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低碳型景观初探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低碳理念的产生,现代城市景观与低碳理念的结合已是大环境下的一种趋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高碳排放的压力,使城市逐渐变成宜居的生态城市,是现今城市公园绿地所担负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低碳;低碳设计
  现今,过度的资源、能源消耗和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导致了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从而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温室效应的全球变暖。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对应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正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理念研究的深入,将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引入低碳这一概念是大势所趋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高碳排放的压力,使城市逐渐变成宜居的生态城市,是现今城市公园绿地所担负的重要责任。
  一、现代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城市景观有了更新的认识。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市民在城市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善城市高碳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等生态功能。因此,优秀的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环境优美,参与性强,而且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因此城市公园绿地也将在缓解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方面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低碳对现代城市绿地景观的影响
  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城市绿地景观就是协调“城市-人-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趋于和谐的方向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坏境,全面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低碳发展是一种趋势,而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挥自然的能动性,利用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完成碳的吸收。由此可以得出,低碳型景观的主要手段除了通过节能减排等技术手段,还可以增加生态环境的固碳能力。因此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增加绿化量,引进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等方式,完全可以实现既能够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的双重效果。这是能够最有效的实现发展低碳战略,缓解城市生态的重要方式
  三、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要素设计
  (一)地形的低碳性景观设计
  地形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也就是我们古典与案例所说的“堆山”。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寻找土方“挖”和“填”的平衡点,尽量减少土方运输工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景观设计师对地形进行人工塑造的实践过程中,应考虑因地制宜,将人工改造和实地情况相结合,尽量减少地形改造,从而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是减少对土壤生态的破坏,可以减短生态恢复的时间。
  (二)植物配置中的低碳性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中,是构成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群落的主要骨架。在低碳理念下,我们即要求减少建设和养护过程中碳的排放,还要要求植物本身有较高的对碳的转化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营造植物景观方面有了标准。
  1.选择高碳汇的植物
  在分析某种植物的碳汇效应时,应该综合考虑其生产、运输、种植,养护等多方面的能源消耗。因此我们会选择乡土树种或者桉树、相思等具有很高的碳汇能力树种。
  2.植物配置形式的选择
  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形式不论是从固碳的能力还是从后期养护管理所消耗的资源来看,其碳汇能力要高于单一的纯人工林。
  3.植物的群落结构
  城市公园绿地中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类型会有不同的释氧固碳效果。群落结构越丰富的,释氧固碳能力越强,因此乔灌草型是最佳的植物群落结构。
  (三)能源利用中的低碳性景观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对生态环境基本不会造成破坏,因此也可称为“清洁能源”。在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设计中,在保证其美观的同时,可以将能源利用的新技术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来,不仅能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做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因为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外观及形式具有了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
  (四)材料应用中的低碳性景观设计
  在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科学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是低碳社会的首要原则。由此可见,在城市公园绿地的景观营造中应尽量使用有益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康健的、低耗能的绿色环保的材料,如竹、芦苇等。另外还可以使用循环再生材料,其再次利用的可行性高,在拆除后,还有可以再回收的材料作为景观材料,还可以使景观产生独特的审美趣味。
  四、结语
  低碳理念起源于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绿地设计更需关注生态环境,要求高碳汇低能耗,因此,在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减少地形改造产生的能源消耗;适地适树增强园林植物的碳汇功能;正确选材、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降低园林建筑、小品的碳排放,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限度地增强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可以预见,城市公园绿地的低碳型设计将成为园林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希望本文能为丰富和完善低碳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理论提供一点建议,为低碳园林的设计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惠惠.节约型园林景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
  [2]杨雪澜.低碳在植物景观设计艺术中的表现形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10)
  [3]何云玲,张一平.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植被相互作用研究[J].高原气象,2004 (03)
  [4]张颖,李勇译.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廉毅,季晓莉.低碳化城市景观设计的对策与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1(03)
  [6]王淑华.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研究[J].生态经济,2010(12)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产科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实现优生优育。方法:通过语言、图像、文字、示范教育,对社区孕产妇进行针对性教育,了解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健康教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沁阳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情况,从农村文化建设的设施规划、指导扶持、文化活动创新、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设施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沁阳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
摘 要:城市广场最早起源于欧洲,常用于游行、操练、观赏、集会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和人流聚集的场所,其更多地表现在提高城市需求,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对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进行探源,从城市广场的职能、形态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分析城市广场设计未来的方向与定位。  关键词:城市广场;职能;形态;趋势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在一个城市中,是这座城市的核心,
随着我国环境设计教育的进步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如何使环境艺术专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仍然得以健康发展,就必须尽快加强和改进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体系。本
摘要:自然界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万物的生存依托于自然也改造着自然。而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固定空间体,是连接人与自然环境的媒介,也毫无例外地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环境组合体,在茂密的山林间,一组当地特色的木制建筑屹立于山腰,背山面水,前方小溪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后方在蔚蓝天空映衬下一座座崇山峻岭巍峨盘旋,静中日月有影,动中风雨有声,闲中诗酒有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其病程隐蔽,进展缓慢。虽然早期药物治疗能延缓AD的发展进程,但目前尚无彻底的治愈方法。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靠
摘要:现代装饰画不再单局限于美化环境的作用上,它在现代美术与现代设计理论与风格的影响下,有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现世的时代气息,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体系。现代装饰画中的构图形式是其形成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分析现代装饰画中的构图形式和作用,来体现它对现代装饰画创作的意义。分析表明,现代装饰画的发展趋向离不开构图这一大要素,并且它们在现代装饰画的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装饰画中,不同的构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5日发布了一份最新气候变化报告:科学家展开的模拟研究显示,如果从现在开始逐步淘汰使用寿命已满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那么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