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范例 激发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例作品曾一度说成形式固定,导致学生学习思维定式,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被批判;然而,《劳动与技术.》教育又是以实践性为特征的,范例可以起引领、启发作用。这两者之间:用--不行;不用--可惜。怎样让范例作品用之可行?用科学辩证的说法:"扬弃"。于是,我抓住一个"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灵活地使用范例作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范例"局部演示",激发自主探究
  在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生活经验等等的影响,在思考、讨论、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很需要我们老师形象的示范,然而,简单的按部就班的示范全过程,学生会感到自己也会而懒得听和看,更不要说是自主探究了。针对这一现象,可采用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局部演示与问题贯穿演示的课堂范例,这样即有利于学生攻克重难点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快乐学习。这正符合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的目标。
  案例1:纸绳艺术《美丽的春天》的教学,就采用课初局部演示。在上课之初我就进行了顺序截然相反的两种局部演示的制作过程:一种是从外围作起点进行制作;一种是从中心作起点进行制作。这一下子把所有学生的兴趣全都激起了,学生们议论道:老师告诉我们两种制作过程,到底哪种好呢?有些学生说第二种好,这样起点的纸绳头都被压住了,而且不用画圆制作出来也自然是圆的;也有些学生说第一种好,圆从中心是方便,那么椭圆呢,正方形,长方形......第一种方便多了,说第一种适用范围广;有的疑惑地说,二种各有优缺点......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去大胆探究。最终,学生们得出结论是:一、纸绳制作起点要用"压"的技术,结尾要用"插"的技术,作品才美观;二、顺序因作品图形而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其实这就是这一课的重难点,由于局部范例的演示,学生们不光兴趣十足,比较轻松地掌握了基本技能,还会对基本技能进行改进。因此,就有了第3种,第4种......纸绳艺术的表现形式:流水线形--表现动物动感如《狮子》;爆炸线形--表现物体的放射感如《果园》等等。
  二、范例"零整结合",激发主动尝试
  所谓"零整结合"半成品范例的"零"是展现部分自然材料、相关联的废旧物品,"整"就是展示完整的简易的无装饰范例(无装饰的用意是让教学范例更明了的展示于零整材料的关系)。零整结合"半成品范例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梳理作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运用多种工具对各种材料进行反复多次进行加工改造。在尝试的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并围绕着问题的解决不断展开尝试和探究。
  案例2:纸塑艺术《纸制小相框》,在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零整结合"半成品范例。"零"是展现有彩色卡纸、旧挂历纸、生活中各种卡纸的包装袋、旧笔记本封面等做成的简易的小相框的部件;"整"展示就是一个完整的用卡纸做的简易的小相框。简洁明了的作品解题后,马上进行"整"尝试("整"的范例最好每组一个)。"零"尝试效果也不逊色("零"的范例只要一套),学生通过先讨论,后派代表上讲台对各个部件进行小相框的组装来验证他们的正确性。小学生由于好胜心特强,他们会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比较、探索、总结,最后,学生自然巩固了前一课所学的不同纸有不同的质地,同样的卡纸如何环保又合理地使用,同时很有兴趣地掌握了制作纸制小相框基本技能。
  三、范例"病例展示",激发主动创新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一个生长着的植物等都可以来作为课堂的范例,在物质及其丰富的今天,
  案例3:《植物的养护》一课,就采用"病例展示"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教师拿了叶子有点蔫的一盆兰花作为"病例展示"。学生一见到范例,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有的说这盆兰花浇水太少的缘故,蔫了;有的说,有些叶子上有点黄斑,可能它生病了,要治疗......原来,学生是根据对家长养的植物时的观察而得到的感性知识来推断。一节课的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后还进行了创新:周嘉宾、郭丽丽等5位同学不仅向学校花匠王师傅的讨教,还请教周嘉宾爷爷讲养花草之道,自主地进行了二个多月植物如何施肥的研究,最终撰写了一篇题为《农家肥--植物的益友》之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这篇小论文分别获杭州市和余杭区两个一等奖。凌腾通张钦佩等一组针对校园植物如何安全度过放假期的研究--土壤保水研究。最终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见解:(1)"心房"式的覆盖膜设计(盖保鲜膜保水设计):
  "○"表示是一个如人体心脏中门,它一个流向(即自上而下)。
  "△"表示是双向流向,上下畅通无阻的通道。
  作用:覆盖上这样的膜即可以随时施肥、渗下空中降下的雨水......又可以减少水的蒸发,又可以保证植物根部所需的空气......。(2)"地砖式"的铺法:像"地砖式"的铺法,可大可小,对于野外,地上不规则的地方......都可以灵活方便的使用。(3)拓展创新设想:①在我们北方地区,西部地区......少水的地区,若用上我们设计的覆盖膜,就可以减少了地面蒸发。这必将给缺水地区带来福音。②"条带状"征服沙漠。在沙漠的边缘,我们每年以"条带状"的形式,种上抗旱植物,覆盖上"心房"式的覆盖膜后,我们人工只要浇灌1-2次水,就可以让植物生机勃勃--原因:后续之水来自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大,夜晚可以积水,植物自然会长好了。凌腾通、张钦佩等同学组成的研究小组还把研究过程总结成文,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节水型"浇灌的探索》,获浙江省一等奖。
  范例使用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实际,还可以有"阴阳范例"激发自主学习;"相似范例",激发联想;激起学习兴趣;"添加式范例"激发主体探索意识等等。其实,活用范例可以激发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尝试、主动创新的能力。教师教得简洁,讲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刻;教学过程又简练又生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18条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2]蒋志峰.《从人脑功能发展看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1999
  [3]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一年级的语文是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娃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高效学习方法的关键。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怎么上好一节课和怎么向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的娃娃们的课堂要质量,一直以来就成了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与难点。而我认为这与是否能很好地激发一年级娃娃们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有莫大关系,能很好的激发娃娃们的自主合作兴趣成了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年级的娃娃,尤其是一年级上期的娃娃的心理特征
高效课堂是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是一个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活力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童心和灵性,有生命活力的"场所";是一个让学生真正活起来的"场所"。那么,我们应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  一、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就如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
摘要: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生活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生活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目的对甲状腺单发肿瘤腺叶切除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患者,对其实施甲状腺单发肿瘤腺叶切除。结果患者甲状腺侧叶切除后,所有患者病情均未复发,而且肿瘤患
本文通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失磁异步运行电磁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以发电机为主,包括电网,励磁系统和原动机调速器系统在内的整体数学模型,并结合发电机转子涡流场和定子端部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