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脂蛋白(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将明显升高,胆红素水平将明显下降,脂蛋白(a)和胆红素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诊断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并引起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致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脏病,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相关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发生率越来越高,直接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冠心病常出现心绞痛症状,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患者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当前诸多研究结果证实,脂蛋白(a)和胆红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探讨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以期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冠心病诊断均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0年);均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排除存在血液疾病患者;排除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一个月内使用调脂药物治疗患者;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冠心病组患者中男女比为31:29;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1.2±8.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1.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为32:28;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1.4±8.6)岁。与对照组对比,冠心病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2000FR)对患者进行检测,使用北京中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试剂盒及直接胆红素检测试剂盒等相关试剂进行检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ml进行检测,常规3000r/min离心分离,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脂蛋白(a)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胆红素测定使用重氮法及矾酸盐法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脂蛋白(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脂蛋白(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討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梗阻是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患者多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病,患者常出现典型胸痛、心绞痛、恶心、呕吐、发热、出汗等相关症状,病情严重时将引起患者猝死,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日常生活质量。
当前诸多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且动脉粥样硬化、梗阻是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脂蛋白(a)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存在紧密关联,也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次研究中冠心病组患者脂蛋白(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沈倩[2]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脂蛋白(a)和胆红素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诊断指标。脂蛋白(a)是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是血液中脂蛋白的成分之一,脂蛋白(a)在肝脏中合成,稳定性高,而当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脂蛋白(a)将随之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硬化[3]。胆红素属于胆汁色素,胆红素在胆汁中形成,具有一定毒性,能导致脑细胞及相关神经组织损伤,且胆红素能抑制机体磷脂、亚油酸等氧化过程,抑制胆固醇溶解,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胆红素水平下降时,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4]。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将明显升高,胆红素水平将明显下降,且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测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雪.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冠心病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4(a5):148-149.
[2]沈倩.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40.
[3]郝家明.血清TBIL、Lp(a)和Cys C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8):977-980.
[4]蔡旭清,苏炳森.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9(33):470-471.
【关键词】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诊断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并引起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致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脏病,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相关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发生率越来越高,直接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冠心病常出现心绞痛症状,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患者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当前诸多研究结果证实,脂蛋白(a)和胆红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探讨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以期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冠心病诊断均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0年);均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排除存在血液疾病患者;排除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一个月内使用调脂药物治疗患者;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冠心病组患者中男女比为31:29;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1.2±8.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1.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为32:28;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1.4±8.6)岁。与对照组对比,冠心病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2000FR)对患者进行检测,使用北京中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试剂盒及直接胆红素检测试剂盒等相关试剂进行检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ml进行检测,常规3000r/min离心分离,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脂蛋白(a)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胆红素测定使用重氮法及矾酸盐法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脂蛋白(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脂蛋白(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討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梗阻是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患者多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病,患者常出现典型胸痛、心绞痛、恶心、呕吐、发热、出汗等相关症状,病情严重时将引起患者猝死,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日常生活质量。
当前诸多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且动脉粥样硬化、梗阻是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脂蛋白(a)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存在紧密关联,也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次研究中冠心病组患者脂蛋白(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沈倩[2]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脂蛋白(a)和胆红素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诊断指标。脂蛋白(a)是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是血液中脂蛋白的成分之一,脂蛋白(a)在肝脏中合成,稳定性高,而当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脂蛋白(a)将随之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硬化[3]。胆红素属于胆汁色素,胆红素在胆汁中形成,具有一定毒性,能导致脑细胞及相关神经组织损伤,且胆红素能抑制机体磷脂、亚油酸等氧化过程,抑制胆固醇溶解,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胆红素水平下降时,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4]。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将明显升高,胆红素水平将明显下降,且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测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雪.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冠心病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4(a5):148-149.
[2]沈倩.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40.
[3]郝家明.血清TBIL、Lp(a)和Cys C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8):977-980.
[4]蔡旭清,苏炳森.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9(33):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