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笋壳疏水性好,润湿性差,影响自身及与其他材料的复合,该文旨在通过化学处理提高竹笋壳表面润湿性。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HCl、Na OH溶液对竹笋壳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测定处理前后竹笋壳内外表面的接触角,分析处理后内外表面的表面自由能,并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处理前后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HCl、Na OH对竹笋壳表面处理效果较好的分别为质量分数5%HCl处理6 h和质量分数2%Na OH处理6 h。水和酚醛胶作为接触试剂时,竹笋壳内外表面接触角的排列顺序均为:未处理组>质量分数5%HCl处理6 h组>质量分数5%Na OH处理6 h组。质量分数5%HCl处理6 h的竹笋壳内外表面的表面自由能分别提高了1%、77.68%,质量分数2%Na OH处理6 h的竹笋壳内外表面的表面自由能分别升高58.33%、79.17%。SEM表面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质量分数5%HCl处理6 h的竹笋壳内表面可明显看到气孔,外表面微乳突数量增多;质量分数2%Na OH处理6 h的竹笋壳内表面纤维方向更加清晰,外表面微乳突数量增多。综上所述,质量分数2%Na OH处理6 h的竹笋壳内外表面润湿性改善效果最好,质量分数5%HCl处理6 h和质量分数2%Na OH处理6 h对竹笋壳外面表的润湿性改进的效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