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双胎孕妇妊娠中期和晚期的子宫颈长度(CL)对妊娠<32周、<34周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妊娠中期(20~24周)和妊娠晚期(28~32周)行经阴道超声测量CL的双胎孕妇共490例,其中161例于妊娠中期及晚期均行CL测量。按照测量的孕周分为妊娠中期组427例,妊娠晚期组224例,评估CL对早产的预测价值,并以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191(现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101100),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胎孕妇妊娠中期和晚期的子宫颈长度(CL)对妊娠<32周、<34周早产的预测价值。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妊娠中期(20~24周)和妊娠晚期(28~32周)行经阴道超声测量CL的双胎孕妇共490例,其中161例于妊娠中期及晚期均行CL测量。按照测量的孕周分为妊娠中期组427例,妊娠晚期组224例,评估CL对早产的预测价值,并以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最佳界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孕妇年龄、绒毛膜性、经产妇、辅助生殖治疗、孕前体质指数),评估孕妇CL与早产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孕妇的中位CL分别为36 mm(33~40 mm)、28 mm(18~33 mm)。妊娠中期组孕妇中,早产者151例(35.4%,151/427),足月分娩者276例(64.6%,276/427);早产和足月分娩孕妇的中位CL分别为34 mm(30~37 mm)和37 mm(34~40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晚期组孕妇中,早产者100例(44.6%,100/224),足月分娩者124例(55.4%,124/224);早产和足月分娩孕妇的中位CL分别为22 mm(15~30 mm)和31 mm(23~34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采用妊娠中期CL预测妊娠<32周、<34周早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5%CI为0.70~0.86)、0.71(95%CI为0.64~0.79),其最佳界值分别为36.5、33.5 mm。校正混杂因素后,妊娠中期CL与妊娠<32周、<34周早产均呈负相关。(3)采用妊娠晚期CL预测妊娠<32周、<34周早产的AUC分别为0.86(95%CI为0.75~0.96)、0.75(95%CI为0.67~0.84),其最佳界值分别为17.5、18.5 mm。校正混杂因素后,妊娠晚期CL与妊娠<32周、<34周早产均呈负相关。
结论妊娠中期和晚期经阴道超声测量CL是无症状双胎孕妇早产的良好预测指标。妊娠20~24周CL≤36.5 mm和≤33.5 mm,可分别预测双胎妊娠<32周和<34周的早产;妊娠28~32周CL≤17.5 mm和≤18.5 mm,也可分别预测妊娠<32周和<34周的早产。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影响预后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随时间的进展新发肿瘤的出现。本文就有关受者新发肿瘤的发展与慢性免疫抑制状态的关联,以及与生理性衰老、慢性病毒感染、生活方式、肝病病因和一定免疫抑制剂的致癌作用等相关因素,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术后新发肿瘤的监测,对不同的肿瘤筛选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提出了证据借鉴。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大多数哮喘患者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病情控制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对激素反应差,反复出现急性加重,肺功能逐渐恶化。近年来,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生物靶向治疗成为哮喘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生物靶向制剂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 TLR7)对乳腺癌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例乳腺癌患者、23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选CD8+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细胞中TLR7蛋白表达和mRNA相对表达量。使用TLR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8周龄小鼠高脂诱导1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脂饮食组(8只)和高脂干预组(9只),同时设对照组,分为正常饮食组(4只)、正常干预组(4只)。正常干预组和高脂干预组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 μg·kg-1·d-1),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8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
目的评估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并分析其原发病和再次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眼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病例资料,对其中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的原发病和再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 356例。在初次住院期间,共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共81例97例次,男45例,女36例,年龄(47.3±16.8)岁,再次手术率为2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凝胶(SC)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和胃肠菌群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H.pylori组(HP组)和硫糖铝组(HP+SC组)。HP组和HP+SC组以H.pylori悉尼菌株(SS1)灌胃,HP+SC组同时予SC灌胃14 d。小鼠处死后取胃黏膜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行胃黏膜损伤评分(EDS),免疫组织化学法(IH
子宫颈癌是截止目前人类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可早期发现并能有效预防的恶性肿瘤,但我国目前并未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持续走高趋势。本文对以往的子宫颈癌筛查模式重新审视,以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筛查策略,提高筛查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对HPV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HPV分型及定量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意义,以此为核心,探讨子宫颈癌筛
本文报道1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使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致皮肤过敏反应。此例患者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因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术,术前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以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注射后第2天皮肤出现少量红色皮疹,伴轻度瘙痒,7 d后皮疹消失;28 d后再次注射此药,注射后第2天头颈部、躯干、四肢出现与前次相同的红色皮疹伴瘙痒,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症状缓解,2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皮疹全部消失。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有增高趋势。对适宜年龄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但如何选择适合我国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值得探讨。细胞学检查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应用细胞学检查开展大规模人群筛查,减少了80%的子宫颈癌的发生,其不足之处是敏感度低和重复性差。随着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