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剪纸美术传承与发展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许多的文化瑰宝以别样的姿态流传至今,其中就包括剪纸艺术。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代表着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传统美术样式的表现形式之一,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我国的剪纸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剪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对剪纸艺术进行有效的守护与传承,发展与延续,是我国美术课堂当下进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发展;小学美术教学
  民间美术凝结了我国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我国人民的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作为民间美术的一大代表,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受到我国教育的重视。在教育改革的紧凑步伐下,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剪纸艺术逐渐走入美术教学课堂,在丰富美术教學课堂的同时实现了传承与发展的目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如教师教学观念不到位、剪纸艺术教学认知存在问题等,目前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剪纸艺术教学并不顺利。教师必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看待剪纸艺术,将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实现剪纸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一、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现状
  (一)对剪纸艺术认知不深入
  目前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积极顺应教育要求将剪纸艺术加入美术教学课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诸多教师对剪纸艺术的内涵、情感认知并不到位,只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粗略地讲解给学生,对该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投入并不高,导致剪纸艺术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影响了剪纸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剪纸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剪纸的主体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生。但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美术教师在实施美术教学时仍然采用简单的“喂养式”教学方法来教学,将课堂完全笼罩到教师领导的氛围下,学生的能动性、想象性、创造性被压制,学生的美术剪纸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其参与度可想而知。
  (三)剪纸艺术逐渐被校领导束之高阁,甚至出现消亡趋势
  部分学校虽将剪纸列入校本课程进行传承,但这方面师资奇缺,于是向民间寻找补充。虽然民间剪纸艺术家能剪纸,但教育教学方法上对儿童的心理认知都或多或少地缺少教育艺术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上级领导过多的检查、参观,变相的干预,使活生生的“民俗”剪纸变成千篇一律的“官俗”剪纸,一些传统节日的仪式被领导讲话、嘉宾剪彩等替代,节日剪纸表演变得时尚前卫起来,一些并没真正才艺、创新性思维、创作传承能力的人反而大行其道。所以,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小学美术剪纸教学
  (一)传递剪纸知识,感受剪纸魅力
  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知识、内涵,要想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姿态看待剪纸艺术,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对剪纸艺术充分重视,将剪纸艺术引入美术教学课堂。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古今地方优秀的、不同剪纸风格的剪纸作品来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剪纸作品的造型、色纸、背景等。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展现民间剪纸艺人的熟练手法,以发挥剪纸的魅力,让学生无声无息地被吸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形成一股热潮,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正式启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这让人欣喜。
  (二)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地位
  新课改提出“生本”理念,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正视自己的地位,适当地采用新式教法来实施教学,以求让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充满别样的趣味。这里所说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这些教法在应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以求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在亲自参与剪纸活动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法。
  (三)多方实现创新,发展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要真正传承非遗文化并达到普及,一定要走进学校、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为让剪纸艺术与时代相结合,教师可以在实施剪纸教学时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以丰富剪纸艺术的时代特征。这里所谈到的创新包括材料上的创新和技法上的创新。在剪纸材料上可以选取新式纸张,包括瓦楞纸、金箔纸等,这些纸张各有优点,能够让剪纸展现别样魅力。在技法上,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涂鸦剪纸雕刻、中西结合剪刻的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去认知剪纸艺术,以在创新下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
  (四)作品展示评价,创设剪纸文化
  展示与评价环节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也十分重要,教师要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创作成果,并且鼓励学生,支持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参与剪纸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的剪纸作品张贴于教室天花板,用来布置教室,也可以在美术艺术长廊张贴学生的剪纸作品,既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对剪纸艺术的认知,也让学生在剪纸文化氛围中被感染、被陶冶。
  三、结语
  小学美术课堂是剪纸艺术表现、传承与发展的舞台,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剪纸艺术的重要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下看待剪纸艺术、传承剪纸艺术,在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宗彦.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J].中国市场,2014(24).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改的要求,是现代小学生实现全面性、综合性发展的诉求。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他们动手、实践创造机会,而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必须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深入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这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本试验以14个倒伏程度不同的大麦品种及小麦品种绵阳15为材料,从植株形态、解剖、生理三方面研究后认为,大麦抗倒能力与株高、茎直径、茎组织厚度、维管束面积关系密切,节间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忙于知识的传授,无暇顾及思维品质的培养,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丧失了勤思考、勤探索的能力,剥夺
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下一步将进入7nm节点,业界期待极紫外光(EUV)微影技术的成熟并广泛推广应用,期望EUV能用来制造更小、更便宜的晶片。数据表明,EUV仍然缺少具有高功率,足够可