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民间文化批评理论的重要收获——评赵德利新著《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偏重时序性思维的国家,叙事文学从创生以来就具有明显的讲述民间生活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成为作家创作的关键词,批评界也在90年代兴起民间文化批评的热潮,一批理论家更在着手构建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方法。赵德利教授的《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版)就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专著。
其他文献
2010年11月,湖南某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人情与腐败”的辩论会。在开篇立论阶段,正方一辩从官场、学术、商业等各个层面的腐败展开论述,认为过度泛滥的人情正无孔不入地渗透社会形态的各个领域,成为滋生腐败的蛀虫;而反方一辩则澄清了人情的概念,认为人情是人与人之间纯粹、美好、质朴的情感,而沦为“腐败幌子”的人情所附带的种种消极属性已然扭曲了人情的原貌。进入自由辩论环节,正方坚持反对过用人情,尤其打着人
东西的小说直面当下的生活本质和人类面临的困境,他不断地剥落浮华芜杂的生存表象,从而坦露出无情的生活真实、生存的无奈及人的无处可逃的宿命。但他作品整体趋向荒诞、夸张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我们都不可避免的碰到隐喻的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文化,发现英、汉民族文化的畀同,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