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诸多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首先,近年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考试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大部分试题源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乡村的学生来说无疑感到陌生,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对初三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国家建设的政策、方针联系密切,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落后的人文的环境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往往使学生不能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一到中考考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其次,农村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自小学始就流向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却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另外,面对新课改,部分老师的教法却依然穿新鞋走老路,新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虽然在理论上知道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也知道课堂倡导应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但一到教室,教师依然以权威自居,仍把自己当成教学的主角,把学生当配角,有意无意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范畴;无视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只管按照预设教案,落实自己的课堂计划,不管课程的灵活性、生成性,把教材当唯一的课程,抱着死教苦练。这样教师就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一堂课设计诸多问题,让学生就问题读读念念、讲讲说说,自己仅仅只充当一个机械的提问者、点名者、旁听者,面带微笑不断地说着“好”、“很棒”,而不是适当引导、点拨、纠正、收放、总结和拓展,这其实是错误地理解了“自主学习”的含义。
  二、应对策略
  1.转变观念,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主要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所以作为思想品德课老师,我们就要从各方面来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还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以便教师把思想品德课堂真正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更应该认识到本学科与校风学风建设、学校常规管理、学校教学质量相统一的一面,努力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实现学科教学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双赢”。
  2.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探索和打破常观的教育方式,走出一条与时代相接轨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调动学生的趣味性,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努力开拓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3.注重校本教研,加强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并熟练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能很好地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等来为教学服务。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新教材要求教师有宽广视野、渊博的知识,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有较深的了解与掌握,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
  4.加强校内、校际本学科教师的合作,建立学科信息资源库。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广、博、杂,备课时需要搜集许多资料和案例,并且每个人的知识和精力总是有限,必须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市级、校级资源库,实现知识互补、资源共享。
  5.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思想品德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一的,即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和教材的“炒作”,形成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扼杀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随着形势的发展,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要求大胆地进行教学结构改革,抛弃过去单调枯燥的教法,根据不同教材内容,视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理论,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八个向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著作原时代的关系、经典著作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家的著作的关系、经典作家本人不
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公路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道路建设的质量要求日益加剧。在早期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我国没有统一的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在不断学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