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n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采用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之后,患者在服务态度满意度(χ2=4.66,P=0.03)、护士技能满意度(χ2=6.03,P=0.01)、健康宣教满意度(χ2=9.00,P=0.01)、服务态度满意度(χ2=12.39,P=0.01)等四个方面具有显著提高。结论门诊输液室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输液室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当前,因管理不善、医患沟通无效等原因,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也时有发生,为积极有效的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我医院积极探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以优质护理为方式,比较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证明,优质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6月份输液室的182名输液患者和2013年1-6月份194名输液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2011年患者为对照组,男82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2.51±10.94岁;2013年患者作为干预组,男96例,女98例,平均年龄43.08±11.5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优质护理的方法①构建舒适的输液环境:输液室的环境关系到患者的心情,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构建一个舒适的输液室内环境,在输液床和输液椅子周围放置花草,提供给患者饮水机、报纸、一次性水杯等,方便患者在输液的同时用热水服用药物等需求。提供干净的输液环境,定点让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清理,干净明亮的环境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②打造优质的护理工作团队:优质的护理团队关系到输液室工作的核心,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能力培训、业务知识培训、技能操作培训等。良好的沟通是缓解医患紧张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语言进行合理规范,多用敬语和文明用语,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熟练的输液水平可以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体现专业化的职业素养。③满足个性化的健康需求:由于患者各异,在输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针对患者的情况,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在输液过程中为患者讲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可能注意的问题,同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关心患者的需求。
  1.3效果评价本次研究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包括环境满意度、护士技能满意度、健康宣教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管理满意度等几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我国护理工作人员根据门诊输液室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取得的较好的成果。据赵纯洁、裴艳红[1-2]等人的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由于医学具有专业化的特点,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对药物等了解较少,对输液的速度和反应均不了解,健康教育在此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可以让患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因疾病给自己带来的躯体和心理压力。杨彦君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观点[3-4]。
  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有效的沟通对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可以减轻患者的躯体疼痛。在遇到患者不了解的问题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原因和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当前医疗机构承担了巨大社会压力,沟通更显的尤为重要。巡视是输液室必不可少的环节,巡视的过程也是沟通的过程,能够及时发现输液室患者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效改进。张菊美、张连辉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精细化管理的运用也是基于此而提出的[5-6],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室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纯洁.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8C):2230-2231.
  [2]裴艳红.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35-2036.
  [3]楊彦君.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2,26(14):250-251.
  [4]潘苏云.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96-97.
  [5]张菊美.安全防范措施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28-29.
  [6]张连辉,杨志敏.精细化管理在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6(2):552-553.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电针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对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型新西兰雄兔尿潴留模型排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新西兰雄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电针刺激组和低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配合可变向动力磨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例资料,均为一侧侧隐窝狭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的方法,达到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笔者对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和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中伤口全部甲级愈合,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及髋关节脱位,术后随访其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并保持了患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结论通过
期刊
【摘 要】作者分析了182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认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怕痛心理、体位的限制、认为药物对乳汁有影响的心理、认为乳汁不足的心理及担心哺乳影响体形的心理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难点,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产前大力宣扬母乳喂养的好处,奠定初步的母乳喂养观念;术后母婴尽早皮肤接触,坚持早开奶制度,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纠正产妇各种不愿哺乳的不良心理。这些有效的对策坚定了产妇坚持母乳喂养的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开展MRI增强检查工作中的护理方法和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100例需要进行MRI增强检查患者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结果100例MRI增强检查的病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指导、病人積极配合和检查后病人的护理,使患者都能顺利通过增强检查。无恐怖、紧张的心理产生,使患者情绪稳定。结论对MRI增强病人通过采取合适的语言沟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总结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试,对护患沟通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护患沟通后整体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人数明显增多,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护患沟通前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期刊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4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不断增加,伴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为此2010年卫生部下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以此密切护患关系,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