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活化及其制备多孔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 :洁净煤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1047973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是煤燃烧过程产生的重要固体废弃物,产量巨大,其排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为建筑材料,附加值较低.粉煤灰中SiO2、Al2O3总量超过80%,以粉煤灰制备多孔催化材料可实现粉煤灰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但由于原始粉煤灰的热稳定性高、成型性差,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介绍了粉煤灰的基本理化特性,包括粉煤灰的化学组成、晶相结构、粒径分布等.并对目前粉煤灰的改性方式进行分析,包括粉煤灰直接做载体和分子筛,其中酸改性、碱改性和等离子体改性是常用的粉煤灰直接做载体的改性方式;一步水热法、两步水热法、碱熔融-水热法和微波辅助法是常用的粉煤灰基分子筛合成方法.此外,对粉煤灰基催化剂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概述,包括有机降解、有机合成和无机污染物脱除等,其中有机降解主要包含光催化反应和非光催化反应,有机合成主要包括缩聚反应和酯化反应,无机污染物脱除主要包括氮氧化物处理和汞催化氧化.目前粉煤灰做多孔催化材料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常规改性方式各有利弊,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进一步完善;不同反应体系对粉煤灰载体性质要求不一,改性方式应贴合催化反应需求.最后对目前粉煤灰制备多孔催化材料的发展做出展望,可对后续粉煤灰高值化利用以及粉煤灰基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沸石类CO2吸附剂具有操作能耗低、对设备的腐蚀性小、循环性能稳定等优点,但存在气体吸附容量相对较小的不足。为了获取高效的沸石CO2吸附剂,需要采用先进合成方法提高沸石类吸附剂的CO2捕集能力以克服其吸附容量低的劣势。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Y型沸石吸附剂,对比了其与13X、4A型沸石的CO2吸附特性,研究了压力、温度以及溴化钠改性对CO2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的CO2
脓毒症依然是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和长期的免疫抑制均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白细胞介素17(IL-17)作为关键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号转导是IL-17在维持机体健康及参与脓毒症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归纳讨论IL-17的信号转导调控,及IL-17在脓毒症中的致病和保护作用。
目前尚未见野战训练环境中专用的烧伤部位快速降温装置,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野战训练中烧伤用快速降温装置。该装置利用液氮快速降温的原理,通过温度监测仪监测创面温度以调节液氮的释放,以达到降低创面温度的目的。该装置设计简单、材料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且操作便捷,预计可对烧伤部位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以避免热力向深层组织传导所致的继发性损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