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要把握“三少三多”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與孩子沟通其实不难,只要善于倾听、共情,只要少点评判、指责,只要坚持和孩子天天沟通,你一定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一定会和你无话不说。
  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是家长们经常来咨询的普遍问题。很多家长苦恼,孩子越来越不爱和自己说话;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大人的话。其实,孩子不爱说、不愿听这两种情况,都是家长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导致的结果。一定是家长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不接受、不舒服,才会造成孩子不爱说、不愿听的局面。
  和孩子沟通是很讲究方式方法的,多年做教育咨询和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让我有了这样一个心得:与孩子沟通讲究“一个机制”和“三少三多”。“一个机制”,就是要与孩子建立长期沟通机制;“三少三多”,就是与孩子沟通时注意,少急躁多等待、少评判多共情、少指责多欣赏。
  与孩子建立长期沟通机制
  与孩子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就是说从小开始培养天天与孩子沟通的习惯,把这个习惯固化为一个机制,坚持下来,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与父母谈心。注意,是天天沟通,一天挤出十分钟,三五分钟也行,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可以随时敞开心扉听他倾诉的人,父母是随时可以竖起耳朵听他说话的人。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沟通的好处,越来越习惯于和父母保持日常沟通。
  我家有俊哥俊弟兄弟俩,从他们会说话开始,我们就坚持天天晚上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说说一天里发生的事情。孩子再大一些,就和他们说说幼儿园、学校里的开心事、烦心事、新鲜事。这样日复一日,孩子就很习惯跟我们沟通,也很享受每天晚上和父母分享一天的心情和所见所闻。时间长了,孩子会把这种沟通当作一种习惯,会觉得和父母说话是一种常态,是一件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一直很顺畅、很自然,虽然也会有矛盾,也会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但是孩子知道一切都可以靠沟通来达成共识,或以一种相对折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与孩子建立长期沟通机制能很好地解决孩子不爱说、不愿听的问题,家长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孩子多大都不晚,慢慢地营造家庭沟通氛围,坚持做下去。
  少急躁多等待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请不要催促孩子赶紧说出来、快点说完,不要急于知道孩子所描述的事情的结果,要等待孩子慢慢说出来、说完整,要关注孩子描述事情的过程,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想法。
  被父母等待着,可以从容地、慢慢倾诉的孩子,他的内心会越来越笃定,越来越强大,因为他知道,总有两个人,是那么耐心地愿意等他说,是那么安静地愿意听他说。他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他的身后有一支充满爱的沟通团队——他的爸爸和妈妈。那么,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不会冲动地做出鲁莽的行为,他会先回家向爸爸妈妈倾诉一番后再做决定。可别小看这样一个举动、这样一种想法,有这么一点时间,很多悲剧不就可以避免了吗?所以请家长与孩子沟通时少急躁多等待,要知道,平时你的这点耐心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救孩子的命。
  少评判多共情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请不要评判孩子的观点和做法,而是要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与孩子多一些共情。如何共情呢?很多家长问我共情的技巧,其实并不难,就是将心比心。具体怎么做?我常常分享两个方法:一是情境代入法,二是回忆童年法。情境代入法就是如果你是孩子,在那种情境下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恐惧、担心、不悦感,等等。回忆童年法就是回想一下你自己童年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有一次,俊哥说他因为课间打闹被惩罚,不能与班里遵守纪律的同学拍合影。这件事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会是谴责孩子:“你为什么要课间打闹?你为什么不遵守纪律?你这么做没能争取到合影机会就是活该。”如果家长这么说,估计孩子再也不愿意向你吐露在学校受到的委屈了。咱们试试情境代入法,代入孩子的处境,家长可以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看着全班同学合影,被排斥在外,是不是很难受?那种被孤立的感觉是不是很不好?这么一想,你就开始与孩子共情了。课间打闹的确不对,但是孩子为什么打闹?接下来不妨问问孩子原因。然后和孩子聊聊大家合影时他的感受,待孩子倾诉完心里舒畅了,再聊聊以后类似事情怎么做会好一些,这样孩子就愿意接受家长的建议了。
  回忆童年法也可以用到这个案例里,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在学校里遇到类似的情况,当时是什么感受,又是如何看待老师的做法的。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也是从孩子过来的。当我们记得自己曾经也是孩子,我们就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同理心,就能放下评判的姿态,和孩子多一些共情。
  少指责多欣赏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请不要总是指责孩子,不然孩子就会越来越不爱和你说话,就会慢慢地对你关上心门。即使孩子做得幼稚甚至错误,也总有值得肯定之处,请家长多欣赏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试错的过程,正因为这样,才需要家长不时地给予指导。所以,当孩子来和我们沟通时,特别是当孩子和我们说出他做错的事情时,家长首先要感到庆幸:“孩子很信任我,他觉得来和我说话很安全,他愿意把自己做错的事都和我说,我应该感到很高兴。”是啊,孩子做错了事,本来已经受到老师的批评,心情很不好,来和家长倾诉,肯定不是为了讨骂。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忍住指责的冲动,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和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并欣赏孩子敢于把自己的错误说出来的勇气和诚实,帮助孩子调整方法,避免再犯同类错误。
  仍以俊哥被罚不能拍合影为例。当俊哥向我倾诉时,我也真想说:“你为什么又在课间打闹了?”还好,我忍住了。当我知道他打闹的原因是因为另一个男同学一直追赶他时,我理解了他的难处。俊哥一看我的反应不是指责,他就更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时我都想一拳砸过去了,可是我忍住了,我大声叫他不要再追我了。”我说:“我欣赏你忍住了没打人,不然就错上加错了。”我们一起商议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和男同学沟通好以后不要打闹,要用更安全的方式玩耍;比如和老师解释一下情况,等等。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还能保持一种理解孩子、欣赏孩子的心态,孩子其实自己就已经在反省并思考今后如何避免犯错了。孩子其实是很懂事的,尤其是当父母愿意去理解他的时候。
  与孩子沟通其实不难,只要善于倾听、共情,只要少点评判、指责,只要坚持和孩子天天沟通,你一定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一定会和你无话不说。
  (作者系家庭教育指导师、生命化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著有《书香润童年》《陪伴的力量》《童年可以如此美好》等书。)
  (责编
其他文献
我从小就喜欢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偶尔也会跟父母“玩”,每一次都惊心动魄:第一次是我藏起来,父亲找我;第二次是母亲藏起来,我找母亲.rn有一天深夜,我在睡梦中突然被一
期刊
为巩固抗“疫”工作成果,这个清明,我果断选择了“云端祭祀”,愿悠悠白云和缕缕光波捎去我对双亲的哀思与缅怀。  春和景明,芳草萋萋,又是一年清明时。这场艰辛的全民抗“疫”之战,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可纵观全球,很多国家仍然新冠病毒肆虐,那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像毒蛇吐着信子,在虎视眈眈地威胁着我们,丝毫都不敢放松警惕。这个清明,为避免人员扎推聚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然形成的,更不能上学后才开始重视,应该早在幼儿时期就逐步培养和养成。  很多小学低年级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学生普遍比较聪明活泼,但同时个性也很强,经常出现学生不服从教师管教、当众顶撞教师、在课堂上哗众取宠等现象,让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师感到很头疼。面对教师的投诉,许多家长会说,孩子年纪小不懂事,等到了高年级,有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这些小毛病自然会有所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期刊
研究目的1.基于伏寒理论建立寒凝血瘀型EMs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为中医EM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2.探索EMs性不孕症发病的可能通路,即PDGFR/JAK2/STAT3信号通路,探索痛愈舒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EMs大鼠不孕的可能中西医机制,观察不同剂量的痛愈舒颗粒对寒凝血瘀型EMs不孕的影响,与西药比较其对EMs不孕的治疗效果。3.为EMs不孕的病因病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
摘要:一种语言里有些文化词汇和意象在另外一种语言里是空缺的,而且很难用一两个字准确地译出其意义,这时常常需要把原文的发音直接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里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这种翻译方法叫做音译法。  关键词: 音译法, 翻译, 分类  一、引言  1.音译词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有人将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词语大词典》做了一下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所收的音译词占66.7%,且纯音译词占了绝对的优势;
摘要:后进生是否都能在后来进步,这取决于教师和父母,即教师对孩子的因材施教,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特长,不要一味的看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孩子的奖罚。关怀才是上策,但不要一味的迁就他。还有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
学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对于现代文阅读,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我就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
内容摘要: 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1.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2.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3.教学目标不能体现语文本体性。那么,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呢?笔者觉得应当注意下面几点: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
一直以来,总有人和我探讨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我也就萌生了对自己多年来的读书历程进行一次梳理总结的想法.rn说实话,这些年来,我确实读了很多书,古今中外,文学、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