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两位中将敬礼的“猪倌”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j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军营,后勤保障高度完善,一名猪倌何以赢得这么多人的认可和喝彩?请看一组数字:他一人养猪上百头,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常人3个工作日;他只上过高中,却独自琢磨出20余项创新养猪法;他为团队年创产值100余万元,自己却节衣缩食不肯多花一分钱;他刚满24岁,却与30余名养殖大户、畜牧专家成为忘年之交;他只是一名中士,却赢得两位中将首长的敬礼……
  有人把猪倌称为“猪司令”,实际上吴万余这个“司令”干的全是伺候猪的活儿。养猪场的活堪称一个系统工程,从剡猪、选种、配种、接生、打针喂药、消毒到卫生打扫、分栏、拌食、配料、育肥,再到屠宰、解剖,大大小小20多项工作,吴万余必须样样操心。
  这个“司令”不简单
  常年养猪,吴万余对猪的叫声特别敏感。尤其是还没分栏的小猪,身体弱,每一次叫唤,都牵动着吴万余的神经,生怕出了什么问题。小猪一叫唤,无论在干啥事,吴万余都会像听到紧急集合号似的,立即冲到现场查看。
  有一次,团所在基地政委王定放来到养猪场检查生猪养殖情况,吴万余向首长一一汇报养猪场的各项工作。忽然,一声小猪的叫声隐隐传来。就在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吴万余已经“撇下”首长夺门而出,直奔猪舍。
  一名战士,在向基地首长汇报工作的紧要时刻,居然不打招呼就径直离开,是何原因,又需要多大的“胆量”!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只见吴万余气喘吁吁跑了回来。向首长敬礼后,他解释说:“一窝小猪刚出生不久,随时可能被母猪压着踩着,因此这段时间必须时刻警惕,刚才小猪的叫声可能是小猪们争吃奶引起的,也可能是母猪踩压引起的,幸亏没事。”
  “真是个好兵!”听了吴万余的解释,王政委对这名“猪倌”强烈的责任心大加赞赏,在猪圈里和他一直交流了40多分钟才离开。临走之前,王政委亲切地问吴万余有没有信心把猪养好?吴万余自信地答道:“有信心,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尽职尽责把猪养好,不让首长失望!”
  特殊的“战友情”
  对于猪的饥饱冷暖,吴万余总是悉心照料,战友们都说,他对猪比对他自己还好。这也难怪,在吴万余看来,圈里的猪和自己朝夕相伴,每一头都是自己的特殊“战友”,时间一长,感情也就越来越深厚。
  很多次吴万余与所养的猪同时感冒,烧到40多度,他都是戴着口罩先给猪打针吃药,稳定病情后,自己再去卫生队。2012年上半年,部队执行跨区演练任务前,宰杀了大批生猪,看着空落落的猪圈,吴万余抑郁了好几天,直到新一轮小猪进圈,他才重新“缓过劲来”。
  吴万余喜欢打比方,“猪跟人一样……”就是他的一句口头禅。在他看来,猪不仅在生理、病理等方面跟人一样,而且知冷暖、懂感情。因此他照料猪、喂养猪,给猪看病,总喜欢“将心比心”。自己感觉天气凉了,就会想到猪,哪头猪突然“情绪不高”或者不抢食了,他就迅速跳进猪圈查看,判断是否生病或肠胃不好。刚生完小猪的母猪身体虚弱,晚上要喝水,吴万余就提前烧上开水,晾在敞口的盆子里,加上一定量的补血中药,过三四小时就端到猪圈喂给母猪吃。
  天天忙于照料猪,吴万余从来不主动提休假的事。2011年9月份,团领导主动安排他休假。为了让他安心休息,特意从种植班抽调两名战士替他一个月。在回家的火车上,他给养猪场打了好几次电话,不断询问猪进食、睡觉的情况。回家才一周,他就又跑了回来,说在老家做梦都梦见小猪在叫唤,圈里的上百头猪习性他最清楚,别人喂养他始终放心不下。
  “瘦肉经”打败“瘦肉精”
  在地方的生猪养殖中,为了增加瘦肉的比例,往往使用各种添加剂,其中“瘦肉精”是最常用的。吴万余来到养猪场后,对于使用“瘦肉精”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猪肉是吃到嘴里的东西,绝对不能随意添加东西。一名从事多年生猪养殖的驻地养殖户劝吴万余,别硬扛了,再不用“瘦肉精”,杀头猪一身肥肉,看你怎么跟领导交代,但吴万余坚持不用“瘦肉精”。
  两年多来,吴万余积极摸索自己的“瘦肉经”,代替“瘦肉精”。他受野猪只长瘦肉不长肥肉的启发,每天定时把猪赶到圈外去跑步,以促进猪瘦肉的生长。按照地方惯例,大猪一般每天只喂两次食,而小吴的猪晚上9点还要加顿夜宵,因为他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发现,晚上9点左右是猪吸收最好的时候,此时加把料,猪既长膘又少长肥肉。同时,他坚持对泔水进行过滤,降低油分、脂肪摄入量,以此控制生猪肥肉的生长。
  按照这套自创的“瘦肉经”,吴万余精心喂养上百头猪,年底一开杀,大家惊奇地发现,瘦肉率甚至超出了用过“瘦肉精”的驻地养殖户,而且出肉率更是达到了80%,超出市场平均出肉率近10个百分点。
  中将的两次敬礼和四次握手
  士兵给将军敬礼,只是正常的军队礼节,而将军给士兵敬礼,却是对战士莫大的荣耀和肯定。吴万余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你一名战士,扛起了一座养猪场,真了不起,我向你学习,给你敬个礼!”2012年10月份,二炮邓天生副政委到养猪场视察后,对吴万余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吴万余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邓副政委对陪同的基地首长和团领导说,吴万余从青山绿水的江西上饶来到高寒缺氧的西北高原,扎根普通岗位默默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积极钻研创新,始终保持了一名战士应有的精神状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首长还让吴万余转达他对小吴父母的问候,感谢他们为部队培养了这么好的一名战士。
  就在此前不久,二炮陆福恩副司令员到吴万余的养猪场检查工作,见到吴万余后,首长主动和吴万余握手。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表皮干燥,皮肤暗红,关节突出,指甲上方生出些倒刺,指甲里还有猪饲料。陆副司令员知道,就是这双普通、甚至有些丑陋的手,每年养出上百头肥猪,为部队创造100多万的产值!
  摸着这双饱尝艰辛的手,首长缓缓举起右手,给吴万余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同时连声说道:“你辛苦了,辛苦了!”这是吴万余作为一名普通战士,第二次接受中将首长的敬礼。
  陆副司令员主管二炮后勤,见过很多在后勤岗位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但像吴万余这样在平凡岗位上踏实苦干的典型还不多见。到临走的时候,首长先后4次情不自禁地主动和吴万余握手,在“高原火箭兵”中,只有吴万余享受过这样的殊荣。回到机关后,首长又在大会上专门提起吴万余的事迹,他动情地说:“我们有这么质朴、可爱的战士,是部队建设之大幸。”
  养猪场的亲情对话
  巧的是,吴万余的父亲不仅长期从事兽医工作,而且长期从事家庭生猪养殖。当初听说吴万余到部队后“子承父业”,主动申请养猪,老父亲却气不打一处来,怕他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养猪“没出息”,多次打电话、写信劝阻。见儿子态度坚决,他撂下一句“狠话”:“看你养猪能养出多大本事,就不信你能超过你老子!”让父亲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吴万余的养猪技术就大有超越之势。2012年中秋,年近60的父亲千里迢迢赶到部队,一来探望儿子,二来亲眼看看儿子的养猪技术。在吴万余的猪场里里外外转了几圈、又仔细翻看了儿子这两年养猪的出栏率、出肉率记录本后,父亲彻底服了。
  高原明月之下,父亲和吴万余在养猪场的小院子里促膝对坐,自吴万余成年以来,父子俩还没有如此近距离地交流过。父亲对吴万余说:“以前我和你妈反对你养猪,就是怕你养不好,没出息,现在看来,我们都小看你了。在老家农村,我养一头猪要差不多一年时间,你小子一个人一年养上百头猪,而且3个多月就能出栏,真有本事。我想通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这么年轻就能把猪养到这个份上,今后即便退伍回家了,也不愁混不出个名堂,这次我打算待上一段时间,把40多年从事兽医和生猪养殖的经验教给你,希望能派上点用场……”
  望着父亲苍老、慈祥的脸庞,吴万余感到无比温馨。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来得虽然迟了点,但仍让他激动不已,两行热泪从脸颊悄然滚落。
其他文献
巨峰葡萄系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74年冬,我们从山东果树所引进,1975年春扦插定植。株距3米,行距5米,计35株。1976年开始结果。1977年平均株产30.5斤,1978年平均株产91.8
2015年4月28日,±500 k V溪洛渡直流输电工程双回金属回线运行时因线路故障相继闭锁,其中牛从甲极1重启动成功,牛从乙极2重启动不成功,随后在对牛从乙极2解锁试送功率上升过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大隐无形,  隐真示假,瞒天过海,保存自己,隐藏战略战术企图。  一门门火炮严阵以待,一枚枚导弹直刺长空,一辆辆坦克有序列队,一架架飞机蓄势待发……昨天还十分空旷的原野一夜间换新颜,这是笔者日前在皖北某演习场上看到的场景。这些“无中生有”杰作的主要创作者,就是被誉为“战场魔术师”的南京军区某工兵团上士张博雅。“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个伪装兵,真了不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