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对冠脉结扎诱发丘脑束旁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在心肌缺血性疼痛感受中的作用以及阿片受体在此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分别记录SD大鼠痛觉敏感神经元(PSN)的基础放电、冠状动脉结扎(CAO)即刻及其后60min内隔5 min一次的放电频率.实验分三组:单纯CAO组;芬太尼组,在CAO后15 min静注芬太尼0.01 mg/kg;芬太尼-纳洛酮组,在静注芬太尼15 min后,静注纳洛酮0.04mg/kg.结果63个PSN中36个在CAO前后放电频率没有改变,1个在CAO后放电频率明显增多,将后者分组进行实验研究.单纯CAO组(n=9),CAO后即刻细胞放电频率明显增加,5~10min内达到高峰(P<0.01),在实验记录的60 min内一直维持相对稳定的高频放电.芬太尼组(n=6),静注芬太尼后细胞的增频反应被明显抑制;芬太尼-纳洛酮组(n=6),静注纳洛酮后芬太尼抑制作用被完全取消.结论①CAO可以诱发大鼠急性内脏伤害性刺激感受(内脏痛反应);②Pf参与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内脏疼痛)的中枢感受;③阿片受体在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感受(内脏痛感受)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平面法、多普勒压差降半时间法和实时三维容积法检测18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并和34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分别在二尖瓣狭窄组和对照组内,二维平面法、压差降半时间法与实时三维容积法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均呈高度相关(二尖瓣狭窄组:r=0.98,r=0.89;正常组: r=0.94,r=0.91); 三维容积
目的观察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将服用过通心络胶囊前、后患者血浆ET、CGRP含量分别与常规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心患者血浆ET增多,CGRP略减.加服通心络胶囊后,ET含量回降幅度增大,CGRP含量增多,升幅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通心络胶囊促进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ET回降,促进CGRP产生,有助减
目的通过大鼠自体平滑肌细胞移植,观察其在心肌缺血区的存活情况,探讨对心功能的作用.方法用酶消化法从SD大鼠的输精管组织中分离、提取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4周.细胞移植组(10只)将BrdU标记的自体平滑肌细胞直接注射移植到冠状动脉结扎后4周形成的心肌瘢痕组织中;对照组(10只)注射同等剂量的DMEM培养基.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对比移植前和移植后12周的心室形态以及心功能状况.心脏病理标本用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在上海市社区对照人群、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进一步探讨其与血脂变量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428例个体,其中健康对照组109名,高血压组319例.结果发现LDL-R基因型有3种,即(+/+)型、(+/-)型、(-/-)型.对照组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0.9%、27.5%、71.6%;(+)等位基因频率为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