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管理政策的创新和选择,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家庭农场的出现不仅能够对农业生产的环境进行改善,也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有效帮助。基于此,对家庭农场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家庭农场;农村经济;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71
  所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家庭农场是较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内在需求的一种经济发展制度。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零散的个体农业户由于自身不具备承受风险的能力,同时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种植效率低下的问题,已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利益。家庭农场的应用,能够让农村在经济发展中逐渐由零散的个体户逐渐向合作和规模化的方向转变。因此,在当前市场发展的环境下选择家庭农场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落实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1 家庭农场的基本概述
  家庭农场一词起源于欧美,在我国,其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进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且以农业收入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了农业规模经营生产的一大主体就包括家庭农场,在之后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一次提到了家庭农场,大力鼓励承包土地逐渐转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一政策的提出,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商品化的转变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减小城乡贫富差异。家庭农场的发展,能使农业从保证功能逐步发展到盈利功能,克服资格不足的小农经济问题,提高商品化程度,能够提供社会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1-3]。此外,家庭农场的建设要比普通农户更注重自身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以使政府监管工作更快、有效地实施。
  新式的家庭农场在生产方式上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经济,与传统的种植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生产的方式上,家庭农场集结了传统种植方式所具备的优势,不仅能够保障规模生产的低利润,还能够使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家庭农场和传统小农经济之间的合作。农户自身的独立法人资格,既能够帮助其在办事的过程中得到法律的保护,又能够避免发生经济利益纠纷。
  2 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
  2.1 缺乏一定的政策扶持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家庭农场的地位,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家庭农场仍然缺少有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计划,而且部分地区根本没有制定与家庭农场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对家庭农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家庭农场是一种实体性的经营农场,与家庭小农经济非常相似,而在开展方面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需要更多的农业优惠政策的支持。如果区域政府能做好有关政策支持的工作,那么对家庭农场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2.2 缺乏大量的土地资源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定的整合土地资源,然而部分的农户自身不愿意自家土地被家庭农场兼并,从而导致土地资源缺乏,或土地的连片生产无法进行,这就为家庭农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另外,有部分农户没有做好配合,导致土地构成无法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种植管理的难度。
  2.3 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
  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保障家庭农场的经营顺利进行,这些资金中包括土地资金和管理费用等内容,而大部分农户中都无法接受多出来的这些费用。家庭农户也是一项经营实体,融资的方式也是十分的多样,所以相关的信贷扶持工作就应该做到位。
  3 家庭农场的发展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在宣传力度上,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或者发展方针,广泛宣传家庭农场能够带来的效益,使农户和相关基层干部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农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优势。营造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氛围,让更多的农户都能够参与到发展家庭农场的落实中来,激发农户自身建设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到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完善相关的土地信息流转网络和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的制度,使家庭农场在建设实施前得到良好的基础。
  3.2 完善培育机制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涉农项目、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等方面工作的投入,使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但完善各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转变,建成相对完善的体制,提高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活力,使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改革呈现出一个新面貌,使家庭农场制度能够准确地落实到位,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3.3 突出培育重点
  各级地方政府应做好农业项目、农机配套等内容的扶持优惠工作,出台相关的农业发展策略,加快落实农业发展的速度,通过家庭农场的发展典型,实现农村种植工作的快速落实。生产扶持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应注意加大惠农强农的政策力度,新增的农业补贴逐渐向新兴的职业农民方向靠拢;在金融信贷工作上,应建立担保基金制度,使新型职业农民自身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农业的保险上,也应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的扩大工作,使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农户就能够在家庭农场经营中获得到更多保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稳步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有效帮助。
  3.4 创新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使农业金融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得到创新和提高。对此,可以通过使用金融租赁、集合贷款等方法来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家庭农场的经济发展得到良好的保障。基于此,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就需要受到更多重视,不断完善建设体系。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网银、电银等金融服务项目在农村中开展的途径开设,使一个多元化的服务格局能够得到良好的落实完善。同时,还应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的方式。1)引导农户自愿进行互助担保。2)鼓励农户,使农户能够同时在商业担保机构中实施农村担保业务。将信用评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健全,建立健全农户信用的相关记录体系,实施一项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的风险。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降低農村信贷的门槛,使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能够受到更多资金的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提高[4-5]。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对农村经济的提高投入了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当前情况下我国农业实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摸索和调整,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发展的基本状况。可以通过激发创业人员自身建立家庭农场的积极性,更新型的电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止步于此,还应做好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晓芳.浅谈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2020(03):16.
  [2] 黄丽华.浅议家庭农场管理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5(07):228.
  [3] 杨光斌.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J].中国经贸,2016(08):49-50.
  [4] 王丽娟.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2):10-11.
  [5] 段敏.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8(02):6.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在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性的任务,防沙治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十分重要.植树造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方法,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而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农业技术也取得了很多进步,但在落实到实践应用时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在不断改革中得到完善,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发展。广西贺州市在集体林权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当下林业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基于此,对广西贺州市集体林权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森林资源;集体林权改革;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
对辽宁省丹东市农业土地生产托管服务推广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当地在农业土地生产托管服务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将小农土地与现代化服务相结合,以提高
构建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有利途径.基于此,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摘 要 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江西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挖掘特色、增强联动、加大宣传为内生路径,以加强与国际市场链接和借力提升为外延路径,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实现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内生路径;外延路径;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很多产业已经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融合,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要取得发展,必需改变管理模式。当前,农业发展举步维艰,需要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基于此,论述互联网和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经营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现代农业”;营销思维;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乡土树种种植情况.乡土树种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具有先天优势,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林业建设质量.基于此,分析了乡土树种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非常重要一种用材树种.基于此,针对石长溪国有林场杉木经营情况展开深入的分析,从以往的经验中找出现存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保证杉木经营管理
摘 要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收官阶段,国内山区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要想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仍然需要对脱贫攻坚进行进一步深化,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起来,推动农村地区从脱贫向振兴顺利过渡。基于此,对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万木镇桃子村为例,分析山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