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梁启超诗文选》(方志钦、刘斯奋编注)有一《梁启超年谱简编》。《简编》关于梁启超与李端的关系是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两种说法: 在“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七岁”一款下写道:“应广东乡试,中举人第八名。主考官贵州李端(园)以妹字之。”而在“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十五岁”一款下则谓:“十月,《政论》出版。同月,岳父李端卒。” 照前款说,李端是梁启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梁启超诗文选》(方志钦、刘斯奋编注)有一《梁启超年谱简编》。《简编》关于梁启超与李端的关系是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两种说法:
在“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七岁”一款下写道:“应广东乡试,中举人第八名。主考官贵州李端(园)以妹字之。”而在“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十五岁”一款下则谓:“十月,《政论》出版。同月,岳父李端卒。”
照前款说,李端是梁启超的内兄,后款却又说李系梁的岳父。两者孰是孰非?丁文江、赵丰田所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版)收有关梁启超与李端关系的三则记载。一则据梁启勋(梁启超之弟)《曼殊室戊辰笔记》,内云:“榜发,李请王(即副主考王仁堪——笔者注。)作媒,以妹字伯兄(指大哥梁启超。梁启勋排行二,字仲策——笔者注。)。”第二则系引自一九○八年梁启超所撰《清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启超以光绪己丑受学贵筑李公,旋婿公妹,饮食教诲于公者且十年。”还有一则出自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三日梁启超为夫人李蕙仙病故所写《悼启》一文:“光绪己丑,尚书园先生讳端,主广东乡试,夫人从兄也。启超以是年领举注弟子籍,先生相攸结婚媾焉。”
据此,可知李端(园)为梁启超的堂兄而非岳父。
其他文献
一如我国的《尚书》、《论语》、《庄子》、《道德经》、《荀子》、《孟子》以至《史记》、《战国策》等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一样,古希腊、罗马的许多有关哲学、历史、法律、天文、地理等的著作,也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言必希腊、罗马,固非必要;但正如我们不能不涉猎《论语》、《庄子》,我们也不可不多少涉猎古希腊·罗马的著作,它们代表人类文化(包括文学)在一定历史时期的高度,而且至今“仍未失去他们的重要历史地位,
和韩南(Patrick Ha-nan)教授约好上午九点钟在社会科学院的小客厅谈一次。我准点到达时已见一位高个子,黄头发,背部微躬的外国客人站在门口和一位青年用中文交谈,讲话虽然慢一些,发音吐字却极标准。不用问,这一定是我要见的客人了。 坐下来之后,话题自然先落到韩南教授的专业上。美国较重要的大学都开设有东方或中国文化专业,其中总有四五个教授是专攻中国文学的。例如在哈佛,目前就有四位专门研究中国文
一九八一年,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合写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刚问世,立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被一些美国著名大学指定为企业管理必读书。这本只有十几万字的著作所以不胫而走,是因为它通过东西方管理技能的比较,向美国企业界等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为什么日本这样一个人口十分拥挤、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会在战后不长的时期内,使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会一个一个地夺走美国汽车、炼钢、造船、手表、照相机、
林品 距离北京环球影城9月20日正式开园营业还有一段时间,关于它的讨论已经热翻了天,先是有内测票的人在朋友圈“炫富”,之后是各种体验报告、攻略、吐槽,此起彼伏。这座“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广、开园规模最大”的环球影城还未真正开业,就已经成为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1964年,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第一次对公众开放,迅速风靡欧美。自上世纪80年代起,环球影城和迪士尼乐园不断拓展海外版图,如今在全球范围
读《中国面向世界》想到的 弗朗索瓦·佘敷华一德硕姆的《中国面向世界》,是一本发人深思的书。 佘敷华(一九一五——一九七七)是法国学者、画家、外交家,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在法国驻华外交机构中任职。他从青年时代起钻研中国艺术,结交中国朋友,注意了解中国生活,对中国文化十分喜爱。这本书就是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最早以英文发表于一九六七年。正象张芝联教授在本书中译本前言中所说的:“余
迩冬兄寄来他的《闲话三分》,这是他在病中不断写的关于谈《三国演义》的结集。过去也曾在报章上发表过,我曾陆续看到过一些,当时觉得很不错,但却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主要因为是断断续续看的。今天打开这本小书,随着一篇一篇浏览下去,不禁爱不释手,不知不觉在晚饭后,一口气读完,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以迄掩卷,还觉得有说不尽的余味,一段一段地萦回在脑子里。 《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过去一些讨论作品
那是今年五月的一个炎热的下午,应邀前来复旦大学哲学系讲学的美国著名哲学家H.G.布洛克同我谈起了当代法国哲学。使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在评说法国哲学时多次使用了“radical”(激进的)这个词。是呵,我时常在想,用“激进”二字勾勒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特征或许是颇为恰当的吧。而这种激进,不仅表征在五月风暴这类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中,而且还体现于他们提出的反叛传统、介入现实的繁多思潮里。炮制五花八
一 一九四七年,一位执掌苏联意识形态大权的人物在讨论哲学家亚历山大罗夫的《西欧哲学史》的会议上为哲学史定了调子:哲学史是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据此,学术问题被归结为政治问题,亚历山大罗夫的那本书被冠之以“资产阶级客观主义”而痛加批判,哲学史也按着新的调子重新改写。尽管那位大人物一年之后就离开了人世,但由这次会议所形成的气氛使人们噤若寒蝉,所
《中国戏剧学史稿》是一部有特色的巨著。 特点之一,是注重对中国戏剧学独特体系的研究。 中国古代戏剧学的内容有理论性的,有评论性的,有技法性的,有史料性的,有戏剧哲学的探讨,也有戏剧史观的表述。现存的古代戏剧学史料,记实、评戏、述史、论理、授法,往往浑为一体,构成了中国戏剧学的多层次性,表现了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如果沿袭“言必称希腊”的作风,把欧洲的悲剧喜剧的理论和对西洋戏剧流派的认识,套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读后 新近出版的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先生所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译本,封面是淡黄色的,但在书脊中间却嵌入了一条黑色。不管封面设计者的初衷如何,我却仿佛从中看到了数以万计的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在绵延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豪迈壮举。留学日本,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浩大的历史运动,尽管其中不免鱼龙混杂,但就其表现出的历史“合力”而言,却足以与那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