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行走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tony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都开好了
  听说苍山西坡的杜鹃花开了,我们相约去看花。我们去了苍山西坡的迎春大花园,听说那里的杜鹃开得最美。
  从山下沿着紫阳河一路上来。山势慢慢从舒缓变得陡峻,人家也渐渐从稠密变得稀少。麦田和人家在身后越丢越远。从车窗进来的风里,渐渐多了几丝寒意。
  车子一个弯一个弯地往上爬。路陡得几乎每一个弯都要打倒档。说不清究竟是在多少个弯以后。终于。隔着车窗,看到了第一棵开在路旁的杜鹃,几朵盛开的杜鹃那样烈烈的红,那样灿灿的艳。温暖我期待已久的眼眸。牵着这份明媚,向上的路才变得不再那么艰难。
  阳光渐渐变得澄澈,随着每一个弯上去,映入双眼的红也变得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一枝一枝,变成一簇一簇。从最初的一束一束,变成一捧一捧。车子还在往上走,那片期待中灿烂的花开,它在更高的地方。
  当车子停下来的时候,展开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缓坡。走下车来,迎面的风里带来几分干净的寒意。天空明澈得像一片无波的静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东面的苍山顶上还覆盖着白白的雪。仰头看面前的山,山巅在视线中陡峭却近切,仿佛几步就可以到达。几片流云拂过山顶,那么低,那么近。似乎伸手就可以摘下一片。
  草坡上一间白色的小房子,这是紫阳河零级电站的前池和引水管道的修筑工地。房子的台阶下一块看样子像是刚推出的宽阔场地。后来听到电站的主人介绍说,这块场地将修成一个篮球场,而在这片坡地上,将会有一座迎春山庄。场地边上几个绿色的帆布工棚。平静地铺开着未来花园山庄的序曲。
  房子里。几个小伙子小姑娘正在忙碌着,为我们这一伙闯入者准备着午饭。乘着这段时间,我们穿过房前那片空阔的篮球场地。穿过满坡清澈的阳光。到坡下去看花。
  坡下几树杜鹃在时间里静静开着。有的正满树繁华。有的则已落红铺地,或开或谢的花。错落地走着它们生命的旅程。在杜鹃树下,我们意外地看到了一台一台的石砌。藏青的石块上。温柔地爬满了穿越时光的青苔。一位同伴猜想,这里曾经有过人家,这些石砌,或许曾是落满月光的庭院。的确,这里的天空这样明净,风这样单纯,花开这样静美,花瓣飘落在静静的石砌上,像一句静静的诗。我不禁想,或许,在我们还来不及解读的最初的时光里,这些杜鹃曾见证过某一场如阳光般透明。且像花开般静美的爱情,如今,这一树一树的花开,是那些美丽往事留给时间的年复一年的歌。
  一点钟的午饭是一碗清爽可口的鸡肉米线,也许是因为饿了,大家都吃得特别畅爽特别惬意。美景配佳肴,唯在此间有。
  午饭后。我们沿着山路。去踏询更高处的花开。路一直通向前方的深涧,在路上路下的陡坡问。一树一树的杜鹃盛放成一树一树煜煜的美:一片一片的花开燃烧成一片一片灼灼的绚——原来。这迎春大花园的杜鹃都开好了。只待有情的心前来踏询。有一树开在山崖上的杜鹃在我仰望的视线里显得特别艳,特别美,高高地,远远地,绽放着它不被打扰的云梦。在隔着深涧的对面东坡上,有一片纯净无杂的杜鹃。远远看去。满坡花开像一席红色的霞披,满山春色。我想起早上一路上来,看见第一朵杜鹃的惊喜。看见一枝绽放的雀跃。看见一树繁花的欢欣,看见枝枝竞妍的感动。而此刻,面对这一树一树、一片一片、如云似霞、惊世锦绣的灿烂繁花,我的心竟然渐渐平静下来。或许,这也正像我们上来的那些路,上来时,几乎步步惊险,十步一弯,几至心惊胆寒,战战兢兢,而真正上到高处,却原来只是单纯,单纯的阳光,单纯的风,单纯的花开,单纯的梦。原来,真正的高处只是单纯,真正的美只是平静。
  路还在往前,沿着脚下越变越窄的石道,小心翼翼地爬过越来越陡的山崖。我们一直走到了深涧。涧中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淌过石上的一涧清流,像是一涧透明的梦。崖外杜鹃盛放,而崖间溪水潺潺。崖外的杜鹃和这崖下的流水,在相同的高度上,隔着一道山崖相互倾听。
  待到踏花归来,返回到草地的时候。晚餐的菜已飘散开清香。大铁锅里羊肉汤翻滚的咕嘟声响。温暖而诱人。为我们安排好这一切的是这里的主人迎春。一个为梦想而努力的拓荒者。一个对文学有着不变的情怀的同路人。
  “你们看到对面那个小村子吗?那里只有十多户人家,七十多人,因为在得高远,条件不便。去年,我们电站在那里投入了许多资金,架电,挖路,扶贫。这两天刚买了一些电饭煲和厨房用具,准备每户送一套过去。回报社会,这是我们企业成长的一部分。”
  “你们从这里看上面。上面那片灰色的林子全都是杜鹃,这杜鹃是一层层往上开的。再过几天,等上面那些杜鹃全都开满的时候。这大花园会更美。去年我曾带几个远道而来的朋友到这里,那时候这里还不通路。大家走得很辛苦。可是都非常开心。”
  “我喜欢读书,这么多年从未能放下。对于我们来说,读书,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之前以为我哥只是喜欢读书。并不会写文章。后来才知道他竟然还创办过县上的第一份文学刊物,是在好多年前。”迎春的妹妹在一旁快乐地补充道。
  迎春非常开朗且健谈。在他平和而快乐的话语中,我听见他的道路,他的梦想,他的质朴自然的性情,他对文学的不变的情怀。闲谈中,他说起许多读书的感受和关于文友们的温情故事。他最后的那一句,让我久久地感动。把读书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在这样的性灵中,一定会盛开出美丽的精神之花。
  吃过晚饭离开时。迎春热情地邀请大家明年再来看花。这时候,西天一线斜阳,在斜阳的柔光中再次回望大花园,回望那一层一层的春色,一树一树的花开,于是想起昆曲《牡丹亭》中的那句词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照见春天的湖
  车子进了洱源“大理地热国”。从窗外进来的风里,多了一种潮湿的温度。车窗外,沿路两侧密密的芦苇才刚刚抽出一片两片细细的绿叶,几枝未落尽的芦花在这三月的风里轻轻摇摆。
  车子行在弯曲而洁净的路面上。只是。怎么不见水呢?耳中也听不到水声,睁大的双眼只看见满目的芦苇,感觉只是走进了一片芦苇荡。还有芦苇丛中木柱上的红灯笼。这些灯笼每隔几步就有一架。朴拙的木柱顶上一根横木。两边各挑着三只一串的红灯笼,每一串灯笼上写的都是“地热国”。三月明亮的阳光落在这红红的灯笼上,感觉有一种温暖的美。   车子还在往前走。芦苇仍一路在眼前铺开,期盼的双眼就要变得焦灼。终于,一渠清流映入眼帘,之后,又有一池静水落在面前。再往前,清流才一渠渠迎来,池水才一面面展开。在一路的芦苇和红灯笼的铺垫之后。这一沟沟一池池或动或静的水,终于能让我具体地想象它的温度,那每一串红灯笼上的“地热国”。它的意象在我的眼前才有了一种真实的落脚。
  说不清在这地热国里到底有多少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泉池,又有多少条静静流淌、清波映日的清渠。只是,在每一渠清流和每一池静水之后,总会有一间又一间美丽清雅的木屋从一片又一片的芦苇后面轻轻闪现。与木屋一起错落呈现的还有一座座玲珑的亭台。亭台供人休憩,而那一问问别致的小木屋中则是一池池室内温泉。
  这大理地热国面积有一千多亩,是一块不小的地方了。可是,这里的芦苇,芦苇丛中的红灯笼,清碧的泉池,美丽的木屋,别致的亭台,身在其间,让人感到的都是玲珑和雅致。而绝不会有旷大和空落的茫然。正午的阳光照在芦苇丛中的露天泉池上,池中的水清碧透明得让人心慌。在一处玲珑的泉池中,有几个游客正与大人孩子一起嬉闹得欢。而我们因为对这正午的阳光的畏惧,选了一处室内温泉。
  在池边蹲下身。刚想触手探询池水的温度。却先感觉到了一股微微扑面的温热气息。及至缘着这温热的气息将自己完全放入水中,池水传递给皮肤的那份舒适的温度。让全身的细胞在瞬间找到了一种妥贴的回归。
  在穿越了那么深的芦苇之后。在读过那么多的红灯笼之后。这一池透明如无物的温泉,它此刻所要传达给我的。可是这春天的温度?
  在到达之前,只知道它是一片梨园,在心里想象它的样子时。自然也是按我所见过的梨园的样子去构造的。可是,当我踏上那条村中小路走向它时,眼前竞没有看到梨树,只是地边几株木瓜,一枝枝绽放着殷红的花朵,有着一种耀目的美。路边几株高大的不知名的树。暗黑粗糙的树干,顶上寂静的枝条还空无一叶。“这梨树还没开花呢。”
  什么?这就是梨树?我有些难以相信。再次仰头看这几株高大的树。依然是暗黑粗糙的树干,顶上交错的枝条依然沉默无语。说真的,这梨树离我平日所认识的梨树的样子相差甚远。我见过的梨树没有这样高大的。那些梨树都是树干不高而枝干纷繁,花开满树,果坠满枝,但眼前这些梨树,光是主干就有十几米高。
  “这种梨树结的梨果果质硬,最适合做泡梨。这里出的泡梨口味鲜美,很有名气的。”及至在梨园农家山庄的小院坐下来。主人送来一盘切好的泡梨,拿一块放进口中,味道果然不错。
  这片梨园。倚山临水。宁静清幽,因了这里成片成林的梨树,自然而然地被叫作梨园。在梨园中转转。发现这里的梨树都是又高又大。而且都是老树。看这些梨树随意的分布,看得出当年并不是有组织地栽种。而是随意种下。让它随意生长。且在季节里随意地收获。现在这时节,梨树暗黑的枝干都还静静沉默着。不着一蕾。它们还在守候着下一阵更暖的风。准备着在某一个暖风轻徐的清晨再悄悄绽开今年第一瓣洁白的梨花。倒是不远处的田里,金黄的菜花开成一片灿烂,不负人们对春天亮丽色彩的期盼。
  晚饭桌上,农家山庄的菜色弥补了满园梨树的黯暗。一个个雅致的盘子里,盛着碧绿的豌豆,玉白的菜薹,灿黄的乳扇,酸辣鱼上面翠色欲滴的芫荽。还有那锅用农家土灶煮出来的香喷喷的白米饭。春天的色彩在这里以美食的形式被清新地表达。
  吃罢晚饭离开时,夕阳西下,晚风轻徐,路边田里蓝紫色的蚕豆花摇曳生姿。细细一数,木瓜花的红,油菜花的黄,满桌菜色的清,蚕豆花的紫,不用说,已然泼洒出了这春天最动人的色彩。
  看见茈碧湖的水。我有一种想要跳进其中的冲动。我确定,这茈碧湖的水。它还留存着最初的清澈和最后的纯真。
  洱海源之一的茈碧湖旧称宁湖。因湖中盛产珍贵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茈碧花夏季开花,类似莲蓬,据说茈碧花只在夜间子时和白天午时开放,清香扑鼻,被称为“花开子午”,而其余的时间,茈碧花就闭合为花蕾状。
  茈碧湖面积有近八平方公里。湖西是大理地热国,湖东是梨园休闲山庄。洗过地热国的温泉,吃过梨园农家山庄的饭菜,再迎着夕阳荡舟茈碧湖。湖上的凉风吹乱额上的发,且鼓起我身上的衣衫,清澈的湖水被船尾拉出长长的洁白水花。我自然无法真的跳到这湖水中去,且不说在这三月初始。湖水中的寒冷还未完全褪去,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不习水性。我注定只能坐在船上,与千顷透明的湖水相隔着这道最后的铁板。
  坐在船上,我的双眼始终不能离开这片水。身侧,湖水是淡绿的;身后,水花是洁白的;而远处,湖面则在视线中变成了一片碧蓝。那片碧蓝的湖水。当我向它靠近时。它在我的身侧又变成了淡淡的绿,而身后渐次绽放的那些洁白的水花,终于又在远处融入了那一片沉静的碧蓝。
  船在碧水间走,风从发问掠过。水色在眼前变幻。远远的湖堤上。有杨柳的淡淡绿烟在夕阳的余光中若隐若现。此刻,你若是也在这船上,你就一定能明白:这个春风轻扬、心花渐放的春天,都被这一池碧水一一照见。
其他文献
<正>近日,新化县档案局档案征集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来到该县白溪镇王氏上梅支谱理事会办公所在地,将该会刚编辑出版的60卷王氏上梅支谱正诚房卷的族谱档案及其电子版成功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