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努力读懂学生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任何的数学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懂学生
  当今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是师生互动、建构智慧生成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必须要从读懂学生开始。要读懂学生,就要了解学生情感上的需要、明确学生知识上的需求、明白学生思维上的需求等等,最后精心预设才能使教学建立在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
  一、为什么要读懂学生?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1.为什么总有学生提出一些课前我们没有预设到的奇怪问题?
  2.这个知识学生早就会了,课还怎么上下去?
  3.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怎么学生的差异如此之大?
  4.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知识,学生还是错?
  ……
  然而不仅仅是老师,学生也存在困惑:
  1.數学课上,老师都讲了半天了,我还是不明白。
  2.今天老师老师让我们做了好多练习,重复的题都已经做了N次了。
  3.老师让我们做练习,还没做到一半,又开始上课,我想自己动手做完。
  ……
  出现以上的困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学生。没有真正读懂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低估学生的水平;没能走进学生的世界,没有真正读懂学生的心理。如果我们老师能了解学生的心理,能读懂学生,以上的困惑就应该能够解决了。因此,《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读懂我们的教学对象,必须读懂我们的学生。
  二、如何读懂学生?
  1.努力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跨进校门的时候,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又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有自己的思维经验和方法。而我们知道,所有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应有的学习起点”,也要重视学生“现实的学习起点”。学生“应有的学习起点”和“现实的学习起点”是怎样的呢?学生“现实的学习起点”和“应有的学习起点”有多大差距呢?因此,读懂学生很重要,要读懂学生必须从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做起。教学中如能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再进行教学,必将事半功倍。
  (1)读懂学生的生活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思考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什么生活经验?如果能准确把握住这一起点,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例如,在《年、月、日》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对“年、月、日”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时我们不必一一概念式地填鸭介绍,可以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出一年、一月、一日大约有多长。
  生1:今年春节到明年再过春节是一年。
  生2:我的弟弟是今年11月18日出生的,明年的11月18日,我弟弟又长大了一岁,就是过了一年。
  生3:老师从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就是过了一个月。
  生4: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
  ……
  学习“年、月、日”这样的内容不像学习时分秒,老师不可能让学生现场体验。课堂上,不妨放手让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让同学们回味已有生活经历。将学生记忆中的各种“年、月、日”的体验调入“前台”,就这样轻松地把年、月、日的时间概念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如果我们可以读懂学生的生活起点,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更“简单”。
  (2)读懂学生的思维起点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老师预设的有很大差别,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原有的思维起点。只有读懂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思维起点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在一年级下学期,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题目,问学生:缺了几块砖?
  教学中很多老师会让孩子先画一画,再数一数。
  然而学生的画法并没有像我们老师所预设的,出现各种画法:
  我们看来没那么难的题目,学生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因为我们没有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一年级学生的空间思维弱,砖的排列规律对于他们来说也非常陌生,即使孩子画对了,因为一年级是使用铅笔的原因,画完以后数也是很容易出错。我们却要孩子画了再数,这样其实挺为难孩子。
  有的孩子说这样更容易:
  他是这样想的:“我发现每一层砖块的数量都是同样多的。首先数一数就知道完整的一层有5块砖(2个半块算一块);然后一层层地看,再数数每一层现在有几块砖,用每层一共的5块砖减去现在有的砖块数,就算出每一层还缺了几块砖;最后再把各层缺的砖加起来,就知道一共缺了几块砖。”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课堂上老师只有读懂学生的思维起点,从而说学生能理解的话,做学生能懂的事,学生才会说得好,做得棒。
  2.努力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思维与新知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形成动态资源。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住课堂中意外生成的动态资源,因势利导加以利用,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会更加灵动和谐。
  (1)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认为,改善教学行为、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出发点是: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曾听过吴正宪老师上《角的度量》一课: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尝试测量角。(如图1)
其他文献
[摘 要] 德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学生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热烈的心理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应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一、德育的重要内容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培养阶段,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限于成绩,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要求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在进行数学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把多媒体和学习内容融合起来,增加他们的数学意识,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等,促进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所谓乐趣,顾名思义,快乐而有趣的事则为乐趣,走过天真烂漫,走过岁月的懵懂,走过青春的悸动,迎面而来的依然是人生永不停息的脚步,追求、信念、奋斗……  在我七岁那年,我找到了属于我的乐趣,那便是诗词。文字为房,标点为窗,构成了一副优美的意境。这便是诗词的学院,院内,有头绾发髻,身着长袍的古人,有轻摇小扇,挥毫泼墨的学者。有人生得意、笑傲江湖的畅快;也有黯然神伤,把酒当歌的悲呛;有一心为国、舍生取义的
一、案例背景  四年級时,小文对英语学习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课堂上,她总是像旁观者一样游离在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要么盯着书本或天花板发呆;要么像“手工制作课”一样,对书桌上的用具进行“奇思妙想”的搭配;要么将很多垃圾堆放在课桌上,连英语课本的影子都看不到。不论是其他学生踊跃地回答问题,还是笔者有意地对她进行督促和提问,都不会提升其课堂注意力,甚至课堂上发生的趣事儿也不会改变其状态。小文奇怪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包含教育者对孩子的爱。因为爱,可以把腐朽化为神奇,朽木也可雕铸。  四年前,坐在我校教学楼北楼的一年级办公室,经常会听到一(2)班学生来告状,这个说小杨做了什么什么,那个说小杨搞了什么什么,小小年纪,成了办公室老师、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中的大名人,其
【摘要】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是团队工作可持续发展及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必然要求。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通过阵地建设、团校教育、活动育人以及队伍完善等路径,促使少先队员在初中阶段实现向共青团的无痕过渡,早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团队一体化;团员引领;队员发展  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一直积极推进共
【摘要】在内蒙古选取了三个不同的典型草原,用植物样方法和土壤采样法,对植被和土壤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了水分对上述两者的影响。结果显示:降水量的差异,导致了不同草原的植被和土壤呈现出不同特征。通过分析发现,植被具有改良草原土壤、促进地气之间水分循环和保持水土等作用。  【关键词】草原植被;水分;土壤  一、 前言  在草原资源丰富的中国,草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草原种类齐全。而影响各类草原分布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本文论述了班主任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班主任的作用、开好“两会”的重要性、班级管理的策略、自身的榜样示范、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等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能有效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信息技术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联系班级
【摘要】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的认知和理解,也可以更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基于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对分组合作机制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以及利用分组合作机制辅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以期更好地为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组合作;小学英语  新课改对小学英语的教学
[摘 要]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最好的活动,如何在绘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我们结合教学实际从多个方面分析和探索,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绘画;幼儿;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  今天,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活动。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中,绘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绘画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孩子们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