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技术及CT技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DR和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均进行DR和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诊断存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6髋,DR、CT对ANFH早中晚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3.2%(41/56)和87.5%(49/56),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R难以发现ANFH早期,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两者在ANFH的诊断中各有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质量。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将本专业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实验组)和
教学资源平台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管理网络资源和数据交互的基层场所,通过该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示范中心的作用。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网络化管
<正>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1-2]、系统性红斑狼疮[3]、舍格伦综合征[4-6]以及多发性硬化症[7]等。近
目的:分析1种商业化的低血清培养基适应BHK21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该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稳定性,以判定其质量。方法:采用直接法制取4个代次的BHK21细胞的染色体标本,用常规Giemsa
目的对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肠溶胶囊(博洛克)联用与单用阿司匹林在治疗脑梗死中的疗效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
中国的艺术设计特别是人物形象设计起步较晚,在教育体系中引用借鉴西方教学内容与方法较多,对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重视不够,导致设计作品缺乏民族文化底蕴1个性与创新性。
传统意义的病证结合是指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滥觞于《黄帝内经》,至《伤寒杂病论》得以进一步发展;中西医结合体系下的病证结合是指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中医辨证论治,为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高危病人形成压疮(PU)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127例骨科PU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知情情况、陪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
莱州种植梅花历史悠久,现有大量的梅花种植专业大户开始涌现。梅花生产形成产业化,仅靠农民自发种植远远不够,必须解决好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问题。为了推动梅花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2016年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