”。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罗伦斯·格林伍德给中国提出的建议是三大“再调整”:经济再调整、环境再调整和社会再调整。  其实,未来的5年是留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后的“历史机遇窗口”了,经济再调整应该以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降低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
近两三年在全国人大层面涌现的新举措,正是在十七大召开前后。这些变革是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面对转型期现实困境必然而主动的选择。而更具活力的人大民主基层实践,则提高了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技巧和能力,为全国性的变革积累了经验。    200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后的“再出发”之年,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成立3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30年的发展和完善后将走向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对中国的“再出发”将产生什么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但“学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義。在延安时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整人的手段。对于一个领导集体而言,“学习”本是为了提高执政能力。胡锦涛时代使“学习”回归其本意。    2010年1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第十七届政治局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第18次集体学习。这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
3月14日,《选举法》的第五次修改终于画上句号。由于这一法律的修改被赋予特定政治使命,即“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扩大人民民主”,所以就像《宪法》的修改一样,民主促进者在本次修法的政治角力中能够得到多少分量的民主,取决于政府为了在现阶段取得执政的正当性而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开放政治竞争的法律空间。换言之,《选举法》的修改乃是民间对民主的呼求与政改渐进的方针这两种力量博弈的最新定局。对《选举法》修改的评
一旦朝鲜高层决心在经济层面搞改革开放,又能动员军队的利益驱动来配合,那样甚至可能无须像中国近30年的改革历程那样步步为营。就算最高领袖没有决心走这一步,当一些军队高层的利益受到挑战,也可能会主张经济改革来换个形式维持特权。    朝鲜局势一向透明度极低,近月动态尤为诡秘。自从平壤政府去年11月推出货币改革,希望打击地下“第二经济”活动,反令脆弱的国家经济破产,民怨沸腾,不久主持改革的朴基南被以“反
“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警报连连,可惜大多数人尚未清醒。”中午12点,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工程系教师陈平在学校西门外与记者话别,赶往五山的办公点;傍晚他会回到从化,第二天再继续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因为除了大学老师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从化鳌头镇宝溪村山头千亩农场的主人。  早在2000年,陈平就在宝溪村包下上千亩山地,开荒、修路,建成大片农场,并摒弃化肥、农药,雇用农民以回归传统农耕的方式栽种
据近日报道,新闻记者接二连三因报道地方负面新闻而受到权力和资本势力打压。因为没有哪个地方官员愿意把当地的丑事披露出去,让自己成为社会批评的靶子;无论是刚发生的“网上通缉记者案”,还是2006年深圳法院受理富士康天价索赔记者案或2008年辽宁西丰县警察“进京抓记者”,都是地方政府打压记者的典型例子。可以理解,言论自由和新闻监督很可能对官员仕途不利,但同样显然的是,封杀言论和新闻监督则将纵容官员滥用权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中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木耳里认识了硫磺酸。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日本人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了一个民族,中国人一天一杯牛奶,早熟了一个民族。  上面是近来许多人都读到过的民间段子。  上述情形表明,中国在
时事风  法治政府,先从身边事做起  赵义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29条意见。6年多前的200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10年左右,转眼间过去了大约一半时间。毋庸讳言,这些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离民众的“新期待”仍有较大距离。而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有严重的趋势。  建设法治
美国没能有针对性地解决1980年代以来恶化加剧的国内收入分配情况,而在共和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上两届共和党执政期内,政府还一直在削减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如果奥巴马政府最终与布什政府大同小异,那么人们也就不必希望太多。    那些去年经美国纳税人的巨额资助才得以保有现在工作的华尔街金融高管们,今年迅速从终于获得的“流动性”中,给自己包了一个大红包。这对于美国人,其实是一早就可预见的事情。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