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出萌的时候,是人生当中最具挑战性和最困难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少男少女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两大巨变,再加上社会带给他们的某些负面的影响以及自身生理的早熟,很多问题困惑着他们而又得不到成年人的正确指导。那么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哪些资源优势加以引导:1、表演小品,体味人生;2、听青春期的专题讲座;3、经常观看青春期教育片;4、运用校园设备,施加影响;5、利用爱心周记,寻求帮助。
【关键词】 青春期 青少年 困惑
引 言
随着年岁的增长,本人带领下的八年级二班的那些小不丁点儿的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不但经常令这些与他们日日相伴的父母大吃一惊,甚至连我这个有好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也瞠目结舌。以下就是我班的那些小不丁点儿曾经提过的问题,有些是由家长或学生本人口述,经本人分析整理,与各位分享:
案例扫描:
1.“儿子越来越爱美了”
儿子在初一时确实没有让我这个当妈的多操心。但到了初二后的一天,儿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仔细一问,才知儿子敏感和烦躁的原因:不知什么时候起,儿子脸上长起了痘痘,虽不算高产,但也一年几茬,常长常新。每当长出新痘,儿子就比考试还紧张,弄些稀奇古怪的洗面液反复地涂抹,有几次因在镜子前磨蹭弄得上学都迟到了。我不由心头火起,威胁他说:“再看见你用那些东西,我就把它们扔进仕阳溪里!”儿子却振振有词:“每天有那么多女生看着,不搞出点名堂怎么行?”我吓了一跳,问是不是有女孩看上他了。他挤挤眼,洋洋得意地说:“正面看的没有,侧目看的可就太多了!”听了后,我们都吓了一跳。
2.“男生打来的电话”
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我小跑着走过去接电话。 “喂,你是谁?”妈妈插上来问:“是谁打来的?是男生打来的?”我说:“是我们组的王华同学打来问作业的。”“他为什么不问别人而问你呢?”“我是组长啊。”“看来你们关系还不错嘛。”妈妈话里有话地说。我说:“妈,都是同学,我们又没有谈别的事情。”妈妈固执地说:“你这么大了,老是和男生通电话,像话吗?”
3. “我爱你”的话题
今天放学回家,女儿故作神秘地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们班发现了一张纸条,猜猜上面写了什么?看着女儿眯着的眼睛,我已经猜出了九分,我非常惊慌,才多大年纪,于是被我大声地训斥了一番。从那以后,女儿再也不跟我说起班内的任何事情。
原因剖析
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传媒的影响,加之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其在性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逐渐产生,独立性和成人感日益增强,“闭锁心理”明显出现,性意识开始萌发等诸多原因,这些小不丁点儿的青春不断的闪着“红灯”。而且,这些青春期的问题在很多青春期少年身上普遍存在。如果引导不好,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1、自我意识逐渐产生。如果说人在儿童期的自我意识主要是借助于成人的评价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已开始独立地把“自我”作为思考对象。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再把父母教师的话视为“绝对真理”,而是遇事喜欢自己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青少年开始出现的独立性的本质特征。但也应该看到,青少年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还是很不成熟的,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而表现出幼稚性、片面性。
2、独立性和成人感日益增强。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独立性和成人感开始显露出来。他们要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自己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问题。这些心理要求一旦受到外界的阻碍,便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并诱发“逆反心理”的产生。
3、性意识开始萌发。随着性机能的迅速发育和逐步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发。他们渴望了解性知识,渴望与异性交往,部分学生可能开始恋爱,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性意识和性道德,所以不少青少年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各种过错,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明显处于不平衡状态,呈现出生理发展快与心理发展慢的倾斜。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引导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使青少年社会化过程顺利,就自然摆在了我们面前。
对策探究
青春期的在每个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再加上我们的大多数家长不能给予适当的教育。当他们遇到青春期的困惑时,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就是由此引发的。那么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哪些教育资源给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加以正确的引导呢?
1、表演小品,体味人生
通过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把日常青春期的问题反映出来,他们在参与或观看中,往往会从“镜子”中看到自己,从而促进自省,并逐渐产生改变自己的行为。可建议元旦、国庆等大型会演中,适当安排一些此类的节目。此外学校和班级都可组织创作、表演大赛及写剧评等一类活动。
2、听青春期的专题讲座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进入初中后,学校应该相应地开设各种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将有关心理学知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耐挫能力。
3、经常观看青春期教育片
此外,家长可与学生一起观看《当代教育》一类电视栏目,并适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如果能充分利用“同听”讲座、“共读”书刊、“同观”电视这“三同”,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青春期困惑,以更好的协助解决。
4、运用校园设备,施加影响。
即校园广播、班级板报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亦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文化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物质载体或各种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文化环境和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中,激发其思想感情。陶冶其道德情操,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审美能力,譬如在阅读文艺作品或观看校园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几乎有一种牵制力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情节或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受到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启发和教育。
5、利用爱心周记,寻求帮助
要了解青春期,碰到问题,要克服害羞的心理,积极主动地把自己问题告诉你的父母、老师,向他们寻求帮助。如果觉得难为情,也可以通过每星期的周记。教师可以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及学习上的困难,许多学生都能够主动写周记向老师倾诉心事,寻求帮助,能很好地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面对青春期的儿童的种种问题,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发挥资源优势,为孩子创造一个爱心教育的良好环境,青春期的孩子就一定能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高鸿鸣、刘金华编《人生心理辅导大全 》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2]马建青著《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关键词】 青春期 青少年 困惑
引 言
随着年岁的增长,本人带领下的八年级二班的那些小不丁点儿的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不但经常令这些与他们日日相伴的父母大吃一惊,甚至连我这个有好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也瞠目结舌。以下就是我班的那些小不丁点儿曾经提过的问题,有些是由家长或学生本人口述,经本人分析整理,与各位分享:
案例扫描:
1.“儿子越来越爱美了”
儿子在初一时确实没有让我这个当妈的多操心。但到了初二后的一天,儿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仔细一问,才知儿子敏感和烦躁的原因:不知什么时候起,儿子脸上长起了痘痘,虽不算高产,但也一年几茬,常长常新。每当长出新痘,儿子就比考试还紧张,弄些稀奇古怪的洗面液反复地涂抹,有几次因在镜子前磨蹭弄得上学都迟到了。我不由心头火起,威胁他说:“再看见你用那些东西,我就把它们扔进仕阳溪里!”儿子却振振有词:“每天有那么多女生看着,不搞出点名堂怎么行?”我吓了一跳,问是不是有女孩看上他了。他挤挤眼,洋洋得意地说:“正面看的没有,侧目看的可就太多了!”听了后,我们都吓了一跳。
2.“男生打来的电话”
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我小跑着走过去接电话。 “喂,你是谁?”妈妈插上来问:“是谁打来的?是男生打来的?”我说:“是我们组的王华同学打来问作业的。”“他为什么不问别人而问你呢?”“我是组长啊。”“看来你们关系还不错嘛。”妈妈话里有话地说。我说:“妈,都是同学,我们又没有谈别的事情。”妈妈固执地说:“你这么大了,老是和男生通电话,像话吗?”
3. “我爱你”的话题
今天放学回家,女儿故作神秘地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们班发现了一张纸条,猜猜上面写了什么?看着女儿眯着的眼睛,我已经猜出了九分,我非常惊慌,才多大年纪,于是被我大声地训斥了一番。从那以后,女儿再也不跟我说起班内的任何事情。
原因剖析
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传媒的影响,加之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其在性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逐渐产生,独立性和成人感日益增强,“闭锁心理”明显出现,性意识开始萌发等诸多原因,这些小不丁点儿的青春不断的闪着“红灯”。而且,这些青春期的问题在很多青春期少年身上普遍存在。如果引导不好,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1、自我意识逐渐产生。如果说人在儿童期的自我意识主要是借助于成人的评价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已开始独立地把“自我”作为思考对象。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再把父母教师的话视为“绝对真理”,而是遇事喜欢自己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青少年开始出现的独立性的本质特征。但也应该看到,青少年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还是很不成熟的,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而表现出幼稚性、片面性。
2、独立性和成人感日益增强。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独立性和成人感开始显露出来。他们要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自己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问题。这些心理要求一旦受到外界的阻碍,便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并诱发“逆反心理”的产生。
3、性意识开始萌发。随着性机能的迅速发育和逐步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发。他们渴望了解性知识,渴望与异性交往,部分学生可能开始恋爱,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性意识和性道德,所以不少青少年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各种过错,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明显处于不平衡状态,呈现出生理发展快与心理发展慢的倾斜。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引导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使青少年社会化过程顺利,就自然摆在了我们面前。
对策探究
青春期的在每个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再加上我们的大多数家长不能给予适当的教育。当他们遇到青春期的困惑时,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就是由此引发的。那么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哪些教育资源给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加以正确的引导呢?
1、表演小品,体味人生
通过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把日常青春期的问题反映出来,他们在参与或观看中,往往会从“镜子”中看到自己,从而促进自省,并逐渐产生改变自己的行为。可建议元旦、国庆等大型会演中,适当安排一些此类的节目。此外学校和班级都可组织创作、表演大赛及写剧评等一类活动。
2、听青春期的专题讲座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进入初中后,学校应该相应地开设各种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将有关心理学知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耐挫能力。
3、经常观看青春期教育片
此外,家长可与学生一起观看《当代教育》一类电视栏目,并适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如果能充分利用“同听”讲座、“共读”书刊、“同观”电视这“三同”,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青春期困惑,以更好的协助解决。
4、运用校园设备,施加影响。
即校园广播、班级板报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亦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文化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物质载体或各种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文化环境和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中,激发其思想感情。陶冶其道德情操,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审美能力,譬如在阅读文艺作品或观看校园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几乎有一种牵制力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情节或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受到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启发和教育。
5、利用爱心周记,寻求帮助
要了解青春期,碰到问题,要克服害羞的心理,积极主动地把自己问题告诉你的父母、老师,向他们寻求帮助。如果觉得难为情,也可以通过每星期的周记。教师可以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及学习上的困难,许多学生都能够主动写周记向老师倾诉心事,寻求帮助,能很好地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面对青春期的儿童的种种问题,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发挥资源优势,为孩子创造一个爱心教育的良好环境,青春期的孩子就一定能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高鸿鸣、刘金华编《人生心理辅导大全 》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2]马建青著《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