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圣像画有着许多的表现方式,以《受胎告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采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不仅表现了《圣经》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而且还完整呈现了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像画有着许多的表现方式,以《受胎告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采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不仅表现了《圣经》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而且还完整呈现了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马利亚接受上帝的要求,从而使得耶稣完成道行肉身的这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或者也可以说,这个充满张力的瞬间也赋予了《受胎告知》这个母题以更多的活力,从而也成为了艺术家们喜闻乐见的创作载体,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以其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的归纳和理解,以天使加百列的手势变化为切入点,对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此类作品进行了比较,透过画面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报喜天使加百列和恭顺的信女马利亚之间的手势和姿态变化的分析,反映出基督教会和人权之间力量变化的此消彼长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2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标志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创新涉及得很少,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广进程。“研究性学习”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探寻知识的主动性、解决问题
一、问题提出 当前的音乐教育,因为没有明确的审美原则和标准,所以造成学生认识的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以“音准、节奏没有错误”为判定音乐美的标准。在一些学生看来,只要将曲子弹完或把歌曲唱完,音乐表演没有音准、节奏的错误,音乐就是完美的。 误区之二:以“好听”为标准。可是“好听”只是个人的感受,不一定是人们共同的标准。每个人的爱好、修养、志趣不一,结果相去甚远。 误区之三:以音乐表现“完整
个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对个性下了定义:“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教育的实质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