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之风,当今之雨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一大批年轻的画家,重新回归到唐宋画家画传统的“正宗大道”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令人欣喜的,而刘亨正是其中的一位先行者、佼佼者。
  刘亨是为中国画的传统而生的。致力于“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国画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他自觉的使命。
  中国画的传统,有正奇之分,好比太极图由阴阳鱼合成。潘天寿先生曾分析中国画传统,以“严于规矩法则”,注重“画之本法”,以形象塑造为中心的画家画归于“以平(正)取胜”的“科班”,而以“忽于规矩法则”注重“画外功夫”,以笔墨抒写为中心的文人画归于“以奇取胜”的“票友”。大体上,明代正(德)嘉(靖)之前的传统,以画家画为正宗;而隆(庆)万(历)之后的传统,以文人画为大雅,20世纪以降,中国画所传承的传统,主要是文人画,因其高雅、创新、先进,并具有民主性、人民性的“精华”。而画家画的传统则受到排斥,因其匠俗、保守、落后,并具有封建性、贵族性的“糟粕”。
  刘亨学画的时代,正当文人画的传统大行其道。被为“20世纪传统四大家”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都是文人画史上单然独立的大师;新华书店中铺天盖地的“怎样画葫芦”“怎样画小鸡”等等传统的技法书所传授的,同样也是“逸笔草草”的文人写意。但是,刘亨却于一面倒的文人写意传统中突围而出,把精力用在了唐宋画家画的传统上。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当时二玄社的复制品尚未普及,唐宋的画迹人们还很难见到。
  刘亨出生于书画之家,家学渊源,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以如此的条件,他画文人写意,相比于缺少书法基础、就写意画学写意的青年,自然有利得多。所谓“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实际上只是文人画,尤其是写意画的基础,在这坚实的基础上的“逸笔草草”作“不求形似”的抒写,他的前途肯定十分可观。但他却转向了以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为基础的画家画,这就更难能可贵。
  刘亨对唐宋画家画的认识,并不是时下与写意画作对称的“工笔画”,而是工笔意写,明清盛行的文人写意是对唐宋画家画的奇正相生;近世所谓的“工笔画”,则是对唐宋画家画的误读。明清文人写意的泛滥,是胡涂乱抹的“所谬甚矣”;唐宋画家画的末流,正是“工笔画”的刻板和僵滞。
  
  基于這样的认识,又挟书法之长,经过了造型的斩关训练,刘亨于人物、鞍马、花鸟、山水无不擅长。他用率意的笔墨配合严谨的造型,所作布局丰满,富于景深的曲折穿插;形象生动,高于真实的形神毕观;赋色明丽,摄于自然的天工清新;笔墨精妙,出于书法的蕴藉淋漓。一画之制,必“严重以肃,恪勤以周”“注精以一,神与俱成”。“已营之,又彻之,已增之,又润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复之”,“必重复始终,如戒严敌然后毕”。其“不敢以轻心挑之,不敢以慢心忽之”,如此,相比于文人写意的翰墨游戏,以画为乐,简直是“顾其术亦近苦矣”。然而,他却以苦为乐,乐在其中,这就是所谓“工匠精神”。长期以来“工匠”一直是中国画传统中的一个贬义词,致使有些前辈的耆宿斥赵幹的《江行初雪图》为“匠气”,斥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为“工匠的水陆画”,斥宋画为“只有工艺的价值,没有艺术的价值”……致使中国画的传统只剩下了“以奇取胜”的文人画,却摒弃了“以平(正)取胜”的画家画,好比太极图,只剩下了阴鱼,却摒弃了阳鱼,这还能算传统太极图吗?
  今天,一大批年轻的画家,重新回归到唐宋画家画传统的“正宗大道”(张大千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令人欣喜的,而刘亨正是其中的一位先行者,佼佼者。相信从此之后,画家画和文人的传统得以并驾齐驱地传承、发展,整个中国画传统的振兴便指日可待了。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激励经济增长、减缓就业压力、推动科技进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伴随着中小企业实力的日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育人工作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后勤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
隐性腐败,是与显性腐败相对应的另一种腐败类型,其不仅具有腐败现象的一般性特征,还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如法律性质模糊、形式多样、范围普遍和操作伪善等特点。因此,相对于显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也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追求。实现“中国梦”的现实理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精髓,并将这些精髓在新的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特点以及和解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与私了、辩诉交易等其他相近概念作出了简单的区分,随后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以及在刑事诉讼程序中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