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胸管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x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胸管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实施胸管引流并行硬化剂胸膜粘连的MP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的组织来源、胸水部位、胸水中细胞数、蛋白值、LDH值、硬化剂的种类、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胸膜固定术后继续引流至拔管的时间等11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结果

196例患者中,治疗后显效61例,有效71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67.3%。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KPS评分、原发肿瘤的组织来源、胸水部位、胸水蛋白值、LDH值、硬化剂的种类、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与疗效相关(χ2= 6.55、11.95、6.93、9.05、14.58、10.57、13.44,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又显示: KPS评分、原发肿瘤的组织来源、硬化剂的种类、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OR值= 1.78、2.12、11.40、6.30,均P< 0.05)。

结论

KPS评分≥70分、原发于乳腺癌、使用注射用A群链球菌(沙培林)作为硬化剂、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200 mL的MPE患者,粘连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手足口病56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逐年增多,危及儿童生命,病原检测显示以肠道病毒71型阳性(640/1 077,59.4%)和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158/1 077, 14.7%)为主;临床表现:手、足、口、臀部均有皮疹(100.0%)发生,不同程度发热(5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