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CT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66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CT检查时的3种评分方法 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SAP患者240例,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80)和预后良好组(n=160),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于入院第2天予腹部CT检查,分别进行CT严重指数(CTSI)、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和胰腺外炎症CT(EPIC)评分;同时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胰蛋白酶激活肽(TAP)、血管生成张素2(Ang-2)及D-二聚体(D-D)水平,分析3种CT评分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工作曲线法分析3种CT评分对SAP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SAP预后不良组患者MCTSI、EPIC和CTSI评分及血清CRP、PCT、IL-6、D-D、TAP和Ang-2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CTSI、MCTIS和EPIC评分与SAP患者血清中CRP、PCT、IL-6、D-D、TAP和Ang-2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EPIC、MCTIS和CTSI评分联合应用较各单独C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EPIC、MCTIS和CTSI评分与血清学指标相关,且3种CT评分联合应用对SAP预后有较高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正常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正常剂量组采取正常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5 d、1周及2周时的临床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
目的 探讨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AVF)不同血管缝合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1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A、B、C组,每组均接受AVF术;A组采用连续缝合法、B组采用间断缝合法、C组采用连续-间断缝合法,比较3组术后24 h、6个月及1年时的瘘管畅通率,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内瘘狭窄血管内径、狭窄部位峰值流速(Vmax)、扩张期最大流速(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动脉横截面、横断面积及肱动脉阻力指数(RI);观察3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出血、血栓、内瘘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