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抽签原则分为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1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远期效果与安全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结果 (1)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和结石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取净结石。与常规手术组比较,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切口长度更小(P<0.05)。(3)术后14 d时,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2.9%),常规手术组共发生并发症16例(11.4%),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χ2=2.881,P<0.05)。(4)术后6个月时,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达到优良患者137例(97.9%),常规手术组达到优良患者119例(85.0%),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χ~2=4.784,P<0.05)。(5)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术后6个月时的血清ALT与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在远期有利于促进患者肝胆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随访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壳聚糖/碳纳米管(CNT)修饰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AFP)检测的新技术。方法采用壳聚糖/CNT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共价键合方式将AFP抗体固定在修饰电极
<正>一、从注重过去到注重未来(战略导向、平衡计分卡)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注重事后评价。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注重基于战略目标系统规划未来目标与达成策略,从事后静态评估转向
基于输入输出理论与阅读写作的机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五种方法,即课前导入法、词汇多样讲解法、小组话题展示法、词句仿写法和小组作文展示法。
介绍了西部钻探测井公司从哈里伯顿公司引进的低频正交偶板子阵列声波测井仪器的组成及技术性能特点。实际推广和应用证明,该套仪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各项技
采用益肾为主,兼施健脾、利水、化瘀、清热、固摄等法、自拟方(淫羊藿、黄芪、牛膝等),同时配合激素和抗凝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1例,总有效率95.1%。提示本法对本症的高凝
名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地方经济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坚强保证。名牌的创立不仅可以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一
为了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呼吸代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BPA和NP对河蚬的毒性作用。以河蚬为受试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