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经验,探讨危急重症妇科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以提高重症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院前就诊的急、危、重症孕产妇137例的资料,并对其病症、护理过程、护理效果等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5例急危重症孕产妇得到及时救治,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8.54%,比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相应成功率高出7%.有4例因失血过多出现休克现象,经现场急救护理,得到复苏.急救护理20 min内,在严密监护下平稳安全转送入院117例,另外有4例安全待产.结论 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应做到:孕产妇急救小组的出诊速度要快,并且要在路途中尽量了解患者的症状,并制订好治疗方案;针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严格的救护流程,并让护士熟记于心;通过理论考核和模拟演练,努力提高产科护士的素质,可以大大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半自动和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方式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728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随机分为半自动复用组和全自动复用组各864支,观察2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时间、使用灭菌剂成本及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发生率、透析器重复检测数.结果 半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分别为(26.443±3.237),(2.172±0.128),(2.157±0.090)min,灌注3.5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ariphl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已经广泛应用.随着PICC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更加关注留置PICC并发症的处理.静脉血栓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有研究 [1] 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性比普通人高7倍,其中血液肿瘤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肺癌和胃肠道肿瘤患者。
期刊
目的 探讨社区创伤的发病规律及院前救护措施,以提高院前救护水平.方法 对我院962例由"120"指挥中心调度出车救治的社区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创伤的特点是以交通事故所致的多发伤为主;院前救护措施主要是包扎、止血、固定、吸氧、静脉输液、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环甲膜穿刺术等,其中包扎止血固定术占92.7%.结论 早期对创伤患者快速的应急处置与正确的医疗救援十分重要,
咽下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彻底洗胃,胃管插入长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洗胃效果.教科书仅注明了成人洗胃胃管捕人长度[1],而对新生儿洗胃胃管长度无明确要求,目前大多数医院常以传统法来测量长度[2],但在实践中发现,此法插入胃管长度、洗胃效果并不理想,为探讨适宜的胃管长度,提高洗胃效果.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2月对48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胃管长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良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术前健康教育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以及术前功能训练等内容的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除不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外其他方面与实验组相同.应用t检验及X2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5 d,10 d及15 d的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5
多重耐药菌(MDBB)是指用于治疗该菌感染的有效药,由不同类抗菌药3种或3种以上产生的耐药菌株[1].MDRB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的传播和流行已受到世界医学界的观注.有效预防和控制MDRB的传播和暴发,不但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还要监测和控制各个环节.ICU患者病情危重,感染患者相对集中,患者机体抵抗力低,易受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常驻细菌为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呼吸机在ICU病房的广泛应
期刊
有研究[1]报道一种新的手术方式(Nikaidoh术),即通过完整游离主动脉根部移植于左室流出道上,将肺动脉移植于右室流出道出口,修补室间隔缺损后彻底解剖根治大动脉转位.近年来,Nikaidoh术用于治疗完全大动脉转位(TGA)或右室双出口(DORV)合并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狭窄(PS)已显露出颇佳的手术效果,术后的形态学上更接近于正常解剖[2]。
期刊
传统的静脉穿刺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1],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
期刊
经桡动脉穿刺已经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具有成功率高、止血容易、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和易于接受等特点[1].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拔出鞘管压迫止血装置较多,方法各异,各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设计制作一种弹力止血带压迫桡动脉穿刺点,2002年以来应用于临床31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有效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不同的吸痰方法与患者的气道黏膜损伤程度及吸痰效果息息相关.临床上常规吸痰法因吸力控制不均衡常易引起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而且常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全程低负压吸痰方法曾有研究[1]报道应用于人工气道吸痰取得良效.为此,我科2007年12月-2008年3月在61例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中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全程低负压吸痰法吸痰,结果示全程低负压吸痰方法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