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网络技术体系创新的思考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网络技术正在与物理世界发生深度融合,传统网络架构难以支撑工业互联网等业务的差异性、可定制、确定性需求,探索新型网络架构与核心技术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文章回顾了网络演变历程与趋势,分析了面对未来飞速变化的网络业务需求如何才能实现高效能、低成本、智能化的网络发展,建立自主可控的未来网络技术体系.文章认为:(1)通过近几十年来网络建设的探索,融合、开放、智能、可定制、网算存一体(亦称为转算存一体)已经成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2)面向网络与物理世界融合的重大机遇,只有改变传统互联网架构,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基础网络架构创新,才能在互联网“下半场”取得技术领先,并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制造、国防、航天等产业发展.
其他文献
世界正在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信息社会,为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需求,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加快构建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信息技术新体系.文章针对构建信息技术新体系的需求、基本原则、关键方法,以及与之适应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工作新模式给出了一些思考.
芯片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未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智能万物互联时代将需要大量不同种类的专用体系结构芯片.然而,芯片设计本身代价很高,具有设计周期长、过程非常复杂、专业门槛高的特点.因此,智能万物互联时代芯片需求多和芯片设计代价高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文章提出利用芯片学习(Chip Learning)来取代芯片设计以解决上述矛盾,即采用学习的方法来完成芯片从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的全流程.芯片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得芯片设计完全不需要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可以在短时间、无人参与的情况下高效完成.
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地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为代表的生态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矛盾和冲突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下均有显现.因此,必须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基于此,该项目阐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关联,明确影响机理,进而探究解决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法律政策制度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市场化机制和保护机制的有机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