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流失看新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新疆高校人才流失已不是个别现象,任其发展将会影响到新疆高校的正常运行,造成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文章切实分析了新疆高校人才流失的特点和原因,以及人才流失对新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新疆高校人才流失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人才流失 新疆高校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结构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校的建设水平。新疆共有34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13所,大专院校21所;国家“211工程”院校2所。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疆高校的人才流动越来越明显。而新疆高等院校作为新疆本土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对于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分析人才流失的状况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才流失,对于新疆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近年来新疆高校人才流失特点
  1.1 流失人才中高层次人才、中青年人才居多
  流失的人才当中,多数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多为单身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在原单位没有什么牵挂,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如有合适机会便选择留在当地。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取得了高级职称的教师,选择调动到其它单位,多为夫妻双方举家迁移。以新疆大学为例,2010-2012年期间流失的人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4%,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4%,30~40岁教师占72%,41~45岁教师占16%。
  1.2 近几年人才流失明显高于往年
  一定数量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属于正常现象,但较之以往过高的人才流动率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基于经济发展状况等各种原因,新疆高校近几年人才流失数量明显高于往年,例如,自2009年起,以新疆大学为例,流失人才数量从2009年的17人,锐增到2010年的42人,2011、2012年稍有缓和,分别为34人、28人。
  1.3 流向疆外或国外的教师居多
  因学校从改善学缘结构、提高学历层次、拓宽教师视野等因素出发,多选派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但这同时增加了教师外流的可能性。即便学校与教师签订明确服务年限的协议也没有任何约束力,部分教师选择履行违约责任后离开原单位,更有甚者,少部分教师不与原单位打招呼、选择放弃人事档案等而直接脱离原单位。以新疆大学为例,2010-2012年期间流失的人才中,流向疆外或国外的教师占到了流失总人数的71%。
  2 人才流失对新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2.1 影响人才队伍结构优化
  新疆高校人才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骨干人才的流失,一方面使新疆高校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到了新疆高校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优化。而外出学习取得学位教师的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缘结构的优化。
  2.2 影响人才队伍思想稳定
  流失人才在新的工作单位获得更优厚的待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于坚守岗位的其他人才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他们极有可能产生链锁效应效仿那些先行者,这就从思想上冲击了人才队伍的稳定。①
  2.3 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高校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包括学校培养人才所花费的显性成本,如培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所花费的培养费和工资、福利等等,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人才流失造成的隐性损失,如高层次人才流失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团队建设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隐性损失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
  3 新疆高校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3.1 主观原因
  依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人类因生理需求而追求物质的满足是所有层次的需求中最首要的。随着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和人们观念的转变,高校中一些青年骨干教师纷纷选择移居国外或到待遇更好的地方工作。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生来说,物质待遇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成家立业等诸多需要用钱的状况。而一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人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也希望过上经济更为充裕的生活。
  还有一部分流失的人才是因夫妻分居、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家庭因素选择离开原单位的。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不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夫妻双方通常会选择放弃一方的现有工作而到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另一方所在地去工作。新疆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低,为使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流失人才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还有个别流失的人才是因为家中老人患病无人料理,迫不得已才选择离开,到家庭所在地以方便照顾老人。
  3.2 客观原因
  新疆地处祖国最西部,无论是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还是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等各方面考虑,新疆与中东部其它省市相比都不占优势。所以新疆高校与中东部高校、甚至是与西部其它省份高校相比,在地缘上处于劣势。除此之外,从“七·五”事件之后人才流失数量激增就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安定也是诸多流失人才考虑的首要因素。
  从学校内部环境来说,人才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满、学校用人机制不完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少、人际关系不和谐,都会造成人才队伍不稳定和人才外流。
  4 缓解新疆高校人才流失状况的对策
  4.1 优化学校内部环境,搭建利于人才成长的平台
  外部环境的优化相对内部环境来说并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首先从学校层面出发,形成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②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转变用人机制,对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实现其强烈的事业追求和取得成就的愿望,③真正做到“事业留人”。
  4.2 提高优秀人才待遇,关注人才心理因素
  一方面,创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真正实现按劳分配,通过优厚待遇来冲抵地缘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这里的待遇包括在工资、晋升职称、科研激励、培训交流机会、住房、子女入学等各方面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关注人才的心理因素,让教师对学校有情感上的归属感,增加对边疆教育事业的忠诚度,学校要体现组织上对教师的关怀,听取教师的心声,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总之,要力求做到“待遇留人”、“情感留人”。
  4.3 健全劳动契约制,健全风险管理
  新疆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劳动契约制,约定合同内容,用法律手段维护合同的履行,同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搞清楚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建立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做到防微杜渐。
  注释
  ① 李钦辉,谢振凯,鲁二斌.“弱势”区域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对策研究[J].理论园地,2011(12):263.
  ②③何军,李金霞,韩瑞军.“十一五”期间河北省高校人才流失现状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3):101-10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及教师队伍整体状况,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新转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同类院校在调整
摘 要 如何培养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是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基于我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性质、地位,结合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培养措施。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f Local E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成核荆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聚丙烯成核剂的种类、产品、新品种和最新研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2011年7月12日,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供应商科莱恩在亚洲推行一系列改善其Tangerang工厂周边社区教育、安全、健康和环境等社区计划。
随着社会风险的愈演愈烈,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首创的"风险社会"成为我们当下的时代语境。内生于社会有机体内的社会风险随着社会有机体的演变和发展也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呈现出与
在生产实践及科学实验中,经常要进行许多试验,以获得各种变量对最终产品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因此,试验设计是一个致关重要的问题.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地安排试验,以及对试
期刊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的多元特色教育模式,我校近年探索“721”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有了一定的成果。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也是许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大学老师正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在指导青年教师授课及工科数学教学中运用反例法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 工科数学 反例教学法 教学实例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