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防治中生物导弹的应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davi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是四川达州的重要粮食作物及畜禽粮食饲料来源,常有大面积种植,玉米产量的高低不仅会对当地的粮食总产量产生影响,同时对畜禽养殖业产生一定影响。玉米螟是玉米的高发害虫,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在10%~20%,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及农民收入。生物导弹是玉米螟防治新技术,本文以四川达州地区为例,分析生物导弹在玉米螟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玉米;玉米螟;生物导弹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59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其具有分布广泛、危害持续时间长、为害严重等特点,以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等多种作物为主要为害对象,属于世界性害虫。玉米螟为害后会造成子粒不饱满、秸秆青枯、早熟、倒伏等,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生物导弹是防治玉米螟的新技术,本文针对其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1 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技术原理
  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型生物防治农业害虫技术,以昆虫病毒流行病学为基础,将病毒应用高新技术处理成强毒力剂,利用卵寄生蜂将其传递至玉米螟卵块表面,初孵幼虫感染病毒后会死亡,从根源上控制害虫为害。应用过程中,赤眼蜂咬破卵壳从卵中爬出来,此时每个赤眼蜂身上可携带50~200个病毒,由于寄生蜂主要寄生于玉米螟卵,故其敲击生物导弹卵壳时即杀死玉米螟,病毒粘附于玉米螟卵中生存、繁殖,达到毒死玉米螟幼虫、控制玉米螟为害的目的。由于寄生蜂具有极强的寄生靶标性,又携带有病毒,故称其为生物导弹。与传统的杀虫技术相比,生物导弹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卵寄生蜂的双重杀虫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其既可以灭虫又可以传播病毒;生物防治手段,对人畜安全,符合有害生物治理的原则;灭虫针对性强,主要针对初孵幼虫,使其在为害作物前中毒死亡,从根源上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发展;使用简便,防治成本低,使用过程中无需药械及水,持效期长,防治效果更好。
  2 生物导弹的使用方法
  生物导弹的使用要注意投入时间及投放方法。结合四川达州地区历年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及当地的气象条件,对玉米螟冬前基数及冬后活虫数进行准确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玉米螟的发生程度做出准确预测。达州地区在3月下旬即对玉米螟的化蛹、羽化等发育进度进行密切监测,确定发蛾时期;可在田间安装性诱捕器对玉米螟蛾的发生期进行监测,注意要做到每天调查、监测,一旦诱捕达到生物导弹防治蛾指标后即组织投放生物导弹。然后根据生物导弹的为害特点及玉米的生育进程,于玉米始穗期进行第2次投入生物导弹,注意每次投放选择晴天上午。生物导弹的投放按照10m×15m等距离设置投放点,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玉米中部叶片作为放蜂点,将生物导弹悬挂于玉米叶片中脉上,出蜂口向下。
  3 生物导弹的应用注意事项
  生物导弹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生物导弹质量保证
  由于生物导弹是赤眼蜂活体,故运输、保存存在一定难度,实际应用过程中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组织发货、收货、投放,以免由于存放过久导致出蜂率下降,甚至失效。生物导弹要保证其产品质量及赤眼蜂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现阶段每枚生物导弹至少含卵60粒,保证90%以上的孵化率。此外,生物导弹对保存的环境温度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情况下22℃左右可存放5d,温度控制在4~10℃可保存延长至15d,因此植保单位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添置保存生物导弹的冷藏设施,以保证生物导弹质量。
  3.2 投放时间
  玉米螟的发育不一致,通常越冬幼虫孵化期较长,而赤眼蜂活体孵化时间通常在投放后7~10d,故其仅能寄生于孵化期在7~10d的玉米螟卵块,根据四川达州地区的玉米生长状况,生物导弹的投放时间在玉米苗期、喇叭口期、抽雄期等時期为宜,每次投放时间间隔2周左右。
  3.3 投放技术
  在间作、套作玉米产区,生物导弹投放数量为4枚/667m2,在净玉米产区生物导弹投放数量为5枚/667m2,才能更好地保证防治效果;此外,生物导弹投放过程中玉米生长旺盛,尤其是玉米生长后期,田间操作存在困难,要特别注意生物导弹的投放要均匀。
  4 应用效益
  四川达州地区常见种植玉米,且种植面积较大,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但农民的用药水平较低,通常以化学防治手段为主,施药2~3次可达到50%~60%的防治效果,不仅效果差,且化学药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可获得平均75%以上的有效率,且成本低,对环境无影响,故以后植保部门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生物导弹的技术水平,通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高该项技术的普及度。
  参考文献
  [1]罗怀海,张家富,李仔贵,等.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新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5(1):34.
  [2]罗怀海,彭辉银,张家富,等.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试验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6(S):26-28.
  [3]郑立新,郑立华.李姝然.“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J].种子世界,2016(10):33.
其他文献
针对冬瓜山铜矿大团山矿体23#矿柱开采工程背景,进行了23#矿柱安全高效回采技术可行性论证,详细介绍了矿柱回采顺序及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法回采工艺,可为矿山今后残矿回采提
摘要: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促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农作物之一,伴随着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种植区域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小麦种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下,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保证粮食高产基础上,维护粮食安全。本文就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客观阐述,寻求合理的推广建议,以求提升小麦品质和产量。  关
介绍了Surpac三维可视化矿业软件主要功能及建模流程。通过实体模型的建立和与资源量估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Surpac软件建立的矿区三维模型,能真实形象地体现矿体外部特征和空间
对边磨边浸过程氰化物耗量大的原因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边磨边浸过程中产生的铁粉会消耗大量的氰化物;此外,在边磨边浸过程中部分氰化物可能水解挥发或被氧化分解。
摘 要:本文以水利工程为切入点,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的意义,又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有效策略。希望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为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V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55  针对水利工程开展的建设工作,存在难度系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