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地理分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要求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内学完,在初二就会考结业。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差,难以理解,初二不只是学习新内容,还要全面复习并参加会考,那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很好地说明事物的表象,有利于区别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会看图,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从图中找到有用信息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比如笔者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准备拼图,以游戏的形式,自己动手拼接,然后再分组练习,看哪个小组拼得最好。这样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运用联想记忆回答每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点,有的像人头、警帽,有的像孔雀、大象头,等等。学生回答踊跃,气氛活跃,然后在他们比较熟悉的时候,再教他们画地理简图,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学生在游戏玩乐中更加愿意去学习、参与。再比如讲长江、黄河时,教师边说边画它们的简图,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画图,把文字内容落实到图上,这样学生在看图画图的过程中也就掌握住相关的知识了。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例子,个别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较差,唯有地理学科学得很好,究其原因发现有一共同点,就是他们学会了看图,把知识点放在图上去理解学习,图文结合,这就使地理学习变得很轻松。由此可见,地图是多么重要。
  二、生活实际与地理教学联系的密切性
  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比如笔者讲聚落的知识,乡村逐渐演变为集镇又由集镇转变为城市。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笔者把自己刚毕业时、十年前及现在的学校所在地的照片,逐一做了比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变化,即人口和建筑物的增多使我们的乡镇逐渐向城市演变。然后让学生思考:以前大片的农田正被成片的建筑物所覆盖,而人口增加需要的粮食又从哪儿获得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目睹了家乡的繁荣兴旺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教师这样针对社会和生活中普遍关注的地理问题,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就会感到学有所用,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
  三、趣味性与地理教学的关联
  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晦涩难懂,有的难以识记,所以笔者经常会运用一些通俗易懂、有趣的民谣、谚语或谐音进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有些地理知识内容只能靠机械记忆,如果教师采用灵活、新颖、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变死记为巧记,也可使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能掌握知识。例如笔者在讲解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时,用“一匹飞马上还印了日文”的谐音将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还)、印尼、日本和文莱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串连起来,令学生印象深刻,不仅省时,而且可长期刻在其脑海中。
  地理课堂有时也会用到谚语、诗句来辅助教学,如讲解我国西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讲述气候垂直变化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黄河泥沙多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形容长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运用通俗易懂的谚语、诗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四、最新原则与地理教学的结合
  人们往往对最新发生的事情怀有强烈的好奇心。记得近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时,笔者在地理课上及时让学生讨论地震的最新消息,同时思考:为什么日本地震频繁出现?地震产生的后果是什么?特别是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核污染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对此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同时教育学生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时事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要充分利用各种时事教育机会。
  再比如9月23日正好是秋分日,这天上课时向学生提问当天的太阳直射点及昼夜长短情况,到12月22日冬至时,上课时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走向,这时阳光射入屋内的面积有多少,对于这些学生通常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比较好理解。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跟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传达地理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行政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加强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建议。
在中国目前情境下,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社会网络寻求稀缺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以2002-2006年我国上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要当好班主任是非常困难的,初中年级的班主任更加难当好。上了初中以后,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可以独立了,就极力想要摆脱家长以及教师的“监管”,你不可以再用以前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了。他们有自己的小秘密,班主任和他们谈话时也不像以前那样轻松愉快了,他们会自动保留一些内容不对外人说。这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怎样做好初中班主任,笔者认为,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班
本文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数传模块的无线寻址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建。提出了寻址接收的概念。系统采用和编码芯片PT2262配套使用的解码芯片PT2272进行解码,通过单边机控
为了实现家庭用灯的智能化控制,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和WIFI相结合的LED智能照明系统。系统从硬件电路的低功耗、ZigBee节点的多休眠和WIFI传输数据更方便等方面进行了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太注意实验的真实性和探究性,尽做些验证性实验,有时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当实验效果不明显时,教师牵强地解释;当实验
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思想政治课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内容、特点和目的决定了它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但当前的高二理科班政治教学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高中政治学科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中主要靠教师的灌输,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有效教学成为
中学时期是学生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有激情、有朝气,由于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只要是认准的事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因此,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好时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为他们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其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形成有效的教育.我校是一所寄宿式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在校上晚自修.如何使学生进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