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现代多媒体应用首当其冲地成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充分发挥好多媒体这种融电、光、声、图像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的教辅工具对于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欣赏课;教与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434-02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已成为现在中学音乐课教学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它非常有利于初中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并以其特有的形象直现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音乐教学的意境,让学生在意境中更加真实地体会音乐的美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教师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课堂设计的挑战
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传统音乐课的弊端也随之暴露,新时代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高科技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冲击。CD、VCD、DVD视听设备的不断升级,电脑技术被大量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扩展了音乐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
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技术音乐课件制作,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首先要能熟练地掌握、操作电脑;其次要会运用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图像、声音等视听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成份,如教学上非常适用的文字输入与排版用的Word、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Authorware、Powerpoint操作、MiDi音乐制作、打谱软件Encore的运用,都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学生的视听、视觉等感官都被积极调动起来从多方面教学,使音乐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使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强大,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技能,我们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翻。
教师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存储,讲究一定的策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实际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合理的课件程序,绝不能为课件而课件。
二 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
利用CAI教学可以大大改善,音乐课上单一听赏的局面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作用于学生,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初中《黄河大合唱》一课的欣赏,边听赏音乐的同时而能据段落的变化适时变换场景,使同学们对既熟悉又陌生的黄河有了直观的印象。如果,单凭老师的范唱或听赏是表现不出黄河的气概的,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各个唱段的特点,比如合唱丰厚和声,采用CAI能借助声、光、图像、色俱佳的优点,准确表达曲子的思想内涵,表现音乐形象。使教学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视听中真实地感受到教学内容,而不需要用如何形象的语言描述,这将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传统的单一授课方式被多媒体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取代,多媒体丰富了传统教学手段。
三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的改变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愉快接受的学习实践过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与情感协调发展。教师在利用CAI技术时,应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理解,充分掌握作品的内涵美。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士,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
以Computer为中心的网络,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极大方便了教师的备课,而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是交互式的平等的,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索,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相互补充,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探索。比如,制作音乐人物图片,介绍背景资料等等。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实现资源共享。
四 多媒体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一切以人为本”是新大纲精神体现,而面向学生则作为第一要义置于首要位置。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天资、喜好、气质、世界观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是丰富多彩的,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
多媒体与音乐学科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有利于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化和获得更多知识的保证。多媒体的教辅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个性的崭新空间,课上老师提供些帮助、组织的作用,學生可以用电脑网络知识自行进行创编,整理资料。比如,在上《歌剧》这一章节,学生可以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例如歌唱的方式,音乐片段,歌剧演出的资料,歌剧演员的资料等等。通过CAI展现学生个人风采,歌唱得好可以一展歌喉,文字图片编辑处理强的同学可以展现他的音乐作品等。这些通过CAI的衔接,直接在机上操作,提高课堂效率,把自主权充分交于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五 多媒体在音乐课堂外学习的延伸
现在的校园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高中音乐课的课时是非常之少的,而课余的音乐生活是对这一缺憾的补充。初中生中不乏有热爱音乐的学生,他们自己组织电声乐队自己进行MiDi音乐作品,利用网络下载MP3。这些都大大丰富了他们的音乐生活。有的同学利用电脑制作出的音乐片段用于班级音乐短剧的演出,学生进行短小音乐的创编并在文艺演出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多媒体的应用刺激了学生的创作欲望,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例如我校初三年级学生用自己创编的电脑音乐完成了一曲《快乐初中生活》就在校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激发了学生课余的创作热情。
总之,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师与学生带来了双重的影响,我们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应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而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它。
参考文献
[1] 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第2期
[2] 仇宝华.浅谈音乐多媒体教学[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3] 郭和初.多媒体CAI应用于乐器法教学的探讨[J];人民音乐;2001年10期
[4] 山林芬.浅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J];曲靖师专学报;1998年Z1期
关键词:欣赏课;教与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434-02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已成为现在中学音乐课教学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它非常有利于初中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并以其特有的形象直现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音乐教学的意境,让学生在意境中更加真实地体会音乐的美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教师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课堂设计的挑战
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传统音乐课的弊端也随之暴露,新时代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高科技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冲击。CD、VCD、DVD视听设备的不断升级,电脑技术被大量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扩展了音乐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
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技术音乐课件制作,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首先要能熟练地掌握、操作电脑;其次要会运用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图像、声音等视听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成份,如教学上非常适用的文字输入与排版用的Word、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Authorware、Powerpoint操作、MiDi音乐制作、打谱软件Encore的运用,都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学生的视听、视觉等感官都被积极调动起来从多方面教学,使音乐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使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强大,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技能,我们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翻。
教师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存储,讲究一定的策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实际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合理的课件程序,绝不能为课件而课件。
二 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
利用CAI教学可以大大改善,音乐课上单一听赏的局面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作用于学生,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初中《黄河大合唱》一课的欣赏,边听赏音乐的同时而能据段落的变化适时变换场景,使同学们对既熟悉又陌生的黄河有了直观的印象。如果,单凭老师的范唱或听赏是表现不出黄河的气概的,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各个唱段的特点,比如合唱丰厚和声,采用CAI能借助声、光、图像、色俱佳的优点,准确表达曲子的思想内涵,表现音乐形象。使教学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视听中真实地感受到教学内容,而不需要用如何形象的语言描述,这将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传统的单一授课方式被多媒体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取代,多媒体丰富了传统教学手段。
三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的改变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愉快接受的学习实践过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与情感协调发展。教师在利用CAI技术时,应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理解,充分掌握作品的内涵美。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士,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
以Computer为中心的网络,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极大方便了教师的备课,而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是交互式的平等的,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索,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相互补充,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探索。比如,制作音乐人物图片,介绍背景资料等等。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实现资源共享。
四 多媒体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一切以人为本”是新大纲精神体现,而面向学生则作为第一要义置于首要位置。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天资、喜好、气质、世界观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是丰富多彩的,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
多媒体与音乐学科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有利于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化和获得更多知识的保证。多媒体的教辅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个性的崭新空间,课上老师提供些帮助、组织的作用,學生可以用电脑网络知识自行进行创编,整理资料。比如,在上《歌剧》这一章节,学生可以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例如歌唱的方式,音乐片段,歌剧演出的资料,歌剧演员的资料等等。通过CAI展现学生个人风采,歌唱得好可以一展歌喉,文字图片编辑处理强的同学可以展现他的音乐作品等。这些通过CAI的衔接,直接在机上操作,提高课堂效率,把自主权充分交于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五 多媒体在音乐课堂外学习的延伸
现在的校园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高中音乐课的课时是非常之少的,而课余的音乐生活是对这一缺憾的补充。初中生中不乏有热爱音乐的学生,他们自己组织电声乐队自己进行MiDi音乐作品,利用网络下载MP3。这些都大大丰富了他们的音乐生活。有的同学利用电脑制作出的音乐片段用于班级音乐短剧的演出,学生进行短小音乐的创编并在文艺演出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多媒体的应用刺激了学生的创作欲望,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例如我校初三年级学生用自己创编的电脑音乐完成了一曲《快乐初中生活》就在校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激发了学生课余的创作热情。
总之,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师与学生带来了双重的影响,我们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应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而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它。
参考文献
[1] 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第2期
[2] 仇宝华.浅谈音乐多媒体教学[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3] 郭和初.多媒体CAI应用于乐器法教学的探讨[J];人民音乐;2001年10期
[4] 山林芬.浅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J];曲靖师专学报;1998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