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启发式学习”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问式启发,打开学生思路
  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为例,通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后,我提问: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个说法吗?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什么区别?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在我的启发式提问下,学生能够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灵活解决。比如针对我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学生还列了表格(见下),便于记忆。
  二、幽默式启发,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教授“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时,我就引用了杜甫的诗歌作为开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家对杜甫的印象是怎样的?”随后学生结合自己的印象来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印象中杜甫总是很清贫,写的诗歌大部分都是反映社会贫苦大众。”“杜甫一生潦倒,虽然有才华,大概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吧。”……随后我幽默地回答学生:“能让一个终日潦倒、伤春悲秋的人写出赞叹社会的诗歌来很不简单呀,但是在这首诗中杜甫确实做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诗人亲眼见到了当时的盛世局面。”通过这样的开场,学生对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打开了思维,将历史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不仅仅在学科上做到了渗透,在理解上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
  三、合作式启发,活跃课堂氛围
  在上活动课“秦始皇的功过的辩论”,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以及对合作学习法下的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辩论赛中,我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专门讲述秦始皇的功,另一组学生专门讲述秦始皇的过,并且要求学生从多种角度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这时候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两个小组精彩的相互辩论中,学生们对于秦始皇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有了更多的全面的理解:作为千古一帝,他统一了货币,修建了长城,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同时作为封建君王,他也有他暴君的一面。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我还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比如将秦始皇的功与过,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帮助,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也经历了单一的记忆到图形记忆的模式,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秦始皇功与过”的理解,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奠定了科学的历史评判观。
  四、结尾处启发,教学意犹未尽
  比如针对“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这一知识点,虽然在课堂上我罗列了很多的知识点,学生对于明清经济发展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对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我知道如果仅仅这样走过场一样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布置了一个启发式的选做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看过的有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与这些清政府的政策联系起来。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作业充满了兴趣,结合他们平日的所见所闻,通过查阅相关的网络资源,完成了作业。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历史知识的价值。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在初办农村合作医疗的岁月,我这名被发配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医学院毕业生,不但为村里男女老幼看病,有时还得充当"猪医生"。
大多数人都把医学同不幸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患者希望医生做的也主要是减轻痛苦。其实,我们对医学目的的理解过于片面了,医学是服务于人的健康需求的,说它是服务行业并不为过,
自主创新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主动通过自己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且付诸实践,最终真正学习到知识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语言实践情境, 培养学习兴趣  我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英语歌曲比赛、电影配音比赛、微型话剧视频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能力得到
高中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亲其师,信其道,服其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情感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渊博的知识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要具有博大的爱心、持久的耐心和亲切的微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用父母般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架起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一、多用爱心温暖学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学生面前,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