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某化工园区周边区域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来源 :环境监控与预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20年8月和11月,在中国西南某化工园区周边6个采样点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对5种典型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和7种典型卤代烃(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四氯乙烯、三溴甲烷、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进行研究,明确了区域典型苯系物和卤代烃(BSHs)的污染特征,并评估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化工园区周边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出率均>60%,卤代烃中除三溴甲烷、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外,检出率均>50%。苯系物和卤代烃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14~11.19
其他文献
此次重庆“打黑”,震动全国,效果彰显,影响空前。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另一个与黑恶势力一样激起天怒人怨的顽症,即腐败问题。能不能学习借鉴重庆成功“打黑”的经验,像“打黑”那样反腐呢?应当说,黑恶势力与腐败问题是一丘之貉,有若干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借助和利用公权力失去监督的产物,都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行径,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既得利益链条。因此,从根本上讲,“打黑”与反腐,就理应有许
期刊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HJ 1111—2020)(以下简称《总纲》)的发布实施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分析了《总纲》的主要内容,从标准名称、标准定位、术语定义、标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应优先制定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专项技术规范;按照《总纲》和基础方法类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制定应用领域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结合化学品管理领域的试行技术导则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体系,提
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是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国内外5套不同来源的2015年中国PM2.5年均暴露浓度数据和5种暴露-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E-R)模型,设置了不同PM2.5暴露浓度与E-R模型的25种组合情景,评估了2015年中国归因于环境PM2.5导致的超额死亡数。结果表明,2015年全国(覆盖2826个区县)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