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vs·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xu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站在同一PK台上,这是一个很难的选题。一个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百年名校,一个是后起之秀,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简单地用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和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来简单地比较它们。因为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的可以传递给学生的气质。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它们各自的“气质”展示在你的面前,让你在细细品味之后,从容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历史沿革
  
  北京师范大学1902年,京师大学堂下设士学馆和师范馆。士学馆成了后来的北京大学,而师范馆成就了今天的北师大。1908年,师范馆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大夏大学。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厦大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当时刚卸任的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等人共同成立了“大夏大学筹备处”。1951年10月,教育部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基本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现有校园总面积1048亩,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500余人。现设23个学院,3个系,17个研究院(所、中心)。图书馆书刊藏量300余万册。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15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6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5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研究院、网上合作中心)。
  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两院院士19人(含双聘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3100余亩。全校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3600余名。图书馆藏书达350余万册。
  学校目前设置有19个全日制学院,含44个系、61个本科专业。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有教职工4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100余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含双聘院士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O人。
  
  强势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学而见长,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专业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200多个本科专业中,北师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学前教育、教育基础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六个专业均排在第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心理学系之一。目前有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张厚粲、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等知名学者,
  北师大心理学在心理测量、学校咨询心理、教育与发展心理几个方向上无人能敌。该校的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北京市级“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博士点,具备较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跟北京师范大学可以平分秋色。历史、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也位居前,列。在自然学科中,地理学和心理学也是执牛耳者。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1979年正式建系,是中国内地最老牌的心理学系之一。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已经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学科的专业结构,购置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华东师大的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心理测量、学校咨询(偏向认知学派的咨询)等方向上独领风骚。该系拥有一个7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680多台(套)设备,固定资产近700万元,实验中心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开展心理学实验的能力。
  
  校园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在北京繁华的三环路内,从这里步行到天安门也不过一个小时。学校南接“小西天”,北挨“北太平庄”,自己所处位置名叫“铁狮子坟”。这些地名额外赐予了师大以诗意,很久以来在北师大舞文弄墨的文人们都喜欢在自己文章或诗歌的末尾缀上这么一句:×年×月于铁狮子坟。仿佛这么一写,就能平添几分书香古意。
  北师大的校园格局与北京其他的老牌高校大致相仿,以灰色、凝重的俄式建筑为主体。 初进北师大,一定会有师兄师姐跟你谈到师大的三宝——乌鸦、木铎跟漂亮姑娘。
  以木铎路为分界,乌鸦跟喜鹊各撑起了师大的半边天,它们像订立了什么契约似的,在另一方的领地,你一定找不到一只对面的乌鸦或喜鹊,它们都坚守着自己最后的领地,像极了百余年来师大所积淀下来的品性,固守着喧嚣浮躁里的最后几分寂寞与安稳。木铎是师大的校徽,前面说的木铎路就是这个巨大的标志物所在的地方。孔子在《论语》里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此后“木铎”就成了教师的别名,而从京师大学堂开师范馆起,“木铎”便被作为校徽标志物,一直沿用了下来。至于漂亮姑娘,怕是每个师范大学所独有的风景,北师大有全国综合性大学里最好的艺术系,自然又为这道风景添上了最靓丽的一笔。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的名气,绝不仅仅来自她在师范院校中的领头雁地位,更来自她优美迷人的校园风光。这座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校,傍依着风光秀丽的苏州河,是全国闻名的花园学校。
  华东师大的正门是极为壮观的,造型颇有点凯旋门的风格。进校门往左,穿过草坪,一栋白色的三层小楼赫然在目。这就是校内最古老的建筑——文史楼。这座带有罗马风格的建筑,是华东师大的精神圣殿。这里发出的声音,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这座学校的灵魂象征。曾几何时,穿过文史楼的走廊, 你总能听到千奇百怪的讲课声——
  “前几天,我碰见一个异人,能从印堂看见人的前世……”这是胡河清的声音。
  而在另一间教室,李劼正在对着低年级的学生咆哮:“你们这帮人,白痴的一代。我不是来跟你们上课的。我是来跟你们搏斗的,同盘踞在你们头脑中20多年的幽灵搏斗。此前你们读过的,统统是垃圾……”
  ……
  这是属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喧哗。而今,人面不知何处去,唯有丽娃河依旧诉说着华东师大人的心声——“这才是我的世界”。U形的丽娃河从苏州河分流出来,流经整个校园,把校园自然而然地分为河东文科教学区、河西理科教学区和丽娃研究生区三大区域。关于这条“通往天堂”的河流有一种传说,说是有一名叫丽娃栗妲的白俄罗斯少女,因失恋而投入一条无名的小河,以身殉情,这条小河因此得名“丽娃栗妲河”,后简称“丽娃河”。
  围绕着丽娃河,华东师大经常成为文学书写的对象。从戴厚英的小说《人啊,人》,到李劫的小说《丽娃河》,再到叶开的小说《三人行》等,几代华东师大出身的小说家,都喜欢将自己的母校作为描写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丽娃河的华东师大本身就是一个极度文学化的地方。
  
  后门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
  讲述者:陈一敏
  北京师范大学北门通向一条小胡同,即师大北路。在师大附近的各种胡同纷纷旧貌换新颜,奔向康庄大道的时候,师大北路依然默默地躺在京城的怀抱里,凝视着师大的学子。
  如果说北京的胡同像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那么,师大北路则是一条沉淀了无数师大人记忆的动脉血管。这里,不按行政的意志执行,不讲究整洁与对称,摒弃了威武与高大。拥挤的平房诉说着它走过的漫长岁月,各种火锅店、小饭馆、大排档、小酒吧充斥其间。廉价、痛快——当我们坐在简陋的小酒吧里听着最流行的音乐,当我们吃着麻辣烫高谈着某某教授今天又和他的学生通宵讲着《红楼梦》往返于天安门与北师大之间,这样两个词又何尝不是对师大北路大学生活的最好描述!
  时代变迁,世事沧桑,多少的胡同在新的时代下消逝,多少的高楼拔地而起,而师大北路依然以它百年的姿态坚守着。师大北路的最后坚守,实现了与北师大的完美对话——在大学扩招之后,北师大依然秉承着精英教育,自1999年来不曾扩招。
  华东师范大学
  讲述者:张 闳
  华东师大的记忆属于后门,那里隐藏着一个大学的精神秘密。
  后门通向一条小街——枣阳路。在一般的上海市区地图上,这条小街只是一段没有名字的白线,仿佛这座城市赘生的一段阑尾。而我们的存在使他经常发炎。我们在那喝酒、闲聊,一瓶啤酒、一碟盐水花生就足以让我们打发小半天的时间。
  对于我们而言,后门永远是敞开的,这与监护严格的正门形成对照。后门的开或关,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太大意义,通宵营业的小店要招待半夜爬墙过来的学生。能否熟练地翻越那道铁门,几乎成了检验是否为华东师大学生的测试题。
  后门最重要的特征是杂乱无章。破败的小店,杂乱的地摊,胡乱吆喝的小贩,漫无目的的游荡者……贫穷的大学生口袋空空,却乐于在这里游荡。贫穷的学生们用自己空荡荡的口袋,跟这座物质发达的城市,在这里构成了一种直接而又简单的联系。
  
  大学人物
  
  北京师范大学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流的大师。在北师大的百年历史上,俊彦云集,名师荟萃。李大钊、鲁迅、钱玄同、马叙伦、马寅初等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大师们以其精湛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垂范学林,贡献社会。
  目前,北师大最火的教授莫过于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于丹。这位女教授因2006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而为人所知并迅速走红。于丹不但不计“孔子蔑视妇女”的前嫌,还继续寻找着孔子言论的闪光点。有人为她倾倒,泪流满面;有人质疑,她这样讲《论语》,不是在麻痹人心,教人做愚民吗?2006年11月12日,她的讲稿《于丹<论语>心得》被中华书局整理成书开印60万册,创下单行本起印数国内最高纪录。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的中文系曾经群雄云集,上世纪90年代波及全国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就是从这里引发的。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华东师大走出来的“丽娃学子”,他们的自由天性在丽娃河边得以充分发展,逐渐形成了华东师大人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浪漫、自由、好斗、无拘无束和富有叛逆精神。这其中就有中国体育界的传奇人物刘翔和纳斯达克新贵江南春。“刘翔”这两个字已经家喻户晓。在诸多荣耀面前,刘翔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清醒。当组织者要求他为2006年央视的春节晚会献唱时,刘翔断然拒绝:“我是一名运动员,不想做一名歌手。”
  2006年5月19日,美国纽约,一位来自上海的青年江南春所创立的分众传媒,其股市总市值猛涨至28.7亿美元,夺得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第一“宝座”。
  随着财富新贵江南春的出现,人们的目光徐徐聚焦到了华东师大的“儒商群”。他们改变了人们对师大的印象。一位社会学家这样评价师大的儒商群:华师大出教育家是必须的,因为学校教师教育引领全国:出作家是应该的,因为丽娃河流淌着深厚的文脉和文化:出政府官员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学校形成了举贤荐能的人文底蕴和氛围;而华东师大出大商人、大企业家,应归功于师大文化在新经济时代主动对接市场,谋求新生的一种求实创新精神的喷发和张扬。
其他文献
摘 要:习惯对人极为重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影响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幼儿园和幼儿自身。我们应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注重家园共育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实践训练;环境熏陶;榜样作用;坚持不懈;
摘 要:目前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设计上都要不断有所创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做事、思考和合作来体验语言、体验生活和体验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高中英语;优化;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尤
摘 要: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分析和探索知识的媒介。对于以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如果只是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他们肯定消化不了,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生动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怎样结合班级动态实情进行巧妙设问启发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问启发;情境;层次;实践  传统的数学多是通过基本的理论讲解以后以大量的习题给同学们灌输知识,这样的被动学
摘 要: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散文集收录了十篇回忆青少年和童年时期的散文,其中描述故乡生活的篇目有八篇。《朝花夕拾》展现了男人铮铮铁骨后隐藏着的柔情,一种柔情与铁血的碰撞,在文中一点点展开,进而增强了这部散文作品的人文魅力。  关键词:《朝花夕拾》;散文;人文魅力  一、天真淳朴、爱恨分明的情感表达  在《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展现了自己最自然和淳朴的情感。当时鲁迅先生正处于儿童成长阶段,
摘 要:目前全球化的速度不快在加快,在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中小企业需要能够有效应对未来的经济危机,除了需要完善自身的经营体制以外,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现状、内部审计的意义以及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改善研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后续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
摘 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的人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都提出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要性和方式也有一定的探究。本文旨在研究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被广大教师群体所推崇,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又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不断进行的保证,有利于高职院校内形成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中,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出现若干问题,使学校氛围和谐度降低,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以人
摘 要:在当今教育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通过分析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发展,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变化,把握当下,开创未来,增强图书馆活力,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生教育;改革  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吸取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有立足之地,同样,图书馆要想与时俱进,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提高。  从图书馆的服务主体说起。高校大学生往往刚毕
策划/《课堂内外》高中版 执行/文沛霖    如果说玩电子游戏是男孩们的嗜好,那么靠在虚拟世界中的“打打杀杀”,便能成就一番现实世界里的事业,闻名天下,就该是每个游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了。  在很多父母和老师眼里,电子游戏是一朵“恶之花”,蚕食着孩子们的青春时光,导致他们荒废学业,一事无成。那些暴力而荒诞的游戏,就像幽魂一样钻进年轻人的身体,直到把他们掏空。  近几年,随着网游的飞速发展,许多高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传统的纸质化阅读已经演变为数字化阅读,从长篇幅阅读演变为短篇福阅读,阅读活动越来越细微化。在微阅读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路在何方就值得思考了。本文针对微阅读的特点展开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就高校图书馆在微阅读时代的发展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阅读;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建议  图书馆在高校中承担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