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立法的现实诉求与思考

来源 :高校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立法是重大教育改革于法有据的必然要求,是支持跨境教育新业态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也是推进跨境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尽快制定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的专门管理法规,以区域性跨境教育先行先试,进而辐射更大区域、更大范围乃至带动全国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协同发展.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立法的主要原则是教育主权原则、教育公益性原则、高校独立办学原则和透明原则.立法的重点是厘定独立办学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其法律权利和义务,规范其审批程序,加强政府部门对独立办学行为的监管和不当行为的责任追究,实现境外高校独立办学法治化、规范化.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
破“五唯”是引导高等教育评价走向科学与理性的制度性、理论性共识,其实质是消解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主要表现在数字广泛渗透到高等教育评价的各个角落;数字成为高等教育评价坐标系的优先尺度;非理性数字异化为高等教育评价的规训力量.究其本源,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源于技术理性支配下的理性主义评价观长期制约;高等教育场域简单化认知的推波助澜;数字得以彰显的资源黑洞与利益诱导.为此,还原数字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本真意义、明确高等教育评价中数字运用的合理边界、结构性优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当是消解数字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